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怎么就不行了?年輕人趕著辦“年卡”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撰文/內參君
“吃不起”飯的年輕人,
這次又盯上了酒店自助
白人飯寡淡、打工盒飯吃膩、成人小飯桌倒閉、中式輕食刺客、社區食堂太遠……這屆年輕人的吃飯問題似乎仍舊沒有得到更好的解決。
所幸,在吃飯這件事上,年輕人從不放棄探索,永遠思路開拓。這不,最近就有人開始盯上了酒店自助!
前段時間,某平臺上有一位網友的發帖引起了數萬討論,該網友表示自己買到了青島美高梅酒店限量10張的自助餐年卡,面值12888元。
根據這位網友描述,酒店離公司走路也就三分鐘路程,不用預約,隨去隨吃。一日三餐不限。這跟食堂沒什么兩樣了都。
有人幫忙粗粗一算,12888元的年卡,除去不可用的節假日,如果一日三餐都吃,那一頓僅需十三塊錢左右,一天都不超過四十塊!
網友一看瞬間炸開,“原來天天吃便宜外賣,比五星級自助還貴啊?”
據這位網友分享,“五星級酒店自助”,不僅水果甜品各式各樣都有,肋條牛排、蒜蓉大龍蝦、佛跳墻、烤乳豬等等不限量,還能自制酸辣粉,屬于是既能吃得飽又能吃得好,可謂是“頂配版的社區食堂”。
雖然說12888元聽著嚇人,但這樣一看回本也挺快。不僅食品質量安全有保證,而且吃完還能再去逛逛酒店,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消化美食,跟出國度假簡直沒什么區別。
目前,這位網友已經成為許多人在全網最羨慕的人之一,也有人痛下決心好好攢錢,等哪天身邊哪個五星酒店賣自助年卡不至于拿不出錢,痛失人生美好的一年。
“自助”成頂配版社區食堂
酒店餐飲開始扎堆“推自助年卡”
實際上,酒店推出的“自助餐年卡”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不少酒店都曾競相推出自助年卡、月卡:比如上海的寶隆酒店,498元的價格包30天的早餐,折算下來16.6元一頓,有豆腐花、小餛飩、華夫餅、杏利蛋等菜品,還能外帶一杯咖啡。
天津瑞金酒店也有3580元的買十送十的自助午餐卡;成都的棕櫚泉費爾蒙酒店,9999元的雙人自助晚餐共享年卡……
放在以往,酒店推出自助餐年卡往往體現為營銷措施,只在開業或者周年慶等特殊節點推出,且限量發售。
但如今,“去高級酒店待著”,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一種另辟蹊徑生活方式。一小部分人因為抽不出時間出遠門旅行,可能會在周末住兩天豪華酒店作為一種替代,犒勞自己,更多的是預算有限的打工人,只選擇團一張券,在豪華酒店搓一頓自助餐。
尤其是不需要太多預算的酒店自助早餐,酒店高大上的環境以及早餐的精致豐富,使得吃早餐成為極具儀式感的事,很難不讓人充滿活力、開啟新一天。
同時,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高端、個性的社會餐飲,酒店餐飲受到沖擊也越來越大,現在頻頻有酒店推出“自助年卡”,也傳遞出想要拓展其他方式,穩定客流和提高酒店餐飲收入的意思。
不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酒店自助提供的情緒價值大于吃本身。這也是酒店餐飲相比社會餐飲頗具優勢的方面。
35元一天真的劃算嗎?
“自助年卡”能成餐飲新風口嗎?
在社交平臺上,除了對于“35元一天的酒店自助真的劃算嗎?”這個問題的熱議外,也有不少網友開始求推薦“餐飲店的自助年卡”。有餐飲老板立馬捕捉,在熱評中表示,“自己的門店將推出自助卡”。
但,自助年卡真的能成為餐飲的一種新風口嗎?可能還要從長計議。
一方面,這種模式相比盈利,目前更體現出是一種營銷。酒店自助餐年卡平均計算到每日,其價格遠遠低于門市自助餐價格。商家以低于門市自助餐價格作為營銷賣點來吸引客群。
另一方面,社會餐飲本身也有很多優勢。最重要的是足夠靈活。在現在體驗至上的消費趨勢下,社會餐飲在門店裝修,設計和特色方面,可以創造出獨特又多元的選擇,滿足顧客多元化的需求和喜好。但酒店餐飲能做的創新相對較少。
最后可能會有人問,自助年卡這種模式,可以一錘子買賣再也不用擔心復購率,對餐飲老板來說,到底可否效仿?
上個月,廣西貴港一自助餐廳的宣傳單引發網友關注,該餐廳宣稱充值2萬元可成為終身免費會員。
但該餐廳老板卻表示,該優惠方案推出約一年,至今沒有人充值2萬元。
此事引起不少網友關注,盡管老板再三表示,關店是會退費的,“消費了多少,剩下的就退還,這個是光明正大的。”但網友紛紛表示自己才不當冤大頭。
“讓我免費吃一年,第二年我沖一個億”
“充200我都要猶豫很久,你說兩萬”
“這是深得開店辦會員的精髓啊”
所以啊,自助年卡這種模式,有門檻,對一些產品質量過硬,和積攢深厚口碑的餐飲商家才會友好一點。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