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利潤下降,百貨商場「依舊很難」
出品/聯商網
撰文/李瑟
十年前日子就已經不好過的百貨商場,在今天變得更加艱難,業績下滑、增長失速甚至虧損閉店,成為每年百貨行業被討論最多的熱詞。
根據聯商網此前統計,2024年截至11月就有超30家百貨商場宣布閉店,而2023年這一數字是21家,2022年也有42家百貨商場宣布告別,這意味著僅三年的時間,就有近100家商場宣布閉店。
面對連續虧損的商場報表,部分企業做出了“棄車保帥”的決定,而更多的門店,則是通過“內外兼修”來提升自身吸引力,一方面通過提升顏值來構建吸引力,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品牌組合、技術加碼來提升服務體驗,試圖打破低迷重建往日輝煌。但這是一場硬仗。
01
七成企業凈利潤下滑
《聯商網》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經有21家百貨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業績快報,其中有8家企業出現虧損,約占總數的38%,其中寧波中百、歐亞集團、百盛集團盈轉虧,供銷大集虧損收窄、永旺、翠微股份、中央商場、大連友誼虧損增加。
有6家企業凈利潤實現增長(含虧損收窄,按最高虧損金額計),約占總數的29%,其中百聯股份、重慶百貨、廣百股份、新世界凈利潤增加,友好集團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有15家企業凈利潤出現下滑(含虧損增加,按最高虧損金額算),約占總數的71%。
其中,供銷大集虧損最為嚴重,2024年或最高虧損17億元;而最賺錢的則為中國中免,2024年凈利潤為42.63億元。
具體來看:
百聯股份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25億元至17.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3.99億元相比,將增加10.26億元至13.11億元,同比增加257.04%到328.45%左右。
中國中免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64.92億元,同比下降16.36%;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63億元,同比下降36.5%。
百盛集團預計2024年公司所有人應占虧損約1.75億元,相較于2023年同期錄得的6640萬元利潤,出現虧損。
天虹股份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00萬元至90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2.27億元相比,下降60.30%至73.53%。
重慶百貨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15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3.08億元,同比增長0.53%;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71.16億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為189.95億元,同比下降9.89%。
永旺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錄得控股股東應占虧損約3.4億港元至虧損3.8億港元,去年同期虧損1.89億港元。
王府井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億元到3.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7.09億元相比,預計減少3.59億元到4.49億元,同比減少51%到63%。
歐亞集團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2000萬元到虧損3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的1873.39萬元相比,將出現虧損。
銀座股份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50萬元至65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2.17億相比,同比下降70%至79.92%。
廣百股份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00萬元至60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3616.52萬元相比,同比增長27.19%-65.91%。
翠微股份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6.5億元至虧損6.9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84億元。
中央商場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25億元至虧損1.88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虧損1.53億元。
新疆匯嘉時代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000萬元到5500萬元,與上年同期1.62億元相比,將減少1.07億元到1.12億元,同比減少65.95%到69.04%。
友好集團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0萬元至390萬元,與上年同期虧損1.27億元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大東方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000萬元到6000萬元,與上年同期1.61億元相比,減少62.84%到75.23%。
供銷大集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1億元至虧損17億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虧損25.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虧32.54%-56.35%。
寧波中百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虧損1600萬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6070萬元。
新世界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50萬元到825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3166萬元相比,將增加3584萬元到5084萬元,同比增加113%到161%。
國芳集團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93.55萬元到7125.66萬元,同比下降68.98%至54.83%。
徐家匯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萬元至6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7522.74萬元相比,下降92.02%至94.68%。
大連友誼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200萬元至虧損9100萬元,去年同期虧損3716.69萬元;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5億元至3.97億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為1.63億元。
02
消費低迷、商譽減值頻頻被提及
隨著盈利預警發布,上市公司在分析自身業績下滑甚至虧損原因時,消費低迷帶來業績承壓以及商譽減值以致虧損頻頻被提及。
中國中免在公告中指出,業績和利潤均下滑30%,主要是受消費需求放緩及行業周期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大東方也指出凈利潤下滑是因為公司商業零售業務受到消費下行和傳統商超渠道消費下滑的沖擊影響,主營業務收入、經營毛利額均較同期有所下降。
天虹股份認為凈利潤下滑是因為報告期內,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低位運行,零售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經營業績承壓,整體銷售額同比略有下降。
王府井表示2024年度業績下滑主要受終端消費市場變化導致零售行業整體承壓,以及目前處于業態迭代的關鍵期和新業態發展的培育期共同影響所致。
永旺預計虧損增加,主要是因為本地居民出境旅游及消費增加,且訪港內地游客消費模式轉變,影響店鋪顧客人流。
此外,商譽減值也影響著百貨上市公司業績。
預計最高虧損3000萬元的歐亞集團,在公告中指出虧損是因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聘請評估機構對存貨、投資性房地產及商譽等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根據初步評估結果,公司預計計提減值準備約6000萬元。
供銷大集、銀座股份等也提到了商譽減值對凈利潤的影響。
門店關閉以及新項目培育也影響著上市公司凈利潤。
天虹股份指出,2024年關閉江西省宜春天虹購物中心、浙江省紹興柯橋天虹、四川省成都高新天虹3家長期虧損門店確認使用權資產處置收益、閉店損失等,影響本年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0.91億元。
王府井也指出2024年持續推進西單商場優化改造項目,受其停業改建影響,發生固定資產處置及相關費用。再加上公司旗下新業態和新門店尚處于培育期,新門店收入增幅尚不足以覆蓋相對固定的成本支出。
03
百貨行業積極「求變」提振業績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百貨行業正在積極布局新業務來提升自身業績,對抗低迷。
一方面,百貨行業通過「品牌組合」來提升吸引力。
2024年成功扭虧的友好集團在公告中指出,公司根據市場變化持續加強百貨業態品牌調整和品類結構優化,推動頭部品牌戰略合作,聚焦新品牌、新體驗、新形象,著力打造消費者推崇和青睞的消費場景,提升顧客消費體驗。
徐家匯推動業態轉型和品牌能級提升,聚焦潮流熱點,創新營銷形式,為顧客構筑多元消費場景,多措并施穩固存量門店業績。
另一方面,推動門店轉型升級也成為百貨對抗「低迷」的有效方式。
天虹股份旗下購物中心加快開展重點門店的調改升級,聚焦商品力的提升,銷售額實現同比較好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百貨業態也積極推動向社區生活中心轉型,增強顧客服務和體驗,部分轉型門店客流和銷售提升明顯。
王府井也指出2025年持續推進生態融合調整,深度挖掘市場潛力,聚焦新生活方式及情緒價值消費領域,不斷煥新經營內容。加快迭代業態結構,奧萊業態持續提升業績,擴大市場規模;購物中心業態優化發展模式,提高運營質量;百貨業態加大調改力度,精零售、調結構、做生態;免稅業態加快新店籌備,縮短培育期。
此外,積極布局新零售業務,強化線下線下協同作用,正在成為更多百貨公司的共識。
大連友誼稱為拓寬零售業務發展渠道,培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開展線上新零售業務,致使營業收入同比增加。
徐家匯表示持續加大數字化研發力度,推動公司業財管一體化及數智化進程,降本增效及費用管控取得顯著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業績下降及重大投資改造導致的影響。
寫在最后
面對低迷,百貨行業如何走出困境始終是行業熱衷討論的話題。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此前分析道:“從經營角度看,時尚百貨發展的方向可以做三個方面調整,一是提高租賃化改造和商戶的專業管理水平;二是在招商和產品組合方向上,要用專業、科學的工具進行監督;三是在數字化產品和未來科技產品方面做大幅度的創新探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