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海底撈,小放牛“拼”服務勝算幾何
餐飲圈“拼”服務的行列里又添了一員。
2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河北菜系餐飲品牌小放牛位于通州萬達開了北京首家門店,“炒菜界的海底撈 服務不滿意免單”的口號讓這個走出“家門”的新面孔在熱搜上逛了一圈,直接喊話海底撈的舉動更是吸引眼球。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叫板已有市場的品牌,可以讓區域品牌縮短出名的時間長度,但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海底撈式服務并不具有可復制性,企業還要防止只學服務不學背后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成為“四不像”餐企。
調整菜品可望“出圈”
俘獲人心的餐飲服務,讓迫切“出圈”的餐企紛紛加入“拼”服務行列。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從小放牛門店外就可以看到店內墻上“炒菜界的海底撈 服務不滿意免單”的字樣,“服務”顯然是門店里的重頭戲。門外設置了沙發座的等餐區,提供可樂、酸奶、糕點等餐食。在店內用餐,餐桌抽屜里包含口罩袋、眼鏡濕巾、手機支架等,當然也包含“慶祝生日”服務。
從菜品上看,北京首店在產品上作出了較大調整。該店人均在130元左右,菜品并不局限于河北菜,而是包含了京菜、湘菜、淮揚菜等多地名菜。從菜單的調整上不難看出,其也是為“走出去”來鋪路,滿足需求的多樣化。
小放牛工作人員表示,北京首店的菜單與以往門店是有區別的,目前除了烤鴨在其他門店也有上線外,其他部分菜品僅在該門店上架。“北京門店的服務人員均是從河北總部經過培訓后調配過來。”
關于小放牛品牌后續的規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小放牛方面,截至發稿前,未收到任何回復。
就在前不久,小放牛在進入北京市場試營業期間,因未采取有效分流措施,未控制合理上座率等問題被公示,并責令該單位立即改正。據了解,河北小放牛前身是北斗星餐飲有限公司,1991年品牌初建,2013年公司進行品牌形象升級戰略,品牌升級為“小放牛”,以河北菜系為主,目前在河北省已經有近30家門店。
“傍大牌”提升知名度?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地方品牌小放牛的熟知度并不高,而近期以“服務不滿意免單 炒菜界的海底撈”的口號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在大眾點評的通州區美食熱評榜上排名第一。
從河北走進北京,從主打河北菜到包含全國名菜,不難看出小放牛想要打破品牌區域化的現狀。近幾年,不少地方品牌在原有的強勢地盤發展穩固后想向全國發展,而對于這類品牌而言知名度是“硬傷”。因此,與行業內有知名度的企業對標,是新銳品牌快速打開市場的有效方式之一。從定位來看,小放牛喊出了“炒菜界的海底撈”的口號,直接表達在服務標準上對標海底撈,希望從服務入手獲取流量。在業內人士看來,從其口號中也透露出在為品牌“造勢”的意味。
實際上,如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多樣化,這也是餐飲企業逐漸向“海底撈式”服務靠攏的因素之一。在餐飲行業連鎖顧問王冬明看來,如今餐飲企業瞄準服務,主要因素在于“好吃”不再是消費者買單的主觀理由,這也是餐飲行業在逐漸進步和升級產生的效果。對于小放牛而言,走出舒適圈需要在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而“炒菜界的海底撈 服務不滿意免單”更多是為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餐飲企業產生的價值無非是在產品、服務、環境這三個方面體現,其中突出菜品或者菜系也是餐飲企業在定位上最容易突破的方面。“在產品上不易找到突破點的話,就會考慮在服務上面去去找定位。”
文志宏強調,隨著餐飲產品的同質化,很多企業也會更多去關注和強化服務方面,這也是很多餐飲企業會在服務方面下功夫的重要原因。對于小放牛來說,在河北市場雖然有一定知名度,但步入其他市場后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知名度問題。從菜品來看,其以融合菜為主,本身這種菜品或者菜系不太容易找到突破點,因此要瞄準服務。另外,小放牛選擇用比附的策略,借助海底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來塑造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引起消費者關注。
服務不是決定性因素
實際上,眾所周知,作為近年來被稱為服務標桿的餐飲企業之一,海底撈的服務模式吸引了不少企業的關注和效仿,不少企業希望吸取經驗,助自身品牌發展。然而,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
文志宏對于上述觀點表示認同,“對于海底撈的服務模式來講,勝出并不是表面上的各種服務項目,其背后是一道很強大的管理系統和管理機制,更深的層次在于海底撈的企業文化”。其實,企業文化是很多企業并沒有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較于自身的口號,小放牛是否得到大眾的認同和口碑傳播是至關重要的,只要消費者認同這才會形成正向裂變的傳播。”文志宏表示,小放牛押寶服務,需要圍繞服務有完善的管理體系、管理機制和企業文化來做支撐,同時需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樣的定位才有可能成功。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想要良性發展除了品牌定位外,消費層面的產品是根本和基礎。“如果產品不達標,過度強調服務并不會達到一定效果”,在文志宏看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包括環境、運營模式、供應鏈等都是支撐品牌進入新市場后能否持續良性發展的重要方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