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迪被曝門店數不足6000家?官方回應:胡扯!
出品/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內參君
01
庫迪閉店疑云:
門店數已不足6000家,大量縮水?
官方回應:胡扯!
春節剛過,兩大頭部咖啡品牌就站在風口浪尖上。前有瑞幸咖啡的“9.9元咖啡有重大變化”沖上了熱搜;后有庫迪咖啡被爆出門店數量已不足6000家,根據極海品牌監測顯示,過去90天關閉門店達到826家。
要知道,庫迪的“出道”,和規模擴張有直接關系。它創造了中國咖啡品牌的拓店神速:成立7個月,門店達到3000家;成立11個月,門店突破6000家。
2023年10月16日,庫迪咖啡加拿大多倫多店開業,成為品牌的第6000家門店。如今,四個月過去,按照這樣的算法,庫迪的總規模停滯不前。
根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份,20家咖啡連鎖品牌共開出新店1504家,同比2023年1月上升80.55%。在這其中,庫迪咖啡擴張速度明顯放緩,新開門店173家,成為自2022年12月以來開店最少的月份。
一面是開店放緩,另一面是閉店加速。在小紅書、抖音,不少加盟商表示“正式進入撤店流程”,并稱“合同中有隱藏條款”;有人透露:庫迪一個城市兩個運營經理,剩下的全是茶貓(庫迪新副牌)拓展;門店員工身兼數職而研發團隊躺平拿工資……
價格戰、規模戰背后,庫迪的聯營商們,似乎在春天來臨之前苦苦煎熬。
不過,針對這樣的討論,庫迪在1月22日對每日經濟新聞火速做出回應,在回應中,官方稱“從2022年10月以來,總閉店解約門店數為61家”。并解釋826家的數據主要由于大學店寒假臨時閉店,開學后將正常營業。
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胡扯!
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不過,一位春節回老家鎮上的朋友,發現同樣在鎮上開店的瑞幸和庫迪,前者在大年初二的晚上是燈火通明,甚至到了晚上9點還有不少顧客,后者則是大門緊閉,確實是“提前放假,暫時閉店”。
春節期間,內參君在縣城老家拍到的瑞幸和庫迪
攝圖:內參君
02
副牌救場、被迫賣酒、加大補貼…
一波三折的庫迪,年前已被爆大量關店
盡管官方出面澄清,但庫迪這半年經歷的“一波三折”,屬實讓人捏了把汗。
一切癥結可以回歸到:跑得太快,就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早在去年,庫迪就被陸續爆出原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產品品控不佳、供應鏈等問題。
去年7月,庫迪華東供應鏈基地正式揭牌,落戶安徽馬鞍山市當涂縣,按照當時說法是2023年下半年投入運營,預計年產能4.5萬噸,將成為國內最大單體咖啡烘焙工廠。
結果,據庫迪首席策略官李穎波稱,當涂華東供應鏈基地將于2024年初陸續投入運營。直到現在,關于這個供應鏈基地的情況,尚未有公開信息出來,至于何時能用上依舊是未知數。
去年下半年,庫迪再迎來更大爭議,這便是出現在小紅書的兩個帖子《致庫迪咖啡公司管理層的一封信》,和《致庫迪咖啡公司管理層的另一封信》。
信中直指庫迪咖啡的問題所在:比如供貨問題,供貨鏈嚴重脫節;研發團隊拉胯,出品中老年化;質量問題,紙袋、杯托品質越來越差;運營團隊不專業,形式主義等等。
當然,面對爭議,品牌還要繼續發展和運營,庫迪咖啡也陸續做出調整動作。
春節前夕,庫迪咖啡因“強制賣酒令”再次引發爭議,引發加盟商的強烈不滿,甚至有人認為庫迪這是在妥妥地“坑”加盟商。當時有庫迪員工吐槽“最近,總部開始強買強賣,逼著全體門店賣酒,真把加盟商當韭菜了(其他門店什么情況我不知道,可我們店沒有酒水經營資質呀)”。
想來,瑞幸茅臺強強跨界合作的打爆,深深地“刺激”到了庫迪,干脆直接上線茅臺白酒,竟到了強買強賣的地步。架不住事態嚴重性和討論愈演愈烈,庫迪官方回應稱將逐步退回門店扣款。
步步緊逼聯營商、加盟商的結果,就是品牌口碑的持續下滑。
庫迪在1月18日的聯營商會議上,指出連鎖咖啡行業內卷加劇,表示“將與聯營商共度難關,加大補貼力度”,對標瑞幸咖啡4元/杯的補貼,以3.5元/杯的補貼增加聯營商信心。從側面看,這也是在緩和品牌和聯營商的關系。
面對種種質疑,庫迪或許意識到了危機。去年11月,庫迪官方稱推出第二品牌“茶貓Tea Cat”。2月2日,庫迪咖啡旗下新茶飲品牌“茶貓”,首店落地北京合生匯。
據公開報道,在商業模式上,茶貓和庫迪咖啡相似,均采取聯營模式,不收取品牌加盟費,對門店的月毛利潤進行階梯式抽成。門店月毛利在4萬以下,抽成比例的階梯分布與庫迪咖啡一致;4-8萬部分、8萬以上部分則各比庫迪少5%,分別為20%和25%。
據茶貓招商單店模型的信息顯示,其原材料成本單杯為4.25元,按照每杯售價8.8元計算,毛利率達到了51.7%。而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前9月,蜜雪冰城和古茗毛利率均在28%-31%的范圍內。所以,有加盟商懷疑茶貓的毛利率有水分嫌疑。
“此時入局新茶飲賽道,茶貓的處境顯然并不樂觀。不僅要面臨眾多頭部茶飲品牌的競爭,在產品、價格上,茶貓品牌目前也很難建立競爭優勢。但是,如若庫迪關閉百家店成為事實,那是否會出現門店品牌換新裝,庫迪變茶貓呢?”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成立不足一年,庫迪迅速加入出海行列,但有人表示,庫迪咖啡在國內尚未站穩腳跟,便“激進”出海,不免有些貿然。
過去一年,庫迪咖啡始終在質疑、討伐聲中度過。
03
不只是庫迪難做
從大躍進到大洗牌
咖啡賽道確實需要“冷靜期”
事實上,不是庫迪的生意不好做了。而是咖啡賽道在過去一年的高速狂飆之后,“死傷”無數,確實正在陸續進入“冷靜期”。
先說咖啡賽道的“熱辣滾燙”:過去一年,不只是頭部,還有大量的創業者涌入賽道。根據Allegra Group旗下研究機構World Coffee Portal 在2023年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咖啡門店數量增長58%,達到近5萬家,數量上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另根據企查查顯示,2021年-2023年,“咖啡”相關企業的新增注冊數分別為:27991、37640、61628,“三連增”十分明顯。而2024年1月,我國新注冊3646家咖啡相關企業,相比2023年同期的2085家上升了74.8%。
飽和度的提高,直接增加了競爭的激烈程度!澳憧船F在的商場、美食街,三步一家咖啡廳的現象格外明顯,好的點位越來越少,資源集中在極少數頭部品牌中。再加上各項成本高漲,物極必反,這個時候,閉店、收縮成為了不少經營者自救的方案!币晃粯I內人士分析。
一位庫迪的聯營商在這個淡季中煎熬,她透露:去年冬季開始,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的轉讓店鋪信息,讓聯營商們非常不安,“守著一個好地段,還能勉強生存,地段不好的店這個寒冬很難受!闭憬车甑牡觊L也坦言:“自從天氣轉涼,門店每天最多賣出一百多杯,比頂峰時期少了一半!
同時,價格戰也讓一眾精品咖啡步履維艱,被逼入“不降價沒生意,降價沒活路”的兩難境地。2023年底,拿過3輪融資、累計上億元的精品咖啡品牌Seesaw,關閉了北京、上海、重慶、武漢、杭州的部分門店。Seesaw創始人稱,閉店是“為了保障未來擴張之路的基本底盤更加扎實,是長期戰略規劃”。
戲劇性的是,第100家門店關閉后,幾天時間火速換牌成了Manner,網友爆料,門店設計和外觀幾乎沒變,只是換了招牌。
事實上,2023年面臨集中閉店的連鎖咖啡品牌不止Seesaw一家,“老玩家”太平洋咖啡經歷“中年危機”,被曝關店、收縮、賣身,從2020年的443家銳減到不足200家;Peet's皮爺咖啡、代數學家algebraist 咖啡也都關閉了20多家門店。從行業“九死一生”的競爭格局來看,接下來咖啡賽道的發展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有人緊急收縮,有人著急入場。咖啡賽道的2024年,注定“熱鬧又殘酷”。
04
2024年,熱辣滾燙的咖啡賽道
新故事仍在上演
盡管內卷激烈,但,正如電視劇《繁花》里的金句——只有看到未來,才會有未來。
咖啡賽道入局者紛至沓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新故事仍在上演,賽道仍然有可能演繹出新的精彩。
比如,手握資源、組織力的頭部茶飲品牌,入局咖啡賽道,掀起新波瀾。茶顏悅色子品牌鴛央咖啡,在長沙開出80+門店,且不做加盟;滬上阿姨子品牌滬咖是以店中店模式存在,其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共有1964家滬咖,就在不久前,滬上阿姨旗下的獨立咖啡店“滬咖·東方拿鐵”正式開業;喜茶旗下“喜鵲咖”、茶百道旗下“咖灰”等咖啡子品牌均已首店落地。
此時,對于咖啡品牌來說,在激烈競爭中,去尋找新的經營空間、開拓新市場就變得尤其重要。
再如,多品牌加速下沉,咖啡文化彌漫縣城。就連星巴克都在縣城開店了,挪瓦咖啡全國門店有70%位于下沉市場,更有瑞幸、庫迪、幸運咖、滬咖等連鎖品牌貼身肉搏。其中,有品牌持續優化加盟政策,也有品牌在產品上苦下功夫。這個春節,不少一線返鄉的青年發現,頭部品牌扎堆下沉市場的現象格外明顯。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連鎖咖啡品牌經歷了近五年的跑馬圈地,在一二線城市的飽和度已經達到一定峰值,商業資源較為枯竭,品牌自身業績增長也到了一個天花板,在此節點下,深入下沉市場是很好的破頂策略,小鎮青年的消費力不容忽視。
同時,各頭部咖啡品牌們也在積極掘金海外市場,以去年陸續進軍海外的瑞幸和庫迪來看,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在新加坡開出18家門店,2月4日金融界消息,庫迪在海外10國落地了23家門店……
順風局里“成長”,逆風局里“成就”。2024年,咖啡賽道將會繼續“進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