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總裁助理程泳江:百貨營銷要革命
聯商網消息:一年一度的聯商網大會暨中國零售業發展高峰論壇于4月11-14日在深圳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改變為明天·因客而變”,旨在倡導零售業在發展態勢低迷的形勢下,需更加快速的應對消費者變化,作出更加積極有效的改變。
4月13日,2013聯商網大會分論壇第十屆中國零售業營銷論壇舉行。銀泰商業集團總裁助理、營銷企劃部總經理程泳江做了精彩演講,題目為:實體零售的營銷思考。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就在半年前,我們銀泰的老板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們的實體零售最后不是被電商打敗了,是被自己打敗了”。
這兩天我參加這個會議有一個很深的體會,我覺得從昨天一天里,聽到了大量線上線下關于體驗、關于互聯網,聽到了大量的信息,每一個做實體零售的都在考慮我們要不要做,我們怎么做,我們可以干什么。
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很多企業的數據不是特別的樂觀。這個現象為什么會發生?我們怎么看這個現象?早上我聽到我一個朋友講,他說感覺實體零售踩點子踩不準。怎么會踩不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體會,我覺得普遍來說,我感覺到的現象是實體零售不太自信了。這個現象來看,不自信有的時候也有好處,起碼不自信不會把所有人拒之門外。在座有很多是服務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做實體零售的對你們的態度好很多了。我昨天也是一整天聽這個論壇,我以前沒有這么認真,現在我認真一點了,我覺得學習態度好一點會比較好。
我一直在想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況,我昨天上午聽到伊藤講的內容,我很有體會,伊藤昨天講了一個例子,說國母出國的時候帶了百雀靈,伊藤做了百雀靈的促銷,但我不知道在座的別的零售企業有哪個企業做到了這一點?我們銀泰是做不到的,我仔細想過了,我們做不到。從上到下,誰來做?怎么做?門店怎么落實?所有的環節我們都搞不定。所以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所以我就想,我在這個行業十一、十二年街頭有這么多店,總不能把店都關了吧,我們既然干這個事情,就要把這個事情干好。這是我想說的話題。
但是確實我一年前、兩年前都在想,我還是挺幸運的,我進入了百貨行業,我覺得可能到我退休的時候,行業問題都不會很大,行業一直保持好的狀態。現在我不這樣看了,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危機馬上就要來了。
我記得2012年年初的時候,也就是去年年初的時候,杭州有一個著名的房地產——綠城,杭州有很多綠迷。大家通過新聞可以看到,綠城老板2012年年初的時候講了一句話,綠城營銷要革命,我就抄了那句話。2012年的時候綠城有很多的新聞,賣了很多的股份,做了很多的交易,但是這一年綠城的銷售是547億,2011年的時候銷售是350億左右,也就是說在整個房地產行業沒有發生大的變革的情況下,綠城銷售實現了60%的增長。年初的時候,在網上有一個視頻,那個視頻叫做“自助者天助”,這一年綠城進行了全系統的改變,它原來是一個學院型的企業,變成了學習型的企業,徹底放低了自己的身段,它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經濟人制度,每個人都是售樓處,為什么賣樓都在售樓處里賣?可以走出去賣,可以通過朋友賣。通過這樣的方式最大的發掘自己的潛能,通過關系營銷做到了這一點。昨天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們聽到了很多新的運用和新的技術,綠城沒有說在這個過程做一個新的APP,在家里通過APP就可以感受房子,還是用笨的辦法,所以有可能我們現在進入到了一個聰明的時代,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變得很笨。看似完美的企業可以改變的都很多,以前綠城在我們心目中是很完美的企業,這一年它做了一件事情,非常大程度的改變了在我們心目中的印象。
我們探討幾個問題,第一個是服務,第二個是體驗,第三個是促銷。我們都是零售行業的同事,我講一點自己家里的事情。
我就舉兩個小例子,大家有沒有看過一篇文章,叫做《中國遠洋巨虧的背后》,中國遠洋立志于做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但是它的股票從我知道的60多元,到現在估計是兩三元,在2008年經濟危機出現之后,它做了一個決定,它是國有企業,它就想我是老大,你們沒有錢,而我有錢,趁這個機會要做全球老大,很多企業應該都有這個思維,因此它干了幾件事情,第一件就像我們做百貨公司一樣,租了一個樓,然后造了很多的船,這兩筆投入,2008年的時候盈利還可以達到100億,到2011年的時候出現了虧損100億,也就是干了這些事情之后虧損了100億。為什么?向希臘的船王租船,船王租船給它,它租出去之后租金是20萬美元一天,最后低到了1萬一天。最后的慘狀不可收拾。
同樣馬士基,做了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推了一項服務,叫做“天天馬士基”,也就是說每天做一個固定的航班,告訴他的客戶,每天下午4、5點會到歐洲,到不了會罰款,到得了你給我高的船運費,很多客戶有這個需要,所以做了固定的班車,保持了很好的營運狀況。
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理念。營銷也是這樣的,以前我們用快速發展的理念做營銷,現在市場進入到不同的階段,我們就需要用不同的思想來做營銷。
我舉個小例子,十年前我在一個寫字樓上班,寫字樓里每天有人塞卡片,有快遞的,有一次我打電話說我要寄快遞,說5分鐘之后到。第二天我又打電話,他就說5分鐘到,我就很奇怪,每一個快遞的提成多少錢,他說提成是一塊錢,我說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錢,他說一個月可以掙六千塊錢,那是十年前。我說你一個月收六千份快遞,不是干死了。他說我就在你們樓下,我就負責你們一棟樓。我說一棟樓有這么多的快遞嗎。他說是的。現在沒有人寄信了,但是商務的信函非常多。我明白一個道理,所以我就想,實際上和我們以前到郵局寄包裹是一個道理,只是服務方式發生了改變。一個服務方式改變可以改變一個行業,以前郵政局需要一個樓,需要前臺和后臺,還要你自己上門。
所以服務對于我們來說,對于傳統線下零售企業來說,我們談了幾十年了,也不過就是微笑,也不過就是高端百貨公司門口用勞斯萊斯來接客人,我們在服務鏈條上思考如何改變,這個是我們整個行業這么多年來我認為遺憾的地方,沒有走出新的路子來。電子商務很大程度上是服務方式的轉變,現在到百貨公司逛一次店多不容易啊,但是在網絡上購物隨時隨地可以,我們辦公室的小女孩從來不到百貨公司逛街,但是年底的時候她告訴我一年在淘寶上花了十萬塊錢,為什么啊,因為太方便了,這個值得反思。以前百貨公司很驕傲,我們是最優秀的零售服務商,在最高端,但是現在我覺得已經不是了。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顧客的購物過程,怎么來的,怎么想到我們店的,怎么來的,怎么想的,怎么挑的,怎么選的,怎么買單,怎么開發票,最后怎么回家,怎么打理,怎么收納,怎么扔掉的。這個環節我們能不能讓顧客感受新的價值,這個是我覺得我們行業對服務方面的理解。
第二方面我說一下體驗。體驗和服務一樣,我們說得非常多,但是什么是體驗呢?我覺得我們最說不清楚的是體驗。所以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網絡的體驗,線上線下的體驗,購物中心的體驗,體驗是什么?現在消費者80后、90后、00后,他們需要的體驗是什么。后來我也和很多人溝通,體驗首先要關注人群,我們很多做企劃的,都是為做而做,為公司而做,為自己而做,從來沒有想過為客人而做,情人節搞一個接吻比賽等等。這些是顧客需要的嗎?以前百貨公司有很強的引領性,現在越來越沒有了,我們沒有在體驗上真正的引領顧客的需求。后來我是這樣想,我把體驗分兩類,一類是加法,一類是減法。像我們百貨已經做了20年了,20年中都在講加法,講文化、講附加值、講時尚、講藝術、講尊貴、講預約、講快樂,講溫馨。我們現在要做減法了,歐洲以前是有貴族文化的,它的品牌是和消費者保持距離的,希望消費者可以仰視它,我們以前的品牌觀是從這來的,現在全球的潮流是美國文化,美國文化講究的是平等、交流、溝通,那么在這個文化背景下,很多品牌都具有這樣的特質,所以現在我們在做百貨的過程中,我們能否多想一些減法,比如說效率、簡潔、快速、便捷、解決問題、容易分享、分眾服務,這些是顧客真正需要的東西,如何變得便捷。在這里我也把問題提出來,我認為什么是服務?我更希望把服務看成是減法,顧客退一件貨品,如果把它看作是加法,是附于顧客的,這樣我們永遠做不好服務,我們只有想是減法,減少顧客的麻煩。
大家以前認為百貨公司有很好的體驗,但是現在我看到危機。第一個是誠信,這個顯而易見,百貨公司越來越沒有誠信,幾百年來百貨公司靠著誠信立足于市場,但是現在呢?我覺得大家自己心理都有數,百貨公司越來越沒有誠信了。一件衣服賣幾千塊錢反而覺得不賺錢,促銷今天是400減300,明天200減100,后天又打7折,以前的百貨公司我想都是按照商品的流行度來定價的,現在不是了,現在是隨心所欲了,這個是很大的危機,誠信度這幾年喪失的是比較大的。當然還有庫存,有大量的庫存,去年我估計上市幾十家服裝品牌,據我了解是兩百多億的庫存,大量的庫存肯定是有問題的。
第二個是一站式,一站式不用說了,都輸給購物中心了,以前百貨公司說是三萬平米的一站式的百貨公司,現在沒有人敢提了,一站式的問題就不用展開了。
馬云說過一句話,十年以后沒有人會手拉手逛街。我們拉著手逛街一定是很好的體驗嗎?我覺得也不一定。所以我覺得逛也是沒有辦法才逛,挑也是沒有辦法才挑的。現在隨著品牌慢慢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會沖到某一個品牌和某一個百貨公司里去買一樣東西,為什么?因為品牌減少了你挑選的麻煩。
社交,我認為這個也是不一定的,現在大家開會,拿著手機和一個群聊天。我覺得社交本身是一種體驗,你的心在哪里,那才是真正的體驗,我們坐在這里,真正的體驗不一定在這里。
電商我認為首先是便捷,比如說一天開店幾個小時,而電商是24個小時,隨時隨地,有很多的分享,電子商務的時代,互聯網的時代,就是需要分享。我以前覺得百貨公司的人顧客和顧客之間是沒有關系的,是沒有分享能力的,這種思想現在改變了,百貨公司的人也會在分享。其實現在的關系只是弱了一點,只是你察覺不到。同時進入店里的兩個人是有關系的,只是你捕捉不到,而互聯網捕捉到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我們做不到,我們用什么方法來捕捉顧客的關系,可能對我們來講會有很好的發現。
互聯網可以用分眾的方式來解決個性化的需求,但我們實體零售的百貨公司沒有做到。社交就不用說了,以前女孩子逛街,逛的時候相對來說是有點愉快的,回到家就喜歡在網上曬,為什么曬?我覺得因為女孩子在現實中得不到贊美,只有在網上找贊美,一旦到了網上大家都對她贊美的時候,她覺得那才是她要的世界。我覺得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太保守了,不太容易表達,到了網絡上都打開了自己,在那個世界上打開自己,也就打開整個社會,社會就是溝通的,那個世界會更吸引人。
未來商場的體驗,我覺得是強關系學。昨天有很多朋友講了渠道為王,幾年前機場里都有這本書《渠道為王》。現在店面不再是人和貨的唯一平臺,以前我們是“卡脖子”,顧客必須到我們這里來,到我們這里買東西,留下買路財。現在不是了,現在貨品網上都有,微博也可以賣東西了,微信也可以賣東西了。所以我覺得對我們來說“卡喉嚨”的本事沒有了,那我們怎么辦呢?對整個行業來說現在的模式一定是有好處的,但對我們做百貨和線下的來說,我們碰到了很多問題。從貨的角度出發我們叫做渠道,從人的角度出發,我們叫做入口。前幾天聽說淘寶在做大量入口的產品,和我的提法一樣。他們也叫做入口的產品,什么意思?前面有一句話,只要找到顧客就不需要找到渠道。所有顧客的情況你都知道,比你自己更了解你,但這樣的一種模式,反過來說,顧客如何找到新的渠道,如何找入口,從我們來說,是站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線下,還是各種模式,我們是在同一平臺上競爭,那時候誰更有特色,更專業,顧客就更喜歡誰。我們昨天也談到了很多新技術、新媒體,這些東西給我們帶來的到底是什么?這個東西是一個開放平臺,我們不要著急,大企業可以花錢干這個事情,小企業不用著急,哪款東西成熟了我們就搬過來用,因為都是開放的,不是某一家獨有。我們要立足于零售本質,做好自己的活。
新技術、新媒體的全面運用,前所未有地建立顧客關系,實現經營、傳播、消費的關系影響力,重塑消費體驗。顧客可以是傳播者,可以是營銷人,從現代營銷來說,未來就應該是這樣,只要你的東西足夠好,產品足夠到位,通過這樣的方式,一定會是一個厲害的企業。前幾天關于小米手機的報道,品牌這些都可能會被革命,最后可能是關系,你和消費者建立什么樣的關系,消費者之間建立什么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產品會通過這樣的關系渠道去解決和銷售,因為每一個產品如果有二維碼的話,可以馬上進行銷售。這個是我的一個體會。
再講一下促銷,促銷大家都碰到了。以前百貨公司有三個營銷工具,幾十年來都是這樣,沒有一家百貨公司走了新路子,上百年都是這樣。銀泰可能會走一個新的路子,我們有團購卡、會員卡和促銷,團購卡是先付錢,先買,會員卡是一部分人的確定優惠,促銷是所有人的不確定優惠。現在的怪現象,團購卡是沒有優惠的,我感覺除了百貨公司的團購卡沒有優惠,別的都有,在樓下的理發店、餐飲店等都有優惠。第二個是會員卡,我們以前可能會改變這個思維,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思維,我們在市場初級階段我們要新客人,把資源都讓給新客人。現在不是了,發展進入滯緩期了,消費多元化了,渠道多了,我們必然要把資源進行重新分配。有些企業說,我看了一下梅西,梅西每年讓給顧客的資源有一百億左右,也就是說促銷讓利有一百億美金。包括銀泰也是有很多,幾十億,這些資源讓掉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在乎。我在公司內部提了一個概念,人人團購卡,為什么團購卡只能是一張卡,為什么不能打折,我們是否可以做一個化妝品的團購卡,或者是一個品牌的團購卡,只可以在一天使用的團購卡,這些可以嗎?銀泰有一個店去年做了1.1億的銷售,這一天預購卡做了四千萬,但是這個預購卡別的店卻不能用,因為只有在忠誠度高的店才能吸引顧客。我們還有分期返還的團購卡嗎?中國移動有,那叫做套餐。定期團購卡有嗎?我看到日本有,日本的商家告訴消費者,每個月存一千塊錢,到年底是一萬二,我給你一萬四,日本人說OK。那也是特定的歷史條件,因為那時候利率很低,存銀行還不如放在百貨公司里面。所以我覺得不同階段我們就有很多新的思維來考慮問題。銀泰現在一百多萬會員,梅西我聽說是三千萬的會員,三千萬怎么服務?梅西推了一項大數據的管理,以前是每天做5張DM,你知道現在要做多少嗎?一年要做6萬張。對不同的顧客來進行區隔服務,推不同的商品。
這就是會員卡,日本以前講會員卡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是否是會員身份。第二個是你消費多,他消費少,用多少來區別。第三個階段是用群、愛好來分。第四個階段是一對一服務。現在日本做到第三個階段,已經做得爐火純青了,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這個階段。大數據時代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機會進入這個階段。
定制促銷,個性營銷。萬達廣場以前說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消費者就信他了。所以我們可能要加強營銷,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點。
有些品牌不能進入你的百貨店,但是合作一天可以吧,合作一周可以吧。我告訴消費者三天以后送貨可不可以,打95折,顧客說OK,這就是電商。7天后送貨是什么呢?告訴顧客7天后送貨可以嗎,給你打9折。顧客說可以。我們要通過思維模式的改變和供應鏈的模式一起改變。
這里面我提一句話,優質的產品以合理的價格出售,這意味著他們尊重你的血汗錢,飯堂干干凈凈,井井有條,你可以迅速找到想要的東西,這意味著對你時間的尊重,產品充滿創意,有型有款,這意味著不僅僅有錢人,所有人都可以欣賞并擁有美。
我們做零售很長時間,我很欣賞這句話,我覺得很多事情的本質是很美好的,但是有可能是我們把一些事情遺忘了。
消費解決方案提供商,這是銀泰去年開始致力于推的事情,其實和今天的主題是吻合的,我們叫做以客為先,今天的主題是叫做因客而變,這是一個概念。
以前我們坐在商場里、辦公室里等顧客上門,現在有可能不是了,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崩潰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是重塑自我,從自己做起,一點一點的解決問題。所以很多人講創新,我把它叫做解決問題。創新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解決問題。謝謝各位。
(聯商網 編輯部 發自深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