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擬嘗試實體零售新業態 開2800㎡綜合百貨商店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正準備開設大規模的實體綜合零售業態,與傳統的百貨商店相似,這也是該公司在實體零售領域的最新嘗試。
了解亞馬遜計劃的知情人士稱,亞馬遜上述類型的百貨店將首先在美國加州和俄亥俄州開設,面積將達到30000平方英尺(大約為2800平方米),相當于美國零售品牌Koh's和T.J.Maxx單個零售店的面積,不過大約為美國傳統百貨商店的三分之一大小。
在零售市場,亞馬遜依托電子商務從大型零售運營商手中奪走了不少市場份額,而此次亞馬遜的計劃也意味著亞馬遜從在線購物向實體零售領域的新擴張。
披露消息的美國財經媒體表示,百貨商店業態有助于亞馬遜擴大其在服裝、加用品、電子產品和其他領域的銷售范圍。
亞馬遜開設百貨店的消息在美國引發了不小的行業震動,多家零售巨頭的股價出現異動。沃爾瑪股價在盤前交易時段下跌1%,但消費電子零售巨頭百思買股價也出現了小幅下跌。
事實上,亞馬遜在實體零售領域的嘗試早有準備。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亞馬遜大舉進入實體零售市場,早在2020年2月,亞馬遜就在公司總部西雅圖開設了首家無人收銀雜貨店,并通過Amazon Go應用程序進行人臉識別,真正達成“Just Walk Out”(拿了就走)的實踐。包括無人便利店、食品超市等諸多業態的嘗試,也為此次百貨商店的新試驗奠定了基礎。
亞馬遜Go系列的無人收銀超市
除此以外,據報道,大約兩年前,亞馬遜開始接觸美國的一些服裝服飾生產品牌,和他們討論大型百貨店內的開店合作,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哪些服裝服飾品牌將首先進入亞馬遜的百貨店。除了外部品牌的商品之外,亞馬遜百貨店也可以銷售該公司各種自有品牌商品。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疫情的影響,實體店已經逐漸走向邊緣化,對于更多實體零售商來說,傳統百貨商店業態的下滑帶來了更大的困境,但在這一趨勢中,亞馬遜的逆行并非沒有道理。
一方面,電商的“圈地運動”讓線上的爭奪成本不斷升高,另一方面,線下實體門店配合線上的模式也正在成為新零售的雛形,而亞馬遜產品客單較高,提供新技術和新場景的線下門店也可能更貼合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8月18日,亞馬遜在過去12個月的零售銷售額首次超過沃爾瑪,成為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零售銷售商。
亞馬遜的此次實體零售新業態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店面,最終的本質都是銷售,誰能為買家提供及時和便捷的服務,誰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才能笑到最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