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案例剖析,零售商業如何借運營升級和商圈重劃逆襲?
來源/零售商業財經
撰文/高志萍
數字化轉型、體驗式消費、供應鏈優化、生態鏈和社群化運營是零售產業升級的主要策略;商圈融合與跨界、智慧商圈建設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商圈重劃的主要方向。
科技的不斷進步、消費者行為的快速變化、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演變,共同推動著傳統零售模式向全新定義的未來零售形態邁進。
作為《零售商業運營升級三部曲之系列三》,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全球零售業在運營升級與商圈重劃方面的最新趨勢,通過全球六大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變革動因、策略,以及對未來零售格局的深遠影響,為國內零售行業的從業者、創業者、品牌商、加盟商、投資人等提供寶貴的運營升級與未來商圈選址的實戰經驗參考,助力在全球零售變革的大潮中把握機遇,實現逆襲。
未來零售商業運營升級的變革趨勢
如今市場進化逐漸形成“向左胖東來,向右硬折扣”的共識。站在更高的視角去剖析,會發現以胖東來為代表的“高體驗”和硬折扣為代表的“性價比”才是傳統零售商轉型變革的大勢所趨。在兩種看似分化的路徑上,即時零售卻能兼得所長,以滿足“最后一公里”需求的高體驗履約,加上由運營成本縮減帶來的極致性價比,完美契合了未來零售業的發展大勢。
1.高度化體驗與性價比并重
高度化體驗:隨著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升級,零售業越來越注重提供沉浸式、主題特色的購物體驗,如引入VR/AR技術,以及打造特色零售的建筑和場景等方式,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高性價比:在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更加追求“質價比”和“心價比”——既要價格合理,又要品質上乘,還要能滿足情感需求。零售商需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運營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
2.即時零售快速增長
規模迅速擴大:即時零售行業規模快速增長,已成為高確定性的生活方式。國內2023年市場規模已達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預計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
覆蓋領域廣泛:從餐飲外賣、生鮮到日用百貨,即時零售正加速覆蓋更多領域,以“萬物到家”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全方位的即時需求。
3. 新型零售模式創新
新型的零售模式: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商品生產、流通與銷售進行升級改造,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例如:遼寧未來生物科技公司通過會員制度和分紅模式,實現了一年30億營業額的商業模型,展示了零售模式升級的創新實踐。
筆者認為,未來零售商業需要不斷擁抱消費者,一方面需要提供獨特體驗,另一方面,優化如即時零售等商業模式,并且深挖消費潛力,以滿足大眾對性價比的追求。
重新定義全球零售商業運營升級發展
1.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已成為零售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零售商能夠更精準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實現個性化推薦和精準營銷。同時,線上線下的無縫融合,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
2.體驗式消費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體驗式消費逐漸成為零售業的新趨勢。零售商不再僅僅關注商品的銷售,“情緒消費”也漸漸顯露價值,為了滿足這一環節,如今零售商也更注重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購物體驗。通過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提供互動式服務等手段,以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忠誠度,滿足以往所忽略、如今正興起的情感需求。
3.供應鏈優化
供應鏈管理的優化與升級是零售業運營升級的重要支撐,尤其“性價比”離不開強悍的供應鏈支持。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創新,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強勁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不僅能快速響應前端市場需求,靈活調配,還能壓縮成本,讓出利潤空間實現“高體驗”與“性價比”共存。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與協同,實現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是每個零售企業的長期命題。
4.社群化運營
社群化運營是新型零售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通過建立社群、拓展私域,實現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和溝通,增強品牌的影響力和忠誠度。通過社群營銷、口碑傳播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零售商圈重劃的趨勢
隨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變化,傳統商圈的界限逐漸被打破。不同業態、不同品牌之間的融合與跨界,如“商業+X”或“X+商業”,成為商圈發展的新趨勢。通過引入多樣化的業態和品牌,豐富商圈的消費場景,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此外,智慧商圈是商圈重劃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商圈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務。例如,智慧停車、智能導航、智能導購等應用,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零售購物體驗。
而在商圈重劃的過程中,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得到重視。通過推廣環保材料、節能減排、垃圾分類等措施,打造綠色商圈,提升商圈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形象。
在探討全球零售商業運營升級和商圈重劃的趨勢時,不得不提及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功案例,如下:
1.臺北大巨蛋 X 遠東Garden City (2024年5月起開始試營業):體驗零售的巔峰之作, 加速體驗零售升級
隨著臺北市區對于大型綜合零售休閑娛樂空間的需求日益增長,體驗式消費成為線下新型零售模式的核心趨勢。遠東集團也不斷尋求在零售體驗領域的突破與創新。
為此,打造“三個第一、兩個唯一”的獨特優勢,包括臺北市區最大休閑園區、最大單一體量購物中心、最大影城,以及唯一室內大型棒球場、唯一24小時營業的松菸誠品書店。
其所構建其完整的商業地產生態系統,涵蓋體育、辦公、住宿、會展、影城、餐飲、零售等多種業態,還實施全時性營業策略,以吸引不同時間段的消費者。
臺北大巨蛋的遠東Garden City成功開業,不僅提升了臺北市的整體商業水平,還促進了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其獨特的體驗式消費模式,為其他零售項目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大巨蛋的規模效應及綜合效應,為遠東集團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提升。
2.裕隆城 X 誠品生活 (2023年開業):工廠變零售生活百貨的典范
基于臺北南區對高品質生活消費的需求日益增長,裕隆集團也尋求在零售商業地產領域的多元化發展,誠品生活品牌尋求新的增長點,以拓展市場份額。
其一,將原本的工廠區域改造成集零售、餐飲、生活風格和誠品自營品牌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地產項目。裕隆城的前身是裕隆汽車制造廠,這家工廠曾是臺灣汽車龍頭之一的裕隆汽車制造的重要基地。此后,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城市規劃的調整,裕隆汽車制造廠逐漸轉型,其原址也被重新規劃和開發,最終變成了如今的裕隆城。
其二,引入誠品書店等文化地標,提升項目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此外,打造智慧停車場等現代化設施,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裕隆城及誠品生活的成功開業,為臺北南區帶來了新的商業活力和消費選擇。據悉,第一年營業額即達50億新臺幣,其獨特的“工廠變百貨”模式,為其他地區的商業地產改造提供了有益參考,而此項目的成功也進一步鞏固了誠品生活在文創生活零售領域的領先地位。
3.上海前灘太古里(2021年開業):高端體驗式零售商業模范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承載著消費者對高端、時尚零售體驗的巨大需求。
基于此,打造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于一體的開放式商業街區、引入國際知名品牌和獨立設計師品牌、注重建筑設計和景觀規劃以此營造獨特的購物環境等,這些都是太古地產打造高端體驗式零售商業的手段。
隨著前灘太古里的成功開業,上海前灘商圈的零售商業水平和國際形象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其獨特的開放式商業街區模式,為其他城市的商業地產項目提供了新的靈感。
4.東京澀谷全新TOD—ScrambleSquare(2022年開業,東京新地標澀谷站)
澀谷作為東京的時尚和文化中心,對創新和獨特的零售體驗有極高需求。開發商也尋求在澀谷地區打造新的商業地標。
通過打造集購物、餐飲、娛樂、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大樓,引入眾多首次進入日本市場的國際品牌,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同時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打造綠色商業建筑。
澀谷Scramble Square 的成功開業,為澀谷地區帶來了新的商業活力和國際形象。其獨特的品牌組合和環保理念,也為其他零售商業地產項目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5.日月町復合式商場Hizuki Town(文旅零售商業:2024年8月最新開業,特色文旅零售街區)
為了結合臺灣中部地方文化與知名的日月潭的旅游資源,推動零售與文旅產業的融合,日月町復合式商場Hizuki Town也應運而生。
通過打造特色文旅零售街區,集結購物、觀賞、休息、餐飲及放松心靈功能于一身, 引入手工藝品、地方特產等,提升游客購物體驗,也能吸引大量游客,帶動周邊商業發展,提升城市形象。
6.臺北林口長庚醫院和轉運站(醫療零售商業升級)
為了能利用醫院及轉運站的高人流,發展醫療相關零售業務。其附近有商場、酒店、藥店、餐飲、醫療和健康食品零售店等,滿足患者及訪客需求,同時提供便捷的購物環境。
林口長庚醫院的存在吸引了眾多商家入駐,造就了周邊設施逐漸完善,既能提升醫院及轉運站的服務質量,同時也能增加商業收入,促進醫療零售業的發展。
上述案例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費者對高品質、多樣化、體驗式消費需求的增加。
通過構建完整的商業生態系統、實施全時性零售營業策略、引入國際知名品牌,以及打造獨特的建筑設計與景觀場所等策略,這些項目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和游客,也提升了城市的商業水平和國際知名度。
未來,這些成功的商業樣本也將繼續引領全球零售產業運營升級和商圈重劃的趨勢。
變化動因、策略及未來影響
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全球政經的動態調整是推動零售產業升級和商圈重劃的主要動因。
數字化轉型、體驗式消費、供應鏈優化、生態鏈和社群化運營是零售產業升級的主要策略;商圈融合與跨界、智慧商圈建設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商圈重劃的主要方向。
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將提升零售業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體驗式消費和社群化運營將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忠誠度。同時,商圈的融合與跨界,將促進不同業態之間的協同發展,共同提升商圈的整體競爭力。尤其是綠色和智慧商圈的理念,也將為商圈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筆者認為,全球企業零售項目將朝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綠色化、可持續發展等維度邁進,以此為借鑒,國內城市與零售商及商業地產投資開發運營相關業者也應繼續尋求創新和突破,打造更多具有獨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泛生活方式零售中心的零售商業體和平臺,推動國內零售商業運營升級的持續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