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不泡茶“逆勢狂奔”,能復制蜜雪冰城神話嗎?
來源/有哥供應鏈
中國的茶飲市場,永遠不缺新故事。
上一個狂飆開店的是霸王茶姬,憑借一年賣出2.7億杯的大單品“伯牙絕弦”,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兩年間,門店數量從1000家飆升至6000家。
這一次,主角換成了爺爺不泡茶——這個成立于2018年的武漢本土品牌,一年新增1000門店,并在行業普遍收縮的背景下喊出“2025年保底完成4500家門店,2026年沖擊萬店”的目標。
有哥餐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爺爺不泡茶全國門店數已達1567家,但其激進的目標仍引發熱議:是憑借真實力逆勢崛起,還是因市場窗口期緊迫而“真著急”?
結合有哥餐鏈小程序詳細數據,我們將從開店數據、產品數據、供應鏈等角度出發,并結合品牌定位及對標品牌,進行深度解析。
改名“換命”
爺爺不泡茶的開掛之路
每一個品牌從創立到出圈,都要完成哲學意義上的“經典三問”,即“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
2018年創立時,爺爺不泡茶還叫“爺爺泡的茶”,主打水果茶,產品線雜亂無章。除名字蹭周杰倫歌曲熱度外,在武漢以外的市場幾無存在感。
品牌的轉折點始于2022年3月。彼時,其正式更名為“爺爺不泡茶”,定位從“水果茶”轉向“東方香茶”,以武漢香片茶為靈感,挖掘咸寧桂花、孝感米釀、武漢茉莉等地域特色食材,推出“爺爺荔枝冰釀”、“白蘭玉露”等爆款,迅速成為武漢旅游打卡地標。
植根湖北茶文化
圍繞地域食材做排列組合
爺爺不泡茶的產品創新邏輯清晰:通過高頻上新強化“花香奶茶”定位,并綁定地域文化形成差異化壁壘。例如:
爺爺荔枝冰釀:以孝感米釀為基底,月銷突破100萬杯,成為首個爆款;
武漢茉莉:主打茉莉綠茶與鮮奶的融合,在社交媒體上引發搶購潮;
春回櫻花茶:借勢武漢櫻花季,與小紅書合作推出,實現情感共鳴與銷量雙贏。
這種策略與茶飲行業“地域特色突圍”的趨勢不謀而合。例如,甘肅的放哈將甜胚子融入茶飲,廣西的阿嬤手作綁定水牛奶與荔浦芋頭,福建的壺見主打閩南文化茶飲。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新品的本質是信息差,地域特色是最天然的護城河。”
極致性價比
客單價15元,平替版霸王茶姬
爺爺不泡茶的招牌產品定價在15-19元,介于蜜雪冰城(6-8元)與霸王茶姬(18-25元)之間,主打“高質平價”。其核心策略包括:
1.供應鏈成本控制:通過自建原料基地與規;少徑档瓦呺H成本;
2.門店模型靈活:主力店型40-60平方米,下沉市場占比近70%,單店投資不含租金僅30-40萬元,遠低于霸王茶姬的加盟門檻;
3.場景化消費:59.92%的門店布局于購物中心,借助商場人流量與東方茶文化裝修風格,提升品牌溢價。
這一策略使其在下沉市場快速復制,2024年三四線城市門店占比達70%,與古茗的“鄉鎮包圍城市”戰略相似。
立足武漢,走向全球
聚焦新一線,拓展中低線
有哥餐鏈小程序顯示,爺爺不泡茶目前已在全國27個省份布局門店,并在城市線級分布上具有明確的策略,以新一線城市為重點布局區域(門店占比32.8%),同時積極向中低線城市拓展(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38.81%)。
同時,爺爺不泡茶保持著較高的擴張速度,去年9月官宣進入北京,截至發稿時,在北京已布局36家門店。
根據品牌的規劃,2025年完成全國拓張的同時,也會同步開啟出海計劃。
當逆流而上遇上“垃圾時間”
開店目標能否實現?
作為品類新晉黑馬,爺爺不泡茶僅用了一年時間,門店規模就超越了茶顏悅色、茶話弄、茉莉奶白等幾個知名國風品牌。
去年,爺爺不泡茶在行業大會上正式公布了新的門店增長目標——2025年保底完成4500家營業門店,并向5000家門店發起挑戰。至于2026年,品牌有著更為宏大的目標:沖擊萬店。
如果說去年的快速擴張,為品牌提供了“沖刺”的決心,現制茶飲的消費市場增長,或許也為品牌發展增加了信心。根據CIC灼識咨詢報告,預計到2028年,大眾現制茶飲店的人均現制茶飲年消費量將從2023年的4.2杯增加到11.4杯。
如此激進的目標,可能還與茶飲市場的窗口期緊迫有關。根據CIC灼識咨詢報告,中國的現制茶飲店市場格局歷來分散,如今在持續整合中。按GMV計,中國前五大現制茶飲店品牌的市場份額由2020年的38.5%增至2023年的46.8%。2024年,這個數據保守預估達到50%以上。這意味著,茶飲行業留給非頭部品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綜合來看,其擴張目標還面臨多重挑戰:
1.供應鏈與管理瓶頸
原料波動風險:2024年鮮奶采購價同比上漲18%,若無法通過規模效應消化成本,可能擠壓利潤;
加盟商管理:快速擴張易導致品控滯后,喜茶便是因為加盟過度而暫停擴張,以調整管理半徑。
2.市場競爭白熱化
同質化內卷:輕乳茶賽道中,各品牌均標榜“國風”、“鮮奶茶”,產品差異有限;
價格戰加。禾鹄怖、益禾堂等品牌推出“6元奶茶日”,下沉市場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3.對標蜜雪&霸王,勝算幾何?
蜜雪冰城:憑借供應鏈與萬店規模筑起壁壘,但2024年單店日均銷量下滑7%,印證“規模不經濟”風險;
霸王茶姬:雖兩年拓店5000家,但增速已現疲態,轉向健康化與海外市場尋求突破。
根據“市相”的分析,霸王茶姬在突破6000家門店后或許會迎來加盟商出清的拐點,對于高速狂奔的爺爺不泡茶來說,這個時間節點是否會提前到來,一切都未可知。
“蒙眼狂奔”不如轉向“品類精耕”
若要實現既定的目標,爺爺不泡茶可能需要在以下方向調整:
1.強化供應鏈韌性:借鑒蜜雪冰城自建工廠與冷鏈體系,抵御原料價格波動;
2.數字化賦能:如引入餓了么“品牌官旗店”模式,通過精準流量與用戶運營提升單店效率;
3.差異化創新:探索功能性茶飲(如助眠茶、草本茶)或茶咖融合品類,避免陷入同質化;
4.出海試水:將全球化擴張提上日程,參考霸王茶姬的全球化路徑,以東南亞為跳板拓展增量市場。
對于品牌來說,蒙眼狂奔可能更快,品類精耕或許更穩。
結語:
新茶飲的未來注定屬于“長期主義者”。
2025年,茶飲行業告別“蒙眼狂奔”,進入精耕時代。無論是古茗上市后的增長壓力,還是喜茶的自我革命,均指向同一命題:在存量市場中,唯有回歸用戶價值、構建品牌護城河,方能穿越周期。
爺爺不泡茶的野心值得肯定,但其目標實現的關鍵,在于能否平衡速度與質量。若僅追求門店數量而忽視單店健康度,可能重蹈“規模擴張、利潤縮窄”的覆轍;若能借勢地域文化、夯實供應鏈、擁抱數字化,或有望成為下一個“霸王茶姬式”的黑馬。
正如行業預言:“純直營或純加盟都將被淘汰,未來屬于‘核心城市直營 下沉市場加盟’的混合模式!睜敔敳慌莶璧拇鹁恚瑢⑹侵袊栾嬓袠I進化的又一注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