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6481億美元,全球零售帝國沃爾瑪的崛起之路
出品/FBIF食品飲料創新
撰文/Mote莫特
1962年,一個名為沃爾瑪的小型折扣商店在美國阿肯色州的羅杰斯市開業,以“天天低價”的理念為核心迅速吸引了當地顧客。這一策略打破了傳統零售商依賴高利潤率和季節性促銷的模式,承諾持續提供低價商品,而非短期折扣。
依托這一定位,沃爾瑪逐漸從地方擴展至全國,并通過優化供應鏈、建立自有物流網絡和上市融資,加速了擴張步伐。從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在紐波特經營的“5美分和10美分”雜貨店到1967年覆蓋阿肯色州的24家門店,沃爾瑪完成了從地方零售商向全國性企業的蛻變,為后續全球化和多元化布局奠定了基礎。
沃爾瑪如今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2024財年全球收入達6481.25億美元,同比增長6.03%。全球共有10,619家門店,遍布19個國家,服務超過2.5億名顧客。沃爾瑪在美國運營5,205家門店,占美國零售市場份額的8.59%。
創業之初:從5美分商店到折扣零售領袖
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
沃爾瑪的故事始于1945年,當時創始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在阿肯色州的紐波特開設了一家Ben Franklin特許經營的“5美分和10美分”雜貨店。在經營過程中,山姆·沃爾頓通過壓縮利潤率、擴大商品種類并優化顧客體驗,迅速積累了寶貴的零售經驗。到1950年,沃爾頓決定將業務轉移至阿肯色州的本頓維爾,并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獨立門店“Walton’s 5&10”,這也成為如今沃爾瑪博物館的前身。
1.“天天低價”策略的確立
1962年,沃爾頓在羅杰斯市開設了第一家以“沃爾瑪”命名的門店,正式吹響了進軍零售業的號角。他提出了“天天低價”(Every Day Low Price, EDLP)的定價策略,不再依賴于短期的促銷活動,而是持續為顧客提供低價商品。這個策略在當時是革命性的,打破了傳統零售商依靠高利潤率和季節性打折的模式。
“天天低價”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到1967年,沃爾瑪已經在阿肯色州擁有24家門店,年銷售額達到1270萬美元。這一成績證明了沃爾頓的策略是成功的,也為公司進一步擴張奠定了基礎。
2.迅速擴展與上市融資
1970年,沃爾瑪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開募股(IPO)成功籌集了大量資金,為其后續的快速擴張奠定了基礎。同年,公司設立了首個配送中心,并在本頓維爾建立了總部。這一時期,沃爾瑪繼續在美國南部各州快速擴展,逐步滲透到密蘇里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地,到1974年,沃爾瑪門店數量已經突破125家,年銷售額達到了3.4億美元。
3.供應鏈優化與物流網絡建設
在1970年代中期,沃爾頓深刻認識到供應鏈和物流的重要性。他投入巨資建設自有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網絡,實現了從供應商到門店的高效運輸和庫存管理。通過集中采購和物流優化,沃爾瑪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為實現“天天低價”提供了有力支撐。
4.企業文化的塑造:沃爾瑪歡呼
1975年,沃爾頓參觀韓國一家制造工廠后深受啟發,回國后他引入了“沃爾瑪歡呼”(Walmart Cheer),以此提升員工士氣,鼓舞團隊精神。這種以員工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成為沃爾瑪快速擴張和維持高效運營的關鍵因素之一。
5.向全國市場進軍與多元化探索
進入1977年,沃爾瑪開始進行首次企業并購,收購了位于密蘇里州和伊利諾伊州的Mohr-Value商店,這是公司拓展產品線和地域覆蓋的重要一步。1978年,沃爾瑪進一步擴展業務,開設了首家藥店、汽車服務中心和珠寶部。這一系列多元化業務的開展,使沃爾瑪逐漸從單一的折扣零售商發展成為一家綜合性的購物中心,并為后續超級中心(Supercenter)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全渠道零售:線上線下無縫連接
進入21世紀,沃爾瑪逐步向全渠道零售模式轉型,以應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便捷購物需求。這種轉型不僅包括電商網站Walmart.com的建立(于2000年推出),還包括不斷發展在線和線下融合服務,如2007年推出的“店到店取貨”服務,使顧客可以在線下單并在門店取貨。此后,沃爾瑪不斷豐富全渠道服務,包括2020年推出的Walmart+會員計劃,該計劃整合了無限次免費配送、油費折扣、掃碼支付等多種服務,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1.移動端創新與技術驅動
沃爾瑪的移動應用程序成為全渠道零售的重要工具,推出了“掃碼即走”和“路邊取貨”等功能,提升了用戶購物的便捷性和效率。特別是“掃碼即走”功能,用戶可以在商店內使用手機直接掃描商品條碼并完成支付,無需排隊等待結賬。這一創新幫助沃爾瑪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對快速購物的需求,并大幅提升了購物效率。
2.物流與配送網絡的擴展
為進一步支持全渠道模式,沃爾瑪建立了強大的物流和配送網絡。截至2024財年,沃爾瑪在全球擁有超過8,000個取貨點和7,800個配送點,覆蓋了大多數的門店和電商訂單。這些取貨點和配送點不僅包含沃爾瑪的傳統門店,還包括新建的市場履約中心(Market Fulfillment Centers),這些中心位于門店內部或附近,能夠高效處理線上訂單并縮短交貨時間。
3.Walmart+會員計劃的成功
Walmart+會員計劃是沃爾瑪全渠道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自2020年推出以來吸引了大量用戶注冊。Walmart+提供無限次免費配送服務,同時包括燃油折扣、移動掃碼支付和獨家促銷活動等功能,顯著提升了會員的忠誠度和用戶體驗。通過Walmart+計劃,沃爾瑪成功地將線下門店與線上購物體驗無縫連接,形成了強大的零售生態系統。
國際擴張:全球市場布局與挑戰
自1991年沃爾瑪首次進入國際市場以來,公司采取了合資、收購和自建門店等多種策略,迅速擴展至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國際市場的布局涵蓋墨西哥、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中國等地。在每個市場,沃爾瑪都根據當地消費者需求做出調整,以適應本土市場特性。例如,在墨西哥,沃爾瑪通過與Cifra合資成立Sam’s Club,成功開拓市場;在印度,沃爾瑪通過收購Flipkart大幅提升其電商業務競爭力。
2023財年,美國市場凈銷售額為4,418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約68%。國際市場凈銷售額為1,146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約18%。
1.適應本土市場的創新
沃爾瑪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并非一味地復制美國模式,而是根據當地需求做出靈活調整:
日本市場:沃爾瑪于2002年通過投資Seiyu進入日本,并在2008年增持至100%控股。然而,由于日本消費者偏好較高品質和小包裝產品,沃爾瑪在初期未能滿足這一需求,業績表現不佳。2020年,公司調整策略,將85%的股份出售給KKR和Rakuten,保留15%的股權,同時繼續支持Seiyu的數字化轉型。
英國市場:沃爾瑪于1999年通過收購Asda進入英國市場,并成功利用Asda的低價策略擴大市場份額。然而,由于激烈的本土競爭,沃爾瑪在2021年將Asda的大部分股權出售給英國企業家Mohsin和Zuber Issa兄弟領導的財團,以專注于其他高增長市場。
印度市場:沃爾瑪通過收購Flipkart和PhonePe,成功進軍快速發展的電商和數字支付市場。這一收購幫助沃爾瑪在印度市場建立了強大的線上業務,并為當地消費者提供了多種支付和金融服務。
2.挑戰與調整
盡管沃爾瑪在國際市場取得了不少成功,但也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在德國和韓國,由于未能成功本土化,沃爾瑪遭遇了水土不服,最終于2006年選擇退出這兩個市場。此外,沃爾瑪在2021年出售了英國Asda和日本Seiyu的大部分股權,標志著公司國際業務結構的調整。此舉旨在將資源集中于增長潛力更高的市場,如中國、印度和墨西哥。
中國的布局:關店潮背后的戰略轉型與新生路徑
3.沃爾瑪中國市場現狀:輝煌過去與調整現狀
沃爾瑪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迅速擴展,在全國多地開設門店。特別是在江西南昌八一廣場店,開業當天便創下了全球銷售額第一的成績,并在2005年達到頂峰,國慶期間單日交易超過4萬筆,成為沃爾瑪全球5300家門店中流量最大的門店。然而,這一輝煌隨著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變化而逐漸褪色。近年來,沃爾瑪在南昌陸續關閉了包括八一廣場店在內的多家門店。
數據概覽:沃爾瑪中國門店關閉趨勢
從2019年至2024年,沃爾瑪中國的門店數量呈下降趨勢:
2019年:422家
2020年:412家
2021年:403家
2022年:361家
2023年:322家
2024年(截至上半年):296家
短短5年間,沃爾瑪在中國市場關閉了超過120家門店。尤其是在2022至2024年間,沃爾瑪的關店速度加快,每年關閉超過20家門店,顯示出其在傳統大賣場模式下的經營困境。
4.挑戰與原因分析
(1) 租約到期與成本上漲
沃爾瑪早期開設的大賣場通常選址于城市黃金地段,這在早期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優勢。然而,隨著租約到期和租金成本大幅上漲,沃爾瑪的低毛利模式難以覆蓋高昂的租賃費用,不得不關閉部分門店以減少損失。
(2) 電商和即時零售的沖擊
近年來,電商和社區團購興起,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顯著變化,傾向于線上購物和即時配送服務。數據顯示,沃爾瑪中國電商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凈銷售額同比增長54%,而傳統門店銷售卻表現疲軟,這反映了線上線下業務結構變化帶來的沖擊。
(3) 本土競爭對手崛起
在中國市場,永輝、華潤萬家、盒馬等本土零售商迅速擴展,憑借本土化的供應鏈和市場策略,對沃爾瑪形成了強勁競爭。
5.戰略調整:山姆會員店崛起
面對傳統大賣場模式的困境,沃爾瑪加快了山姆會員店在中國的布局。截至2024年,山姆在中國擁有48家門店,并計劃在2026年前增至60家。山姆會員店采取會員制,通過篩選有較高消費能力的客戶群,提供高性價比和優質商品,這一策略在中國市場表現出色。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山姆會員店業務銷售額占沃爾瑪中國總收入的50%以上,并帶動了線上業務29%的同比增長。
并購與投資:強化電商與技術布局
沃爾瑪通過一系列針對性的并購和投資,成功增強了電商業務的廣度和深度,不僅在印度和美國等主要市場取得了重要突破,還通過技術創新和戰略合作,持續推動業務的數字化轉型。這一策略幫助沃爾瑪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鞏固了其作為全球零售巨頭的地位。
1.印度市場的戰略并購與發展
沃爾瑪在印度市場的160億美元收購Flipkart,是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這筆收購不僅幫助沃爾瑪進入了印度這一重要的新興市場,還在電商和支付領域實現了快速擴張。Flipkart的成功整合進一步鞏固了沃爾瑪在印度電商市場的領先地位,尤其是在大型促銷活動(如Big Billion Days)中表現突出。同時,收購Flipkart也為旗下的PhonePe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PhonePe迅速成長為印度領先的數字支付平臺,用戶數量和交易量持續攀升。此外,PhonePe在金融科技領域也不斷擴展服務,包括保險、貸款和投資產品,為印度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數字金融解決方案。
2.美國市場的電商擴張
沃爾瑪在美國市場的并購策略集中在收購多個電商平臺,以快速擴大線上產品種類和客戶群體。例如,收購Jet.com為沃爾瑪帶來了更年輕的消費者,并引入了大量SKU,豐富了線上購物體驗。隨后收購的Bonobos和ModCloth等垂直電商品牌,不僅幫助公司增加了時尚品類的多樣性,還提升了品牌對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吸引力。這些并購整合進一步推動了沃爾瑪電商業務的發展,為沃爾瑪電商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美元奠定了基礎。
3.中國電商布局調整:從投資京東到聚焦核心業務
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電商布局經歷了多個重要階段。2016年,沃爾瑪以約15億美元收購了一號店的全部股份,后將其業務轉讓給京東,獲得約5%的京東股權。這一交易優化了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資源配置,并借助京東的物流和平臺優勢,大幅提升了線上業務能力。雙方通過合作推出“1小時達”配送服務等創新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線上線下購物體驗。然而,隨著市場戰略調整,沃爾瑪于2024年8月20日完成對京東股份的全部出售,套現約37.4億美元。
4.技術創新與未來零售探索
沃爾瑪設立的科技孵化器“8號店”(Store No 8),是公司為探索未來零售技術而成立的創新實驗室。該孵化器專注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的研發,旨在變革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例如,通過Store No 8的創新項目,沃爾瑪正在開發自動化的揀貨機器人和虛擬試衣應用,提升店內運營效率和客戶互動體驗。孵化器還推動了與技術初創公司的合作,加速了新技術在沃爾瑪業務中的應用,如無人機配送和智能貨架系統。
5.強化電商生態系統的投資
除了并購之外,沃爾瑪還進行了大量的戰略投資,以構建更強大的電商生態系統。例如,公司投資了多家物流和配送科技企業,優化了倉儲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同時,沃爾瑪還通過其金融科技子公司(如One和Walmart Luminate),整合了數據分析和金融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客戶的購物體驗和忠誠度。這些投資不僅提升了公司在美國本土市場的競爭力,還為全球擴張和跨境電商提供了有力支持。
山姆會員店:會員制零售的成功典范
在1980年代早期,美國零售行業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與日益分化的消費需求。為進一步拓展市場,并滿足小企業和高端消費者對高性價比商品的需求,1983年,沃爾瑪選擇創立了山姆會員店(Sam’s Club),以探索全新的會員制倉儲零售模式。2024財年,山姆會員店凈銷售額為844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約13%。截止2024年1月31日,山姆會員店在全球共運營超過600家門店。
1.服務小企業和高端家庭消費者的戰略定位
創立山姆會員店的初衷,是為了填補傳統沃爾瑪超市未能充分覆蓋的市場空白。沃爾瑪發現,許多小企業主和高收入家庭對于批量采購有著較高的需求,但他們希望購買到品質更高、價格優惠且包裝規格較大的商品。通過會員制模式,山姆會員店能夠精準鎖定這一目標群體,并為他們提供價格合理、品質優良的大宗商品采購服務。這不僅幫助沃爾瑪開辟了新的客戶群體,還有效地提高了客戶的忠誠度。
2.低毛利、高周轉:創新盈利模式的探索
沃爾瑪創立山姆會員店,背后還有一個重要動因:嘗試新的盈利模式。傳統的零售業務依賴較高的商品毛利,而山姆會員店則采用了“低毛利、高周轉”的運營策略。通過收取年費,山姆會員店可以在較低商品毛利的情況下,實現穩定的盈利增長。會員制還帶來了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使得公司可以持續投資于商品質量提升和創新服務,進一步吸引和留住會員。
3.增強品牌影響力與國際市場擴展的基礎
山姆會員店的設立不僅是沃爾瑪多元化業務布局的重要舉措,也為其國際化擴展奠定了基礎。1983年首家山姆會員店在美國成功運營后,沃爾瑪迅速將這一模式推廣至墨西哥等國際市場。通過與當地供應鏈和消費需求的緊密結合,山姆會員店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樹立了高端倉儲俱樂部的品牌形象,成為沃爾瑪海外業務增長的強大支撐。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山姆會員店成功吸引了中高端消費者,通過提供進口商品和個性化服務,成為了高端零售的標桿。截至2024年11月,山姆會員店在中國擁有50家門店,計劃在2026年前增至60家。憑借高品質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山姆會員店成功吸引了中高端消費者,成為高端零售的標桿。
自有品牌:打造高性價比商品矩陣
自有品牌策略是沃爾瑪維持價格領導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之一,沃爾瑪始終致力于通過“天天低價”(EDLP)策略,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而自有品牌的打造則是這一策略的核心支撐。通過開發多個覆蓋不同品類的自有品牌,沃爾瑪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和利潤空間,還增強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以下是沃爾瑪幾大自有品牌的詳細介紹,它們在不同品類中展現了強大的市場領導力。
1.Great Value:日常消費品的市場領袖
Great Value(惠宜)是沃爾瑪最具代表性的自有品牌,專注于日常消費品,如食品、清潔用品和生活必需品。該品牌以優質低價著稱,成為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的首選。據 2024財年數據顯示,Great Value 品牌的銷售額占沃爾瑪自有品牌總銷售額的30%以上,足見其在消費者中的受歡迎程度。
2.Equate:健康與美容的選擇
Equate 專注于健康與美容產品領域,包括非處方藥、護膚品和美容工具。該品牌以較低的價格提供與知名品牌同等的品質,尤其在藥房和健康護理領域表現出色,成為顧客信賴的選擇。Equate的成功也體現了沃爾瑪在消費者生活方方面面的全覆蓋。
3.山姆會員店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崛起
為了增強商品競爭力和品牌差異化,山姆會員店于1998年推出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經過多年發展,Member’s Mark已經成為山姆會員店的重要品牌資產,覆蓋食品、日用品、家居等多個品類。2017年,公司對Member’s Mark品牌進行了全面重塑,推出了更多有機和可持續產品,以迎合消費者對健康和環保的需求。
Member’s Mark品牌在2023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0%,已成為山姆會員店的核心增長動力之一。通過推出優質且價格親民的自有品牌,山姆會員店成功提升了會員的品牌忠誠度和復購率。
4.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在自有品牌發展過程中,沃爾瑪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推出“Built for Better”計劃,沃爾瑪幫助消費者識別和選擇環保產品,推動綠色消費潮流。此舉不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為銷售增長提供了動力。這一創新舉措展示了沃爾瑪在可持續發展上的努力,為消費者提供了環保且高性價比的選擇。
電商崛起:從傳統零售巨頭到全渠道領軍者
近年來,消費者購物習慣向線上迅速轉移,同時亞馬遜等電商巨頭的崛起讓傳統零售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趨勢并保持市場競爭力,沃爾瑪加大對電商領域的投資,通過全渠道(Omnichannel)戰略,融合線上和線下業務,以實現業務增長和客戶黏性的提升。
1.全渠道體驗:線上線下的無縫融合
沃爾瑪的電商業務依托其龐大的門店網絡和供應鏈優勢,成功打造了“全渠道”購物體驗。通過移動支付、掃描即走(Mobile Scan & Go)、店內取貨(Curbside Pickup)和Walmart+會員計劃等一系列創新服務,沃爾瑪讓消費者可以靈活選擇購物方式,不論是線上下單、門店取貨,還是直接配送到家。此外,沃爾瑪還在美國開設了多個高效的電商履約中心,能夠快速處理訂單并提供次日達或當日達服務,這一策略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并增強了沃爾瑪在電商領域的競爭力。
2.與亞馬遜的激烈競爭:差異化戰略與持續創新
沃爾瑪與亞馬遜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電商和配送服務領域。盡管亞馬遜憑借其強大的物流網絡和Prime會員計劃占據領先地位,沃爾瑪通過自身的差異化戰略不斷縮小差距。例如,沃爾瑪大手筆收購了Jet.com、Flipkart等電商平臺,以此迅速提升其在線銷售能力。同時,沃爾瑪推出了自有廣告平臺Walmart Connect,加強了與供應商和品牌商的合作,為電商業務帶來了新的收入增長點。此外,沃爾瑪還大力發展GoLocal物流服務,向其他零售商提供配送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展其電商生態系統。憑借強大的門店覆蓋率和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沃爾瑪正在穩步追趕亞馬遜,在電商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2024財年,沃爾瑪電商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3%。
創新與技術驅動:供應鏈與物流優化
作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不僅依靠“天天低價”的策略贏得顧客,更憑借一套高度精密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實現了從工廠到貨架的協作。通過創新技術、物流優化和數據共享,沃爾瑪不僅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還確保了顧客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所需商品。
1.精密系統與信息共享:打造強大供應鏈的基石
沃爾瑪的供應鏈管理體系被比喻為“瑞士手表”,因為其每個環節都高效且精確。公司通過自有的Retail Link系統與供應商實時共享銷售數據、庫存水平和促銷效果,幫助供應商迅速調整策略。這一系統不僅提升了供應鏈透明度,還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優化了庫存管理,降低了積壓風險。沃爾瑪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公司從下單到配送的效率,使得顧客能夠享受到及時的補貨和穩定的購物體驗。
2.技術驅動的配送網絡:Symbotic與自動化整合中心
為了持續提升供應鏈效率,沃爾瑪與Symbotic合作,升級配送中心的自動化系統,采用高速分揀和自動包裝技術。這一合作顯著提升了分揀效率,并減少了人工操作錯誤。沃爾瑪還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科爾頓市建立了高科技整合中心,雖然倉庫面積較小,但通過高度自動化的處理系統,其每日處理貨物量是傳統配送中心的三倍。這一自動化整合中心不僅提升了貨物周轉速度,還減少了倉儲和運輸成本,成為沃爾瑪物流優化的核心設施。
3.最后一公里配送創新:Walmart GoLocal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顧客需求,沃爾瑪推出了Walmart GoLocal服務,專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這項服務不僅服務于沃爾瑪自身,還對外開放,為小企業和商家提供配送解決方案,將商品直接送達顧客手中。這一舉措幫助沃爾瑪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通過快速、可靠的配送體驗,進一步提升了顧客滿意度,并強化了其供應鏈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
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環境與社區貢獻
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之一,沃爾瑪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公司于2005年啟動了“零廢棄物”和“僅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計劃。2017年,公司發起“千兆噸項目”(Project Gigaton),邀請供應商共同參與,目標是在供應鏈中減少1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到2024年,該項目已成功實現過半目標,顯示出沃爾瑪在環保領域的領導地位。
在社區貢獻方面,沃爾瑪通過“沃爾瑪基金會”每年投入大量資源支持教育、食品安全和經濟賦能等項目,幫助改善社區生活質量。公司還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多元化和包容性,支持女性經濟賦權和弱勢群體發展。
結語
沃爾瑪的成功不僅來自于其低價策略和卓越的運營能力,更在于其始終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創新和變革。作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以其強大的品牌、廣泛的業務布局和持續的技術投資,奠定了其在零售業的領導地位。未來,沃爾瑪將在全渠道零售和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滿足全球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相關文章:
[1] About Walmart(沃爾瑪官網)
[2] China Walmart(沃爾瑪官網)
[3] Walmart History(沃爾瑪官網)
[4] About Walmart(沃爾瑪官網)
[5] Sam Walton
[6] History of Walmart - Wikipedia
[7] 沃爾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 Walmart - Wikipedia
[9] Sam Walton - Wikipedia
[10] 山姆·沃爾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1] 沃爾瑪概述-沃爾瑪中國(沃爾瑪中國官網)
[12] 沃爾瑪大賣場-沃爾瑪中國(沃爾瑪中國官網)
[13] 山姆會員商店-沃爾瑪中國(沃爾瑪中國官網)
[14] Strategy Study: How Walmart Became The Retailer Of The People(JPG圖片)
[15] Walmart Statistics (2024): Revenue, Customers & Market Share( 2024 年 9 月 30 日,PDF文件)
[16] Walmart Posts Sales Growth, Raises Earnings Outlook for the Year - WSJ(2024 年 5 月 16 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7] How Amazon-Walmart rivalry is reshaping e-commerce in the US(2024 年 9 月 12 日,CrossDock)
[18] What Is The Secret To Walmart’s Success?(2024 年 5 月 24 日,Forbes)
[19] Strategy Study: How Walmart Became The Retailer Of The People(2022 年 11 月 25 日,Strategy Factory)
[20] Amazon vs Walmart: The Battle for the eCommerce Crown(etail)
[21] Walmart is getting better at playing Amazon’s delivery game(2024年6月8日,QUARTZ)
[22] Walmart beefs up online marketplace in Amazon challenge(2023年10月18日,CNBC)
[23] How the Walmart-Amazon rivalry encapsulates the Fortune 500’s biggest trends | Fortune(2023年8月27日,Fortune)
[24] Amazon Could Soon Be No. 1 U.S. Retailer But Walmart Stock Has Upside
[25] 曾經全球銷售額第一的商超門店,倒下了!(2024年5月17日,Forbes)
[26] 沃爾瑪銷售持續增長,全年業績預期上調,成越來越多美國人首選| 財報見聞_騰訊新聞(2024年5月17日,騰訊網)
[27] 沃爾瑪江西首店閉店,曾創全球銷售額、流量第一_新聞中心_贏商網(2024年5月20日,贏商網)
[28] 36億美元,沃爾瑪出售所持全部京東股權!(2024年8月22日,零售圈)
[29] 沃爾瑪減持京東聚焦山姆,AI驅動零售新變局_智能化_技術_人工智能(2024年11月2日,搜狐)
[30] 曾經全球銷售額第一的沃爾瑪門店,關了(2024年5月19日,聯商網)
[31] 曾經全球銷售額第一的商超門店,倒下了!(2024年5月26日,投資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