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對亞運會的熱情,都在快手里
來源/新熵
作者/白芨
編輯/月見
這個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沒有什么話題的熱度能超過杭州亞運會。
從上月14日亞運門票開售起,多個項目的門票便被觀眾一搶而空。除了觀看賽事本身,看亞運明星討論比賽,為中國隊加油助威,分享自己的觀賽感受也在成為熱潮。
隨著29日的比賽中,覃海洋在男子50米蛙泳決賽中率先抵達終點,中國拿下本屆亞運會的第100枚金牌,遙遙領先日韓等競爭對手,亞運會的線上熱度也被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截至9月30日,快手平臺用戶已經為中國隊加油超過億次,亞運會BGM、中國游泳隊狂攬金牌等話題登上亞運熱搜榜,熱度逼近千萬級。
背后是不同以往的觀賽體驗。在快手,用戶正在感受一屆不尋常的亞運會,不僅有各項賽事的內容,同時也有更多自制欄目與活動強化觀眾的參與感——賽事競猜、海量賽事集錦、戰報速遞、亞運話題挑戰、賽事百科……快手正在以亞運會為核心,搭建起一場盛大的競技體育盛宴。
這也意味著,大型體育賽事正在以多元化的呈現方式,出現在觀眾面前。
01
在快手,亞運如何不同?
早在今年7月17日,杭州亞運會組委會發布公告表示,快手正式成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官方短視頻分享平臺,同一時間,快手也宣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達成合作,成為總臺杭州亞運會賽事持權轉播商。在亞運會的精彩賽事基礎上,快手將協力打造全民看亞運聊亞運的體育氛圍。
快手的賽事運營方案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展現一場立體化、沉浸感更強的大型賽事。
立體化意味著,觀眾不再是電視機前等待直播的被動接受方,而是在平臺提供的龐大賽事內容池中,自由選擇喜歡的內容觀看。
在快手亞運主頁面里,觀眾可以觀看亞運賽事內容,也可以在賽程列表中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觀看賽事回放和精彩集錦。在熱門比賽開始前,也可以在直播間暢聊賽事預測和戰術分析。
在賽場以外,快手提供了運動員百科、亞運百科等內容,以及亞運相關的常見問題解答,亞運熱榜則向觀眾傳遞賽場實時熱點內容。
沉浸感則意味著,把競技體育的魅力,傳遞至賽場之外,讓觀眾擺脫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能感受到賽場氛圍,也能在一場大戰意猶未盡之際,在平臺內與億萬觀眾共享這份心情。
《冠軍來了》節目則為觀眾提供金牌運動員的賽后訪談,這些創造優異成績的選手將在對話中講述運動員視角下的亞運征程,并為觀眾帶來獨到的賽事見解。同時,亞運會明星選手也在快手平臺上發布視頻,傳遞參與賽事的喜悅,如亞運會游泳冠軍張雨霏、武術冠軍孫培原、賽艇冠軍魯詩雨、劉治宇等等。例如,擁有“美人魚”之稱的游泳運動員張雨霏在本屆亞運會砍下6金成績,這讓她成為一大批觀眾心中的英雄。
《冠軍觀賽團》則邀請了一批人氣明星和知名運動員前往亞運賽場現場觀賽,并從專業視角帶來賽事解讀。中國百米第一人蘇炳添和演員李晨就參加了亞運會開幕式!按篚忯~”奧尼爾與“全民健身教練”劉畊宏現場觀看了中國女籃比賽,也和老朋友姚明擁抱問候,在網絡引發了一輪NBA老觀眾的懷舊熱潮。除此以外,蘇炳添&李晨、張國偉、孫楊&張豆豆、奧尼爾&劉畊宏、隋文靜&韓聰等大咖,輪番上陣現場觀賽,為運動員加油助威,以冠軍視角帶用戶在現場看不一樣的亞運。
短視頻平臺的互動優勢,快手同樣沒有忽視。本屆亞運會期間,快手用戶可以參與亞運相關的話題挑戰、助威特效視頻活動,也可以參與亞運抽獎。每當中國隊斬獲金牌,快手用戶就可以領取金幣并參與抽獎,贏得品牌獎券、實體獎品等獎勵。
對習慣傳統大屏電視觀賽的人們來說,快手帶來的亞運會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觀眾不再是賽場外的看客,而是能在賽場內外感受到一場24小時不會散場的體育盛宴。憑借賽事版權吸引的用戶聲量,以及海量內容提升的用戶體驗,快手正在賽事轉播的橫縱兩個方向形成自己的優勢。
02
普通人如何參與亞運?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型體育賽事同樣如此,要把一場規模如此浩大,項目如此繁多的賽事的魅力傳遞給每一個普通人,對任何平臺都是一道難題。
而快手的決心是,將體育內容作為重點領域經營,讓普通人在大型賽事中獲得更強的參與感?焓值牡讱馐鞘裁矗
首先是近年來通過一系列大型賽事的轉播運營,快手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體育賽事運營方法論。
從2020年開始,快手與東京奧運會、歐冠聯賽、NBA聯賽、北京冬奧會等重量級賽事達成轉播合作。在一系列大型賽事的磨練下,快手的體育觀賽氛圍漸入佳境,在2020東京奧運會期間,平臺相關內容總播放量達到740億,與NBA合作的首個賽季,相關視頻總播放量達到640億,2022年北京冬奧會則達到1544.8億。海量用戶在這段時期養成了在快手收看體育賽事內容的習慣。
平臺沒有浪費這個巨大的流量場。從東京奧運會轉播開始,快手就明確了自身體育賽事定位——通過點播加短視頻加互動玩法的方式,為普通用戶提供強互動體驗的體育賽事。
例如,快手提供奧運賽事的點播,在賽事期間生產海量熱點海報、視頻等內容向用戶提供,也邀請熱門運動員來到平臺,與體育愛好者互動!哆@就是冠軍》《平凡的,熱愛著》《老鐵!早上好》《奧運一年級》《大話奧運》等一系列自制內容從專業運動員、體育愛好者、普通人視角等多個角度形成了完整的賽事內容矩陣。
這樣的內容矩陣打法經過北京冬奧會錘煉之后,在本屆亞運會已經高度成熟,用戶每天打開快手亞運會專區,就能看到賽事直播、精彩集錦、熱點速遞、明星發聲、官方自制節目這一套“內容組合拳”,用戶觀賽體驗也迅速豐富起來。
另外,快手對直播技術進行了大力投入。
“子彈時間”是電影、游戲或國際頂級體育賽事中使用的畫面展現技術,特點是高清、多角度的超級慢鏡頭,給人仿佛時間停止的視覺效果,曾因好萊塢電影《黑客帝國》的經典展現而名聲大噪。
要做到子彈時間效果,就需要大量攝像頭捕捉不同角度的畫面,甚至需要應用虛擬運鏡技術提供“補幀”,再經過復雜的后期合成,最終形成完美、絲滑的子彈時間鏡頭展現。
而在此次亞運會直播中,快手就使用了自研的子彈時間技術,相比過去數分鐘的重建、渲染過程,快手技術只需10秒鐘就能完成整組畫面的渲染,并與比賽轉播信號融合,為觀眾帶來清晰的賽事細節還原,將競技體育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傳遞給用戶。
最后,無論內容還是技術,最終都要服務于人。
歸根結底,快手的一切體育基因,都源于平臺原有的海量體育愛好用戶群。自平臺設立以來,體育內容就是快手的熱門領域。這些運動愛好者熱衷觀看體育類內容,也樂于創作同類作品。根據《2023快手群眾體育數據報告》,今年前七個月里,共有1700萬名快手用戶發布了體育類視頻。
龐大的體育愛好者用戶支撐著快手不斷在體育賽事領域創造新成績。例如村BA、村超等體育賽事從快手迅速破圈,釋放了群眾體育的魅力。在這些賽事中,快手正在靠近專業體育經濟與大眾娛樂之間的黃金平衡點,在推動全民運動的社會浪潮中,快手模式正在展現出強勁的活力。
03
第二屏時代,體育賽事如何不同?
大型體育賽事的上一個歷史級傳播轉折點,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
這一年,奧運會首次進行了全球衛星電視現場直播,大眾傳媒開始與大型體育賽事產生交融。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全球有35億人觀看了奧運會內容。
而眼下,隨著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大力發展版權賽事內容,體育賽事正面臨下一個轉折。
在快手科技運營副總裁、體育業務負責人薛蘇看來,體育內容正在出現兩個新的趨勢,即從長到短,從競技到大眾。
從長到短,意味著賽事精彩集錦、經典瞬間正在以短視頻的形式加速傳播,這些內容更契合現代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分配需求。從競技到大眾,意味著觀眾不再是被動接受的看客,而是通過主動創作、分享與互動的方式參與到賽事內容的傳播中。
從廣播、報紙走向電視、PC互聯網,體育賽事極大地擴充了受眾范圍,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被競技體育的魅力所感染。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平臺正在重新定義體育賽事與大眾傳媒的交匯點。
例如,在越來越多的觀賽場景中,人們選擇“雙屏并進”的方式觀賽,在卡塔爾世界杯,社交媒體上流傳著無數年輕人的觀賽場景——一邊用電視大屏觀看直播,一邊用手機記錄彼此的慶祝瞬間。
短視頻平臺正在成為體育賽事傳播的第二支柱。在一場重要比賽中,大屏觀賽仍然是重要的樞紐場景,起到賽事內容核心輸出的作用。而短視頻平臺不僅加入到轉播渠道中,同時負責對賽事內容的影響力“再分配”,平臺中用戶的互動、分享等玩法已經成為賽事熱度發散的重要推動力。
一場賽事的影響力不僅要看大屏收視率,同樣要看其在短視頻平臺的破圈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對體育賽事IP來說,新的渠道正在變革傳統的賽事傳播邏輯。
在過去,賽事觀眾在電視或長視頻平臺觀賽,在網絡社區交流討論,內容場與輿論場彼此分隔,勢能同時也被削弱。而現在,新的媒介整合了以上兩種渠道,借助用戶的傳播,賽事的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擴大。
更何況,短視頻平臺還為賽事帶來了海量的增量用戶。在今年前七個月,快手平臺的體育內容視頻點贊量超過了80億,體育內容已經成為用戶關注生活的重要方式。
而對于任何一個謀求長期發展的體育賽事IP來說,短視頻平臺代表的“第二屏”作用都值得重視,競技體育將在這里與大眾傳媒相互改造,正如衛星電視改變了奧運會的的命運——只有適應時代進程的體育內容,才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