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電商培訓走進寧夏,直播成扶貧“新引擎”
2020年以來,寧夏地區電商直播場次、時長持續增加,實現百倍增幅。寧夏地區店鋪粉絲增長速率較去年同期上漲近3倍。拼多多電商培訓助力“新農人”,他們將寧夏的豐富物產推向了更廣大的市場。
10月13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與拼多多聯合舉辦的新農商主題培訓項目在寧夏銀川啟動,超過2000名學員陸續通過手機、電腦、線下集體學習的方式參與了培訓。
一部分農戶雖然擁有優質貨源,但因為缺乏電商營銷經驗,線上賣貨并不順利。此次培訓希望培育一批懂產品也懂電商的“新農人”人才,幫助農戶了解市場、擴大銷量、助力精準扶貧。此次培訓內容包括電商平臺基礎認知、拼多多平臺的開店及運營、基礎營銷技能、直播技能培訓等。
首場培訓班學員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篩選,包括消費扶貧企業、生產型企業主、農村產業合作社負責人、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等。培訓班也吸引了大量對電商感興趣的新農人前來“蹭課”。
據統計,2016年以來,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均保持近25%的增長勢頭。這帶動了自治區整體電商的飛速發展,在疫情的影響下,寧夏網絡零售額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速,2020年上半年實現網絡零售額100億元,同比增長23.4%,增速位居全國第二位。
寧夏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寧夏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和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電商已經成為本地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成為貧困地區脫貧富民的重要手段。”
他表示:“目前,寧夏正大力推進電商新業態發展,積極培養直播電商人才。在此前自治區商務廳、財政廳舉辦的全民電商節活動中,“破繭,新奇跡”20位新電商達人選拔賽,通過學習培訓、直播實踐操作、帶貨挑戰賽等環節最終選拔出寧夏地區20位有實力、有影響力的新電商達人。希望借助此次拼多多電商培訓活動,促進本地電商人才培育,為本地企業提供線上經營的輔導,促進寧夏電商事業發展。”
講師解答開店困惑,選品、流量成為學員關注熱點
在本次培訓班上,設置店鋪優惠、提升店鋪流量成為學員們關注的焦點。
寧夏夏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仇龍健說:“我們2015年開始觸網,做電商。在幾年的實踐中,我們在拼多多平臺上的獲客、銷量比較好,我們希望通過培訓了解更多運營技巧,把我們寧夏優質的農產品賣的更好。”
多多大學講師先分析了當下拼多多平臺在農產品上行領域的優勢,讓學員有信心選擇有潛力的平臺;隨后又對電商運營的美工、推廣等基礎環節做了詳細的介紹;最后再講授具體實操環節,從店鋪后臺布局到具體的選品及定價策略,介紹直播實操入門以及推廣方法。他表示:“獲客、設置優惠是電商運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實戰中需要做好店鋪人群定位,做好價格監控,要利用平臺活動為店鋪引流。”
此次培訓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參與。95后學員張軼聰是寧夏本地人,最近開始做電商主播,張軼聰說:“之前有帶咱們海原地區的硒砂瓜、土豆一類的土特產,也希望能幫咱們寧夏的這些產品打開銷路,讓更多人知道寧夏的產品很好,拼多多這次培訓讓我收獲很多,我對自己未來有了更進一步的規劃。”張軼聰說:“希望能有更多爆品出現,讓更多消費者買到質優價廉的寧夏農產品。”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拼多多將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共同努力,以技術助力脫貧攻堅,把科技力量、市場消費、產品銷售、農民增收串聯起來,探索造血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同時組建由精英講師、農業專家、資深業務人員組成的智力團,深入三區三州,手把手教學開網店,讓更多農民可以上網賣貨。
寧夏枸杞、羊肉上線,直播電商搭建農產品上行通道
寧夏山川壯麗,物產豐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美稱。寧夏牛羊肉、枸杞、富硒農產品、葡萄酒都是當地的特色產品,但由于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直播是拼多多助力“三區三州”消費扶貧重要的技術手段,拼多多已經初步實現“搞一次直播,開一批店鋪,推一批品牌,培訓一批人才”,也逐漸摸索出“直播+店鋪+品牌+人才培訓”一整套系統化消費扶貧模式。
今年7月以來,拼多多連續支持“三區三州”地區開拓農產品上行通路,協同地方政府,在四川、甘肅、青海、西藏等地發起消費扶貧活動,帶動農特產品銷售。
今年8月,寧夏回族自治區與拼多多簽訂戰略框架協議,上線西部首個省級農特產品線上展區“寧夏優品館”,共同啟動“云品寧夏”系列電商消費主題活動。簽約期間,在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梁萬榮的帶領下,寧夏優質農產品的產區代表進入拼多多直播間。“中國枸杞看寧夏,寧夏枸杞看中寧” ,中寧縣委副書記邱斌在直播中和觀眾聊起了枸杞的歷史,鹽池縣政府縣長助理朱德華直接在現場燉上了羊肉,他告訴直播間消費者“只有優質羊肉才敢做清燉”。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拼多多將繼續在三區三州及西部地區投入資源,以技術助力脫貧攻堅,把科技力量、市場消費、產品銷售、農民增收串聯起來,探索造血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