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迪咖啡暫停店中店招商
出品/茶咖觀察
作者/蒙嘉怡
庫迪進入調整期。
近日,據《國際金融報》消息,庫迪咖啡店中店(便捷店)模式已暫停招商。
對此,庫迪相關人士回應茶咖觀察,暫停招商是為了集中梳理和優化現有便捷店的運營管理,確保維持良好穩定的運營狀態。同時,庫迪強調,觸手可及計劃將持續推進。
據了解,庫迪的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于今年5月下旬正式發布;7月下旬,庫迪提出下半年開8000家便捷店、未來3年布局50000家便捷店的計劃;10月下旬,庫迪推出“觸手可及”計劃,明年目標門店5萬家。
而且,在5月份推出便捷店時,庫迪公布的開店門檻是最低只需保證金5萬元、咖啡機及柜臺由公司承擔(每個月租金2000元)。后來,門檻降低,僅需3萬元,且退出后該筆資金可返還,設備可租可買。相比于標準店約40萬元的投資額,庫迪店中店的投資門檻,約等于沒有。
庫迪便捷店的推出,為門店擴張注入了強勁動力。據壹覽商業統計,7月至10月,庫迪開出1162家門店,開店數量超過上半年的總和。那么,為何庫迪在發布新店型的7個月后,暫停招商了呢?
首先,幾乎沒有門檻的店中店,對品牌形象造成了損害。門店裝修、店面面積影響著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而庫迪的很多店中店幾乎沒有設計可言,遠處看起來甚至還有點像“山寨店”,選址還非常獵奇,開到沙縣小吃、藥店、移動營業廳、民房、小吃店里面,品牌調性格外“接地氣”,長此以往,9.9元的帽子就很難摘下來了。
然而,庫迪非常重視品牌價值,今年1月,就與流量明星王一博簽約,目的是實現品牌升級、年輕化,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店中店所帶來的品牌標簽,與其所想的背道而馳。
其次,庫迪不少便捷店開在“蒼蠅館”里,其衛生條件、產品品控難以得到嚴格保障,這無疑對庫迪的品牌形象及消費者信任度構成了潛在威脅。
再者,店中店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現有的獨立店產生影響。門店密度上升,消費者數量不變,每家門店所能分得的“蛋糕”變小,其他加盟商回本難度自然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潛在加盟商更傾向于選擇門檻更低、回本更快的便捷店模式,這無疑加劇了庫迪獨立店與便捷店之間的內部競爭,長此以往,庫迪也容易成為一個專做店中店的咖啡品牌。
最后,店中店發展到一定階段,庫迪或許需要處理與合作品牌的關系。畢竟“一山不容二虎”,像庫迪合作的華萊士,飲品是其重要的營收來源,美宜佳同樣擁有自己的咖啡產品,庫迪營收高了,難免會擠壓合作品牌自家產品的銷量空間,從而引發合作雙方的利益沖突。
綜上所述,庫迪在便捷店模式發展一段時間后選擇暫緩招商步伐,并進行內部調整與優化,無疑是對加盟商、合作方、消費者以及品牌形象負責的一種體現。在淡季期間進行此類調整,既有助于減少市場波動對業務的影響,也為庫迪在2025年的擴張打下基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