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家“永旺”,1億港元市值
來源/斑馬消費
作者/徐霽
傳統零售行業經營之難,在永旺百貨身上也有極強的投射。
公司作為日本永旺株式會社的區域經營主體,在極具活力的香港、大灣區運營上百家以?AEON?命名的綜合百貨、獨立超級市場等實體零售門店,年營收接近百億港元,但2016年以來,持續虧損。
上周五,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盈利預警,期內預計虧損1.71億港元-1.91億港元,虧損額將超過去年全年。
投資者心灰意冷,棄它而去。公司早在2022年就已淪為仙股,8月5日,公司股價再度大跌5.26%,跌至0.36港元/股的歷史最低點。
當前,永旺總市值已僅剩9360萬港元。
01
虧損不止
傳統線下零售業務經營艱難,連日本頂尖的零售業巨頭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上周五,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下稱:永旺百貨 00984.HK)披露盈利預警,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71億港元-1.91億港元,虧損額或超過上年全年。2023年同期,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為-0.78億港元。
對于虧損的擴大,公司將其歸咎于香港經濟復蘇緩慢、居民熱衷出境游,以及內地業務調整和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
永旺百貨是日本永旺株式會社,在香港及大灣區開展百貨等業務的運營主體,是永旺進軍中國市場的橋頭堡。
據其官網披露,目前,已在香港開設10間綜合百貨店(GMS)、2間獨立超級市場、30間獨立Living PLAZA by AEON、32間獨立Daiso Japan、1間獨立Bento Express by AEON、4間ものもの及4間KOMEDA’S Coffee,并于廣東省開設21間GMS及15間獨立超級市場。
最近5年,公司營業收入總體保持穩定,尤其是2020年,收入逆勢增長,達到99.62億港元,一腳踏入百億門檻,香港業務一度扭虧為盈。
可是,自2016年以來,公司就陷入持續虧損之中,最近3個會計年度,合計虧損8.79億港元。
為改善經營狀況,永旺百貨也想了很多辦法。2020年,公司借助AEON集團采購網絡,從日本引入了「TOPVALU」、「HóME CóORDY」、「iC innercasual」、「Kids Republic」等自有品牌,展開差異化競爭。
同時,公司制定了3年發展規模,繼續深耕自有品牌,加強食品、健康與美容、及家居用品等方面的自有品牌商品的拓展力度,以期借此拉動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增長。
然而,3年過去,公司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均沒有明顯改善,2023年,收入更是萎縮至86.93億港元,為2016年以來,再次跌至90億港元以下。
02
輝煌吉之島
永旺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758年,岡田右衛門在日本三重縣四日市創辦的“岡田屋”,挑著扁擔沿街叫賣棉花、布料等日用百貨。
真正讓這門家族生意迎來蛻變的,是岡田家第七代傳人岡田卓也。正如他在自傳中所寫:“我的人生就是致力于提高零售業社會地位的一生。”
1959年,岡田卓也去往美國,對當地大型零售企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回到日本,他即著手對家族企業進行改造。
合并二木公司、西羅連鎖超市,1969年2月,三家合一的JUSCO(佳世客)誕生。短短4年間,就開出了超過50家新店。1974年9月,佳世客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和名古屋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
有了資本的加持,佳世客展開了一系列并購。收購美國女裝零售商Talbots,重組瀕臨破產的日本知名零售企業八佰伴。
2001年,在岡田卓也的堅持之下,用30多年打造出強大知名度的佳世客更名為永旺。希望借更名,以一個新企業的姿態來改革創新,實現“永遠興旺”。
早在1984年,佳世客就已實施海外擴張,相繼在馬來西亞、泰國等地落子。1987年,以“吉之島”為名,在香港開出首店,邁開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7年之后的1994年,公司香港業務在聯交所上市。
上世紀90年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當地零售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永旺等日本零售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更具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
1996年,永旺中國內地首家GMS(綜合百貨)——吉之島,在中國首家購物中心天河城高調開業。吉之島里面不僅有常見的日用百貨,還售賣生鮮,很多還是進口貨,在這當時絕對算是新鮮事物。一時間,廣州人蜂擁而至,天河城東門停滿吉之島顧客的摩托車。
即便已更名超過20年,很多老一輩廣深人,仍愿意稱永旺為吉之島。
可隨著零售業態的更迭、市場競爭的加劇、電商的沖擊,永旺當初給人帶來的新鮮感早就不再。
03
淪為仙股
有一位投資者,將永旺百貨列為自己投資生涯中,最失敗的幾只股票之一。
據其在某投資者平臺自述:十幾年前就買入永旺,投資的邏輯也很簡單,永旺(AEON)是日本經營最成功的百貨公司,在香港很受歡迎。基于香港的人口密度,在他看來,永旺的經營模式比美系百貨公司更容易成功。
況且,當時買入的價格不高,公司賬面現金高于市值,股息也不錯。在華南一帶,永旺呈現出了較好的增長勢頭。持有永旺期間,也曾實現了翻倍收益。
可是,讓這位投資者沒有想到的是,下滑來得如此之快。公司一旦陷入虧損,便一發不可收。股價隨之一路下跌,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數據顯示,巔峰時期的2012年,永旺百貨的股價一度超過20港元,此后,整體一路下跌。
2022年10月,公司股價跌破1港元,淪為仙股,就再沒緩過勁來。
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繼續大幅下跌,從年初的0.68港元/股,跌至8月5日收盤0.36港元的歷史最低點,當前總市值已僅剩9360萬元。
已沒有多少人再關注這只股票,流動性極差,每天幾千、幾萬港元成交額是常態,0成交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早期的投資者們,就算想割肉,也找不到接盤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