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多用”嚴打風刮到了彩妝,典型案例層出不窮
來源/青眼
撰文/小南
今年6月,國家藥監局宣布將部署開展化妝品“一號多用”違法行為專項檢查工作。 這之后,全國多地相繼發表專項檢查通知,“一號多用”各類典型案例由此層出不窮。
近日,廈門海滄區市場監管局公布了一則案例,某天貓旗艦店所售30種系列眼影僅有3個色號取得了備案憑證,被執法部門認定為“一號多用”典型案例。這也意味著,“一號多用”嚴打風已經刮到了彩妝領域。
30種色號僅3個備案,立案調查
據廈門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顯示,海滄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舉報人稱其在天貓旗艦店購買的一款眼影,在國家藥監局官網并未查詢到備案信息。
監管人員依據舉報線索核查發現,被舉報的系列產品于2020年8月分別取得了“單色眼影-S11”“單色眼影-M10”“單色眼影-L02”3種色號的普通化妝品備案憑證,但該旗艦店內系列眼影共有30種色號,并非全色號均取得了備案憑證。
廈門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
廈門市監局指出,盡管是同系列同類產品,但色號不同,其配方成分、生產工藝、感官指標、微生物和理化指標等也會不同,注冊或備案一個產品需要企業做大量測試和評估,上述企業將取得的幾種色號產品的備案號直接套用在其它色號的產品上,這種套號行為使一些沒有資質的產品有了合法的外衣,嚴重欺騙誤導消費者,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屬于典型的化妝品“一號多用”情形。
目前,海滄區市場監管局已依法對上述天貓旗艦店經營主體涉嫌經營未備案普通化妝品的違法行為予以立案調查。
同時,廈門市監局還特別強調,消費者在購買染發類產品、睫毛膏、眉筆、眼影、腮紅等化妝品時,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一號多用”情形。從中可以看出,彩妝和染發產品是此類“一號多用”違規的重災區。
事實上,彩妝“一號多用”行為的整治和處罰并非始于今年。早在去年6月,廣州市艷色化妝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廣州艷色”)就因眼影產品備案問題被處罰。
處罰書顯示,其產品備案配方顯示有云母、滑石粉、硅石、一氮化硼等共計26種成分,但該企業在實際生產環節將產品分為15種色號,并將上述26種成分分布于15種色號中,但并非每種色號都含有上述26種成分。
因此,監管部門認定,廣州艷色的上述行為屬于違反“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資料載明的技術要求生產化妝品”的規定。不過,在此前公布的多個案例中,監管部門并未直接點明涉及“一號多用”的違規問題。
“一號多用”監管延伸到彩妝
今年6月,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召開會議,表示將部署開展化妝品“一號多用”違法行為專項檢查工作。
此后,不論是各個地方的監管部門,還是各大電商平臺,均開啟了嚴打“一號多用”的專項行動。
如不少地方監管部門下發通知,要求企業自查相關行為,并限期提交;而電商平臺則紛紛發布“化妝品‘一號多用’專項行動”的宣導,對相關行為提出明確的管控要求。目前來看,受此行動“波及”最大的仍是一些申請時間長、耗資高的美白與防脫類特證產品(詳見青眼文章《中國最大電商平臺嚴打“套證”》)。有業內人士就此對青眼表示,此次整治也能夠幫助營造更有序公平的市場環境。
回到彩妝領域的“一號多用”,也有業內人士向青眼表示,“算是打擊‘套證’的連帶傷害”。湖北藥監此前轉發的文章中曾提到,“雖然現行法規未對同系列化妝品不同色號能否使用同一注冊或備案編號問題予以明確。但在實際操作中,無論是藥監部門要求,還是化妝品行業的通行做法,多色號系列化妝品中的每種產品均要取得單獨的注冊證編號或者備案編號”。
也就是說,雖然此前法規并無明確規定,但在實際監管中,執法部門對“同系列產品多個色號產品共用同一編號”的行為并不認可。正因如此,大部分規模化的企業在進行彩妝生產的時候,已經開始踐行“一色一號”的備案原則,每一個色號單獨備案,以符合監管要求。
廣東尚品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妝研發主任林麗雋也向青眼透露,這些彩妝領域的“一號多用”產品大多屬于“歷史遺留問題”,為了節省費用打一下擦邊球,“現在幾乎沒人敢這么做了”。
華商有為化妝品研發生態平臺創始人鄧偉健則表示,產品備案需要檢測、審核等很多程序,一色一備案必然會導致金錢和時間成本上升。由此,一些比較小的工廠或品牌,從減低成本的角度考慮,就會在做了很多色號的產品之后,只選某一種色號去備案,但一些有規模、比較正規的品牌和企業都會進行每個產品的備案,以避免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專項行動之前,很多時候對彩妝“一號多用”的處罰取決于當地監管部門的判定和實際情況。如此前上海市監局公布的案例中,某企業在某電商平臺上銷售的指甲油產品,僅備案了指甲油產品大類,而具體色號并未備案。上海市金山區市場監管局認為該企業的行為構成經營未經備案的普通化妝品行為,但因涉及化妝品風險性和數量均較小,且企業積極配合整改,決定對其從輕處罰,企業僅需繳納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
目前,彩妝產品的“一號多用”被列為典型案例,也意味著彩妝已經被列入“一號多用”的整治重點。而在不少地方下發的行動綱要中,也都將彩妝多色號產品的“一號多用”問題列入行動重點,這也將進一步打消一些企業企圖“擦邊”的行為。
嚴監管倒逼企業做精做深
實質上, 去年 5 月正式實施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就明確提到,化妝品中文標簽應包含“全成分”,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對標簽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一致性負責。對此,有彩妝研發人士向青眼坦言,“單就彩妝而言,很多時候不同色號的實際差異并不大,監管部門出臺這樣的規定更多是出于對行業的規范,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林麗雋也告訴青眼,彩妝產品一類是主體配方一樣,顏色不一樣;另一類是完全不同的配方,拼接在一起。他表示,雖然無論如何“一號多用”都是違規操作,但“彩妝‘一號多用’跟防曬等產品套證不是一回事,也沒有什么危害性,只是在法規層面不允許”。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稱,相較于護膚產品,彩妝具有獨特的產品特性,尤其是眼影、口紅等若想緊跟潮流,必須不斷推出新的色號組合以吸引消費者,這也讓其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更快,對產品備案數量要求更多,“一號一色”的備案原則在無形中增加了彩妝產品的生產成本。對彩妝備案的嚴監管,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彩妝SKU的快速增長。
據業內人士向青眼透露,目前廣州藥監局已多次對企業下發關于“一號多用”的預警信息,要求只要是2022年5月1日之后注冊備案的產品,標簽必須符合《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并與注冊備案系統一致,否則就要下架、停止生產銷售、召回。
在此監管環境下,彩妝產品的監管也將更加嚴格,品牌和工廠們或許需要思考另一條道路。鄧偉健表示,嚴監管就是在倒逼品牌方或工廠少做一些產品,從追求多到追求精,有意識地控制產品數量。“口紅可以做10個顏色也可以做100個顏色,如果企業能夠把10個顏色做到覆蓋大部分的客戶群體,就是成功的。”
總體而言,在目前的監管體系之下,彩妝產品“一號多用”的行為是違規無疑。而從當前監管部門的整治決心來看,日后此類處罰或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嚴格。這也提醒企業,只有依法合規經營、增強競爭優勢,才能行穩致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