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制商超混戰,「新故事」能講通嗎?
每個行業都有皇冠上的明珠,比如,眼下零售業里的會員店。
剛剛過去的2021年,相比傳統商超的“落寞”,會員店正熱到“爆”。經歷過O2O、前置倉、社區店等各種創新嘗試的零售企業,2021年幾乎一股腦涌向會員店賽道。
其實,會員店在中國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1996年,以山姆、麥德龍為代表的第一批外資會員制超市就開始進入中國了,山姆面向個人用戶,麥德龍面向的是企業用戶。期間,會員店在中國歷經了“水土不服”,直到這兩年,突然變成了香餑餑。
去年開始,老玩家們紛紛加速——山姆會員商店開了全球首個旗艦店,Costco第2家門店蘇州店開業,而麥德龍全年落地了20家會員店。據說,2022年,麥德龍還將陸續改造80多家門店,或將成為會員店領域首個百店級別玩家。
麥德龍會員店河北燕郊店
新入場的玩家們也不甘示弱——盒馬7個月開出6家X會員店,家樂福在上海改裝開業了2家會員店,家家悅、Fudi、北京華聯等也紛紛下場試水……
會員店的突然爆火不無道理: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對購物的品質和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眾多的零售業態中,會員店始終是一個小眾賽道。眾多玩家紛紛下場,最終能笑到最后的又能有幾個?中國正在成長的數千萬中產階級家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會員店?
01
會員店站上風口,但并非人人能開
本質上,會員店是“受托者”,通過精選商品服務為會員節省時間和金錢,提供優質商品。看似模式簡單易復制,實際是一門極難做的生意。
這背后,首先考驗的是會員店從選址、品控到全球供應鏈等全方位的能力。這幾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出現去年某品牌會員店開業不久,其供應商便遭遇“二選一”的尷尬局面。
從目前國內的會員店來細分,可大致分為兩種,一類是以Costco、山姆、麥德龍為代表的全球型企業,另一類則是以盒馬、家家悅、Fudi為代表的本土企業。
由于有著多年會員制經驗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Costco、山姆、麥德龍等品牌的綜合實力,在短時間內很難被其它玩家超越或復制。
全球型會員店有成熟供應鏈體系
僅就長期服務五星級連鎖酒店和外企等商業客戶的麥德龍,在供應鏈和品控方面,有強積累,商業客戶的大規模采購體量,成為其大批量落地會員店的基礎。
其次,會員店不僅是業態的創新,也是經營邏輯的迭代。
傳統商超服務品牌商,賺取差價和貨架通道費,銷售額導向。但會員店為會員服務,看重會員續卡率和商品復購率,經營思路不一樣,核心能力也不一樣。
與大賣場動輒上萬個SKU不同,會員店精選商品,追求極致性價比,3000-4000個SKU背后,是細致嚴謹的消費洞察,強大的商品開發團隊和供應鏈支撐。
會員店需要構建獨特的差異化商品,吸引目標會員,以會員費為盈利來源。商品力對會員店至關重要,差異化商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有品牌商品,一類是基于供應鏈優勢的獨家商品。贏得會員的好商品力,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迭代。
在最近的一次行業演講中,主導麥德龍向C端會員店轉型的麥德龍中國副首席執行官陳志宇說,“麥德龍的邏輯不是商業地產的邏輯,更多是‘客戶粘性與轉化成本’的邏輯。”
傳統商超轉型開會員店,“更多的挑戰并不在于能不能找到貨,而在于你能不能有效把這些貨物組織起來,能不能改變內部的管理和激勵機制,更換你的經營思維。”
最后,考驗的是數字化的技術能力。
深度數字化能力將會成為新入局會員店的底盤和加速超越的利器。
換句話說,會員店,將成為與電商、數字化深度融合的新一代會員店,數字化基建是標配,成為新入局玩家提高供應鏈建設和運營效率的“加速器”。
消費者能看到的是會員店里的自助收銀機和App,但更大的迭代是整個企業運營的數字化,極大提高內部的決策效率和運營效率。互聯網和數字化能力,會成為像盒馬這樣互聯網新零售商超企業以及有多點Dmall賦能支持的麥德龍的優勢和后勁。
02
國人需要什么樣的會員店?
郊外獨棟自建物業,高大貨架、寬敞的購物通道、大規格包裝……這是中國消費者過去對會員店的基本認知。
但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但變化也非常大。老齡化、Z世代崛起、家庭小型化以及疫情刺激的消費線上化提速,與歐美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口味、居住條件及需求等要素都有極大差異。
1.5米高的薯片,4.5公斤重的巧克力等諸如此類超大包裝的商品,到底是新奇趣味更多,還是真實需求更多?遠離市區的門店還能吸引生活節奏緊張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么?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探索一條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會員店道路。
第一個嘗試的變化是,“進城”, 會員店努力靠近消費者。
傳統的會員店基本是在城市邊緣找地方自建物業,導致門店離消費者更遠。而眼下一二線城市的新一代消費者,生活節奏快,習慣線上到家服務,看重時間成本。
這一時期開業的麥德龍北京草橋店、fudi北京窯洼湖公園店等,這些門店都位于城市三環到四環之間,周邊社區成熟,交通配套完善。
會員店“進城”,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同時也考驗會員店玩家們的“硬實力”。
陳志宇的思路是,會員制商超目前首選一二線城市,但這些地方適合的物業非常有限。此前麥德龍在全國城市已有百家門店,改造現有門店成為快速拓店的新可能。
官方資料顯示,麥德龍2021年開出的20家會員店中,有16家是通過現有門店改造而來。按這個速度,2022年麥德龍很有可能在短期內開出更多會員店,迅速擠壓其它同行的生存空間。
“進城”是零售業的大趨勢,不止是會員制商超,近80多年歷史的宜家家居也在近年開始到市中心開店和線上化,以靠近消費者。
第二個變化是,商品大包裝的規格變小。
量大價優,會員制商超正是通過大規格包裝傳遞高性價比。一瓶酸奶2.65kg,一包山楂條1kg,瑞士卷1.2kg都是會員店的典型商品。
但根據最新統計,平均每個中國家庭戶人數為2.62人,一二線城市,這個數字更小。會員店大規格商品讓一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拎回家費勁、買回去也吃不了。
以麥德龍的鮮牛奶包裝設計為例,傳統會員店一般是一支2升裝,麥德龍則是將2升的量分裝成兩支,每支容量1升——小小的改變,是更貼合本土消費者的習慣。
當然,不用大包裝也能保持性價比,需要供應鏈的底氣。
過去25年,麥德龍主要服務的是國際連鎖五星級酒店、國際幼兒園、企事業單位等B端客戶。“麥德龍B端有巨大的商業客戶的采購量做底,因此,做C端市場不用巨大包裝也能有好價格。”
第三,構建更強的體驗,把消費者重新引到線下。
對消費者而言,體驗和增值服務遠比線上購物更有溫度和意義。
領先的會員制商超不僅通過“商品”,還在探索線下空間的豐富體驗,黏住會員家庭,把單純賣貨的邏輯轉變為提高會員粘性的經營邏輯。
麥德龍燕郊會員店內的兒童樂園
在剛開業的麥德龍燕郊會員店,店內用大面積地方設置了不盈利的兒童樂園、會員專屬的咖啡吧,讓會員可以遛娃、購物、咖啡下午茶都不耽誤。
一位業內人士說,現在的麥德龍門店,一個很明顯的表現是,把商品陳列從“揀貨效率為優先”變成“商品發現為優先”。門店本身,也從“商業服務+綜合倉庫的服務業態”的組合,向“商業服務+家庭休閑購物”的組合轉變。
用陳志宇的話說,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只有對新一代中產家庭的需求提供統一化的服務,才能增加會員的粘性,最終提高會員續費率”。
他希望,“通過強化差異化的購物體驗,給予會員更多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讓麥德龍成為一個會員隨時來都能發現生活驚喜的地方。”
會員制商店在中國的鏖戰,才剛開始。隨著麥德龍等老牌玩家入局發力,會員店賽道更多的變化將會發生,而行業新次序也將從這些新老玩家中產生。
對消費者而言,“混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想留住消費者,會員店們不能光靠烤雞、瑞士卷和牛角包了,需要更多的真本事和持久的耐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