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集合店,還能火多久?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羅秀玲
圖片/聯商圖庫
抓住了2020年年末的尾巴,美妝集合店賽道又加入新成員。
2020年12月12日,健康星球華中首店落戶武漢K11;
12月29日,H.E.A.T喜燃南京德基廣場旗艦店正式開業,緊接著2021年1月1日,H.E.A.T喜燃也正式入駐杭州湖濱88;
12月31日,HAYDON黑洞首家線下體驗店在武漢漢街拉開帷幕……
從2017年HARMAY話梅破圈到2020年WOW COLOUR、THE COLORIST調色師、KKV等霸占街頭巷尾,霸屏小紅書、知乎等社交媒體平臺,美妝集合店正在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新網紅”。
從獨樹一幟到百家爭鳴,屬于美妝集合店的“黃金時代”或許已經來臨。
新貴
HARMAY話梅開出首店的2017年,嗅覺靈敏的行業先鋒就將目光瞄準了美妝集合店。
除了傳統的屈臣氏、絲芙蘭之外,金鷹、百盛等百貨行業龍頭紛紛籌劃自營美妝集合店,2017年,金鷹率先布局G·BEAUTY,2018年百盛開出Parkson Beauty及PLAY UP,此后銀泰布局云店,新世界百貨也籌備開出N+ Beauty……
和傳統美妝集合店穩扎穩打扎根市場不同,新型美妝集合店則背靠資本,迅速跑馬圈地,它們也更愿意自己被稱為“新物種”或者美妝集合店2.0時代,而從商場到消費者再到資本都對“新貴”的到來表現出來極大的熱情。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認為:市場給了美妝集合店新機會。
“國內美妝行業上游研發、生產、品牌快速發展,實體渠道端跟不上美妝行業的發展,需求端出現井噴,新的美妝通路應景而出。”
王國平指出,目前實體美妝通路主要是:一是以屈臣氏為代表的外資通路,這是一些知名老品牌聚集區;二是以地方連鎖為主的本土通路,以高毛利地方美妝產品為主。
兩者通路成本都很高,而新興美妝品牌一般選擇線上通路開打,避開傳統實體渠道,另一部分來自于跨境產品,這部分企業也很難找到國內合適的線下通路。
這樣的“國潮+跨境產品”組合,剛好符合20-35歲年輕消費者對于新產品的好奇心,同樣也與商場定位不謀而合,“一是因為符合商場做年輕人生意的需求,這種新型美妝集合店能帶來大量年輕客群,第二則是對于沒有四大(歐萊雅、雅詩蘭黛、寶潔、LVMH)的商場來說,通過吸引美妝集合店來填補空白,與周邊商場形成錯位競爭”,在《聯商網》采訪引進美妝集合店原因時,商場操盤手的答案不謀而合。
美妝集合店之于商場的作用恰如“流量收割機”,這也是資本最為看重的地方。
以旗下擁有THE COLORIST調色師和KKV的KK集團來說,歷經6輪融資后其融資金額已經超過20億元;
WOW COLOUR則是名創優品孵化的美妝零售項目,其母公司2020年1月獲得了賽曼基金的戰略融資10億元,而賽曼基金的創始人葉國富也是名創優品的全球聯合創始人;
OnlyWrite雖然沒有戰略融資,不過其創始人周建雷為橙小橙的老板,而除了OnlyWrite外,周建雷還開出了另外的美妝集合店——Mcllory美可勞因。
王國平指出,美妝賽道的爆發,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原賽道玩家經營模式老化,理念跟不上市場節奏,新興投資人無法放心把錢投在傳統通路企業里。新崛起的美妝通路企業,更加重視消費者跟投資人的一些需求,使得加盟市場快速導向新美妝通路企業。
三板斧
新型美妝集合店是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的呢?
總結起來其打法似乎不外乎大牌小樣、爆款彩妝再加上“氣氛組”(社交打卡)這“三板斧”。
咨詢公司NPD Group發布的報告顯示,護膚產品和化妝品小樣在美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在2018年銷售額就有12億美元(約80億人民幣)。
如今小樣在中國市場也開始持續輸出。
自從HARMAY話梅“倉儲+小樣”打法火爆出圈后,原本用來當作買贈的小樣正式走進了二手平臺、美妝集合店,成為交易主力。
以杭州新開業的OnlyWrite為例,其在大眾點評上收獲的最多評價就是小樣齊全,價格低等,《聯商網》在走訪杭州市場時發現,湖濱88新開業的WOW COLOUR門店中也出現了小樣的身影,雖然種類不如OnlyWrite為齊全,但是蘭蔻、資生堂、科顏氏等產品均能買到。
HARMAY話梅創始人在采訪中表示,小樣一方面增加了客單價,另一方面降低了新顧客的門檻。對店鋪來說,也是通過高低毛利產品的組合來拉高整體毛利率的方式。
根據《電商在線》報道,小樣的毛利率可以達到20%,是正裝的2倍。面對高毛利和低拉新成本,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美妝集合店將目光瞄準了小樣。
在小紅書搜索#小樣探店#會發現HARMAY話梅、OnlyWrite、WOW COLOUR、Want(海口)、HAYDON黑洞(武漢)、ME&WE(合肥)、THE COLORIST調色師、蘇寧極物等無一例外被消費者冠以#大牌小樣集合店##百元擼大牌#之類的標簽。
除了小樣外,彩妝種類豐富是美妝集合店的另一個“殺手锏”。
從各家美妝集合店公布出來的數據看:
WOW COLOUR目前已入駐300+知名品牌,6000+SKU;
調色師官網指出目前擁有150+全球彩妝品牌,6000+SKU;
KKV有20000+優選SKU;
OnlyWrite擁有500+甄選品牌,15000+熱賣SKU;
H.E.A.T喜燃跟300多家品牌合作,超4000款爆品……
《聯商網》走訪時發現,目前美妝集合店最喜歡引進的品牌還是諸如Hedon、菲鹿兒、稚優泉、wet n wild、橘朵、小奧汀、kate、kissme、伊蒂之屋等相對成熟、低價的網紅品牌,吸引年輕女孩子在門店試色購買。
更為重要的是,新興美妝集合店更重視“氛圍感”,也就是打造網紅打卡點,適合拍照、分享。
比如提到調色師就能想到美妝蛋“彩虹墻”,H.E.A.T喜燃做出“美妝情報局”概念店鋪、HAYDON黑洞的科技風……這些美妝集合店將門店本身打造成IP,成為火爆小紅書、抖音、B站的主要原因。
“三板斧”短期效果明顯,反映到數據來看:
WOW COLOUR憑借著單店單日突破20萬的銷售業績贏得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THE COLORIST調色師北京首店單日破20萬元、西安首店單日破23萬;H.E.A.T喜燃門店月均銷售額突破80萬元……這樣的成績單無疑會讓品牌、商場、資本三方滿意,形成良性循環。
朗然資本創始合伙人潘育新指出,美妝集合店爆火主要是因為:
1、年輕消費者(包括男性)美妝需求的持續增加和對品牌、價格的全新認可;
2、新美妝品牌的崛起從認知和供給端加速了市場的發展;
3、上游供應鏈體系隨之迅速成熟,成為第三方基礎設施;
4、幾家大的連鎖企業(KKV、名創、包括完美日記的連鎖店)的崛起和資本進入后迅速形成的頭部效應;
5、前幾年集合型雜貨折扣店的興起,為今天分品類的專業折扣店發展奠定了市場驗證基礎;
6、疫情經濟影響,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新品牌更容易形成。
貼身肉搏
當然,在火爆的市場下,美妝集合店扎堆現象便屢見不鮮,特別是在城市核心商圈。
以杭州湖濱商圈為例,集合了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KKV、H.E.A.T喜燃四家美妝集合店,除了THE COLORIST調色師位于湖濱銀泰in77外,其余三家皆選擇了湖濱88作為“落腳點”。
這樣的現象很常見,比如龍湖杭州金沙天街先后引進了OnlyWrite、WOW COLOUR,杭州濱江寶龍城則選擇了KK集團旗下的THE COLORIST調色師和KKV,當然其還有老牌的絲芙蘭坐鎮……
這樣一來,新型美妝集合店的貼身肉搏戰迫在眉睫。
新型美妝集合店雖然與屈臣氏、絲芙蘭等錯位競爭,但是她們致命的問題在于選品、玩法的同質化,這場戰爭如果沒有破局者出現,未來很可能會變成價格戰,特別是以低價作為“吸客”的新型美妝店。
《聯商網》在走訪時也發現,在門店內試色的部分消費者在完成試色后也會拿出來手機比對價格,選擇“最優價格”購買。
這對新型美妝集合店的長期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爆滿排隊已經成為新型美妝集合店開業當天的標配,但是等到新鮮勁一過,如何持續吸引客流到店還是長期難題,基于Z時代需求的變遷還有哪些空間可以挖掘也成為破局的關鍵。
王國平表示,在中國消費市場大爆發背景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美妝品牌不斷崛起,新通路企業給了這些美妝品牌更多展示和銷售機會。老通路以及老的美妝品牌市場都會受到新通路新品牌的沖擊。新老通路將產生強烈的碰撞,部分通路企業會直接出局。然后相互學習借鑒產品、模式等,進一步推動整體通路企業升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