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鞋王貴人鳥砸1億成立預制菜產業園
來源/時代財經
撰文/幸雯雯
跨界賣糧,可能是貴人鳥(603555.SH)為布局預制菜鋪路?
天眼查顯示,3月6日,金鶴(齊齊哈爾)預制菜產業園有限公司(下稱“金鶴產業園”)成立,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該公司由貴人鳥全資持股。
創立于1987年的貴人鳥是家喻戶曉的中國民族運動品牌,不過近年來卻發展受阻,深陷資金困局。2022年,貴人鳥得到東北糧食大亨、黑龍江泰富金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富金谷”)董事長李志華注資,開始了邊賣鞋邊“賣糧”的自救之路。
當下,跨界預制菜成潮流。不僅有碧桂園(02007.HK)打造了鱘魚預制菜品牌,格力電器(000651.SZ)盯上了預制菜智能設備,順豐控股(002352.SZ)也瞄準了預制菜倉儲物流。“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更首次寫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
3月7日,時代財經致電貴人鳥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運動鞋服依然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在食品業務方面,公司則收購了“金鶴大米”品牌。“至于預制菜業務,金鶴產業園公司剛成立,有新的進展會以公告形式披露。”
糧食貿易+“金鶴大米”是業務底氣
天眼查顯示,金鶴產業園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含食品生產、糧食加工食品生產、食用農產品零售等,公司法人為李志華,正是貴人鳥現任董事長。
作為東北糧食大亨,李志華帶領貴人鳥走向了一條“運動鞋服+糧食貿易”的雙主業經營路線。
而預制菜離貴人鳥的主業運動鞋服十萬八千里遠,貴人鳥布局預制菜的底氣來源于其糧食貿易業務,以及中高端大米品牌“金鶴大米”。
2021年,在退市邊緣的貴人鳥引入主營糧食貿易的泰富金谷。泰富金谷有自有品牌農達網,是一個立足于糧食貿易流通產業的第三方供應鏈服務平臺。同時,當年7月,貴人鳥以自有資金投資成立糧食貿易業務主體上海米程萊貿易有限公司。
到了2022年7月,李志華成為貴人鳥新董事長及實控人,明顯加大公司對糧食貿易板塊的投入。
2022年12月,貴人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金鶴米程萊農業(上海)有限公司(即上述“上海米程萊貿易有限公司”)以人民幣3.73億元現金購買黑龍江和美泰富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美泰富”)固定資產、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
同時,其全資子公司齊齊哈爾金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金鶴農業”)以0元收購和美泰富持有的全部知識產權。同月,該交易在公司臨時股東大會上通過。今年2月3日,貴人鳥在互動平臺表示你,目前正在辦理權屬變更,變更完成后,金鶴相關品牌將歸屬于上市公司。
官網顯示,和美泰富涵蓋訂單農業、糧食深加工貿易、精品大豆油深加工、倉儲物流等業務,主打中高端大米品牌“金鶴大米”。
據相關媒體介紹,自2019年上市以來,“金鶴大米”通過大潤發、永輝、盒馬等終端渠道覆蓋全國超50座城市的線下渠道,拿下2022年抖音“618”和“雙11”兩大促銷活動大米類銷量冠軍。
有不少投資者關心貴人鳥收購和美泰富后的經營情況,在互動平臺提問公司布局大米加工及銷售,是否有拓展產業鏈進軍方便米飯或預制菜領域的計劃或規劃。
1月13日,貴人鳥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糧食業務目前以糧食貿易為主。公司收購和美泰富相關資產后,將積極開拓糧食加工、銷售業務,并在扎根主業的基礎上積極深化公司糧食產業布局。
3月7日,貴人鳥證券部相關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在食品業務方面,公司收購了“金鶴大米”品牌,但運動鞋服依然是公司的主營業務。“至于預制菜業務,金鶴產業園公司剛成立,有新的進展會以公告形式披露。”
預制菜發展的“黃金時代”?
貴人鳥此前公開表示,糧食貿易業務的持續發展,一方面成為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盈利來源,一方面也使得上市公司面臨糧食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市場風險。
不過,盡管2022年上半年貴人鳥糧食貿易業務大步提速,業務營收達2.38億元,占比從2021年的17.31%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36.61%,但糧食業務暫時沒有明顯拉動貴人鳥的盈利。其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盈利約7476.92萬元,同比下降79.27%左右。
那么,預制菜是貴人鳥另一條出路嗎?
預制菜可以說是近兩年的風口,2022年成跨界預制菜的潮流大年。農夫山泉(09633.HK)開售蓋澆飯預制菜;碧桂園投資建立鱘魚預制菜產業園,推出“食機已道”系列鱘魚預制菜品;順豐瞄準了預制菜倉儲物流;格力成立了珠海格力預制菜裝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制冷產品全鏈路布局預制菜新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首次寫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孫寶國建議盡快組織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產品標準,兜牢預制菜的食品安全底線等。
無論是國家、行業層面的重視,還是各企業齊聚跨界預制菜,當下好像是貴人鳥發展預制菜的“黃金時代”。
3月7日,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貴人鳥成立預制菜產業園是在尋求多元化投資的發展途徑,能夠將預制菜產業與糧食產業緊密聯系起來,公司聚焦并持續推動運動鞋服和糧食業務發展。
不過,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預制菜要成為如當下的外賣或者熟制食品的普遍就餐模式,市場的認可度還需要過程和時間。他認為,發展預制菜業務不能過度依賴資本市場的推動,而要踏實穩扎穩打干出來。
“資本追求快速回報,快速的市場規模、快速的群體量、快速的布局上市。我認為通過提升菜品品質打造可信賴的品牌來占領市場,后者才是長久之道。”袁帥說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