南京新百蘇杰:零售特別有意思 每天都有新玩法
聯商網消息:“如果你真心喜歡這個行業,你會發現零售特別有意思,因為每天都會有新玩法。”南京新百集團常務副總裁蘇杰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這樣說道,在2013年加入新百之前,蘇杰曾任職于金鷹商貿11年,在赴北京加入萬達百貨一段時期后,出于對南京城市的偏愛,蘇杰還是選擇回到南京加入新百。
“新百已經66年了,像這樣存量的老物業是不可復制,也是很有價值的,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所以就答應來了。”
蘇杰已確認參加2018聯商風云會將參與精彩對話“中國零售下一個五年”
5年,從31億到43億的逆勢成長
2013年,作為南京新百的旗艦店,南京新街口店年銷售為31億,而在2017年銷售增長至43億,從今年1-8月數據來看,新百銷售繼續保持著穩健增長。
事實上,近年來百貨行業一直被唱衰,特別是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競爭尤為激烈,全國單店排名前20的商場中有4家就位于南京新街口,“在新街口這個地方不進則退,我覺得這個商圈確實需要競爭,只有通過競爭才能保持商圈的活力,都不競爭,商圈沒活力,良性的競爭推動了商圈內各家企業的共同進步!”為了保持企業活力,南京新百秉承零售4.0的業務邏輯,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方面創新業態發展,另一方面對原有品類升級。
根據此前采訪,南京新百積極推動業態創新,打造出積趣坊和保稅區超市兩個業態創新范例。
以積趣坊為例,它是南京新街口的唯一一家文創體驗街區,蘇杰認為積趣坊的主要作用在于拉高顏值和豐富體驗性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拉來了年輕客人,積趣坊的打造還成功的讓新百A座、B座形成有效互補,與顧客形成有效互動,“一方面我們為顧客節省時間去選擇更好的商品,另一方面,也讓大家把節省下來的時間更好地消磨。”
品類升級則主要體現在化妝品升級上,“今年從零售市場來講,有兩個品類勢頭是很好的,化妝品和運動品類。”今年5月,新百升級改造了化妝品區域,打造了全新賣場環境,爭取了Dior、YSL、雪花秀、植村秀等眾多國際品牌的入駐,目前看來,新百用化妝品拉動年輕客群成效初顯,“很多品牌開業第一周賣到了一個月的預期,而且8月份的整體表現也亮眼。”
從南京新百的策略不難看到,拉動年輕客人是其首要目標,“目前我們增量客流主要在80和90后,整個商場客人的平均年齡這幾年每年差不多都是下降1歲。當然這個場子畢竟是老場子,我也不可能把定位全部割裂掉,因此我們保留特定區域、特定樓層,讓我的老客人進來能找到她以前的回憶,同時迎合新的年輕消費者,每年做一些前瞻性的培育”。
品類布局優化與品牌調整
同質化是目前零售行業不能規避的話題,因為不管是定位高端、定位時尚或者是定位大眾的商場,目前都將目光鎖定在年輕人身上,“未來百貨之間界限會越來越模糊,這是一種趨同的效應,因此我們要算品類的組合,在客流的吸引與轉化之間做一個平衡”,蘇杰說道。
以新百新街口店為例,隨著這幾年的業態調整,已經不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百貨商場,“70%的零售業態、21%的餐飲配套、9%的非餐飲配套,這家店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商業混合形態,兼備百貨及購物中心的業態特點,因此需要把百貨的可買性和購物中心的可逛性更好的搭配組合起來!”
落實到具體品類,新百的策略是既要做加法,又要做減法,將年輕人關注的品類做的更強,“比如說運動品類,耐克、阿迪每家都有,我們就要確保店面規模、形象與級次,讓顧客要想買到貨品最全的店,首先是來新百。”
目前行業大家都在積極轉型創新,很多關注點都是做增量,但是蘇杰有自己的想法,“做增量固然重要,但把存量更好的發揮出來,也非常有意義,而且我覺得這個空間會很大,關鍵是把自身的事情做好。”
下一個五年中國經濟到底會是怎樣的走向?貿易戰、稅改等外部環境和新政策對零售消費會有怎樣的影響?未來消費是持續升級還是降級?中國零售又將何去何從?新零售的下半場怎么走?
任何的變革總是思想先行,圍繞“中國零售·下一個五年”,10月12-13日(周五-周六),2018聯商風云會將在南京·景楓萬豪酒店召開,屆時,蘇杰將和另外的演講嘉賓一起帶來精彩的對話,敬請期待。詳情點擊>>
(來源:聯商網 羅秀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