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飄自熱鍋里的中年危機
國民奶茶“香飄飄”迅速瞄準了當下自熱狂潮,近期推出了“奶茶自熱鍋”新品。推出奶茶自熱鍋的背后,是奶茶界的“老前輩”為了緊跟時代潮流。
今年1月份香飄飄公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其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分別下滑了20.47%和66.35%,跟蹤數據顯示,香飄飄已連續三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作為曾經的奶茶巨頭,香飄飄今非昔比。在業績節節衰退的背后,從2017年開始,香飄飄一直嘗試頻繁創新。
2017年,成立12年的香飄飄首次推出“MECO”和“蘭芳園”等液體奶茶,2018年又推出果汁類飲品并緊隨年輕人潮流,攜手新生人氣偶像王俊凱為代言人,在與其合作期間,通過“冠名王俊凱演唱會”、“推出明星禮盒”打造一系列多元化,投射到其背后龐大的新生代粉絲群體,試圖品牌年輕化。
香飄飄首次推出“MECO”液體奶茶
2020年,香飄飄推出波波、好料及雙拼三大系列,相較于市面上頗受歡迎的現制奶茶口味相類似。而在奶茶之外,于9月份香飄飄入局代餐市場,上線“一餐輕食”代餐奶昔產品,試圖謀劃新的變局。
香飄飄在創新之路上從未止步,窮追不舍的路上在聯名跨界里也是花樣百出。
香飄飄和瀘州老窖推出低酒精沖泡奶茶“桃醉雙拼”,打破以往產品口味的單一性,并推出“這一杯,我飄了”為主題的創意短片;聯合天貓501新國貨大賞,抓住當下國潮文化的流行趨勢,發行了一款國潮“山川尋味飄飄禮盒”;與王者榮耀聯合推出多種定制包裝的MECO果汁茶;與跨界超級IP盜墓筆記聯合推出奶茶,借助年輕消費者的喜愛達到一波吸粉。
香飄飄從不缺乏年輕化意識,為緊跟年輕人梯隊,不斷推出新品,從鐘漢良到王俊凱代言人的轉變,都無不看出其對年輕消費者的刻意迎合。而自熱鍋作為當下火熱的產品,香飄飄自然也緊隨其后,開拓新的方向。
香飄飄攜手王俊凱代言
作為奶茶界的老玩家,“一年賣出10億杯,杯子可繞地球三圈”早已耳熟能詳,香飄飄借與眾不同的廣告詞在消費者心里奠定了一定的地位,并在2017年11月份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奶茶第一股”。
只是,香飄飄并沒有靠諸多營銷手段重回神壇,業績一度走下滑坡。
在香飄飄增收不盈利的背后,是公司銷售費用的大幅度增長。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分別高達8億元、9.67億元和1.29億元。相對應的研發費用卻是883.62萬元、3102.54萬元和1853.99萬元。
另一方面,香飄飄吝嗇于研發費用,自上市以來,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一直保持在18人左右,僅占總員工數量的0.5%。
在產品的研發上缺乏創新,只著重于當下爆款,憑紙杯沖泡式奶茶脫穎而出,即使是后出的液體奶茶。國內液體奶茶市場不乏有康師傅、娃哈哈、農夫山泉等大型飲料企業的強勢競爭,作為后來居上的香飄飄顯得后勁不足,并無優勢。
面對持續慘淡的業績,“香飄飄35天4名高管離職”引發了業內熱議,甚至是任職長達15年的公司第六大股東蔡建峰也離職。
在銷售費用大幅度增長、員工相繼離職等多重危機的同時,香飄飄仍不緊不慢,著重于投資理財業務。
去年的12月12日,香飄飄發布《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進展公告》。公告稱,為進一步提高閑置資金使用效率,公司以2.53億元購買理財產品,理財期限不超過1年。公告顯示,香飄飄共投資了9款理財產品,其中多為“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同時,截止此次公告日,香飄飄及其子公司最近十二個月已經在理財產品中投入20.26億元,累計帶來收益1193.28萬元。截至目前,尚有8.32億元本金未收回,仍處于理財期限內。在投資理財領域,香飄飄可謂大手筆,相較于研發費用卻投入甚少。
更為殘酷的是,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飲品牌的興起,香飄飄的周圍早已站滿了新興茶飲實體店,新式茶飲成了資本熱捧的寵兒,相比之下,香飄飄依舊危機四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