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國際副總裁李文卓:讓數據改變門店
聯商網消息:5月24日召開的騰訊云+峰會智慧零售分論壇上百麗國際副總裁、新零售運營中心負責人李文卓發表了演講。
百麗在過去的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百里國際在新零售方面也有過很多探索。
李文卓表示,傳統的門店的收入+流量×轉化×客單價,但是傳統門店面臨不了解客戶和選址兩個困境。了解自己的顧客很重要,目前百麗國際在數字化、運營、賦能,包括多樣化互動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動作。

下面是聯商網整理的百麗國際李文卓的演講(有刪減):
今天很高興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百麗(國際)在新零售方面的探索,我們整個探索思路是以門店為基礎,然后進行門店的一些數字化探索,這個其實是我們最開始的基礎商業邏輯,傳統的門店其實是流量×轉化×客單價=門店的收入。
傳統門店是有兩個困擾,對比電商來說,電商很清楚知道今天多少人訪問我們的APP,多少人點擊圖片,多少人下單,來的用戶是怎樣的特性,這是非常清晰化的。但是對于傳統門店只有一個結果型的數據,只有知道今天賣了多少單,賣了多少鞋,其實我們不知道進店人的特征是什么,也不清楚他們在店內做了什么活動,所以我們很難通過對店內的陳列,進一步提升門店的效率。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們跟騰訊云做了很深的合作,騰訊云優Mall產品為我們門店帶來很好的提升,后面我們會比較詳細地分享一些真實的數據,看一下我們嘗試優Mall產品后效率提升了多少。
第二點,傳統零售最重要是選址,因為選好址以后,我的人流就確定了,人流確定了以后,收入基本上就確定了,我們的傳統門店基本上是具備被動運營客流的能力,不具備主動運營客流的能力。希望能夠把被動運營客流的門店改變成能夠主動(運營)客流的門店,進一步提升我們門店的單產效率。
然后這個其實是我們現在已經完成的一系列的產品,在數字化、運營、賦能,包括多樣化互動方面做的一系列的產品,后面我們會具體舉三個例子,看一下在這些產品方面,門店效率具體提升了多少?
第一部分視頻捕捉,主要是追蹤客戶進店以后的軌跡,幫助我們進行貨品的陳列、擺放和優化,提升單店的產出。這個其實是我們具體的門店例子,然后就是騰訊優Mall的產品進入門店以后,可以進行充分的數據刻畫,包括捕捉到進店客流的數量、進店客流的屬性;可以捕捉進店客流的軌跡和時長,查看用戶的特征;貨品陳列方面捕捉到(受顧客)關注的貨品的數量;在區域方面,我們可以非常方便看到人流的熱力圖,以及購買統計的熱力圖方便陳列的優化。
這是我們真實的案例,比如一般的話,傳統運動門店,一般正常鋪貨是按照7:3,70%男款、30%的女款進行鋪貨。有一家門店開了幾年一直是按照70%、30%這個比例來進行運營的,然后用騰訊的優Mall產品以后,發現一個數據,就是進店客流的女性占比是50%以上,而門店銷售額一直都只占30%,(因為只有)30%左右是女款的比例,一直持續下來,幾年下來每年的訂貨都是按照(30%的)女款來訂。當突然發現女性客流占比50%以上,發現轉化率是有問題的,進店女性客流轉化是偏低,這其實不符合整個的貨品鋪貨常識。于是我們在門店增加了女性的SKU,大概增加了30%,增加了女性貨品的陳列,這帶來了提升的效果,單店女款銷售額增長40%,全店銷售額環比增長20%。因為我對客戶的屬性沒有分析,我不知道一開始就錯了,只按照30%的女款鋪貨。自從來了新增的數據,我們做了一個很小的改動,但收入進行了一個增長。這是一個客流的數據帶來的提升,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這個其實是我們一個門店示意圖,分10個區域,做了前后場的區分,騰訊優Mall產品上線積累了16萬進店客流數據以后,發現一個結果:16萬人進店,只有5萬人進入到后場,有70%的顧客是沒有進入到后場,這樣的數據拿出來以后,再去看這店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門店的陳列存在問題,于是看到數據以后進行陳列的調整。我們其實就把調整后場的模特,讓后場的商品進一步露出。門店進店以后有一根柱子,那柱子會遮擋用戶的視線,我們在柱子后面加了一個貨架,而且進行了相關色彩的區分,希望引導顧客往更深的區域去走,(調整以后)后場兩個區域銷售環比增加30%、50%,數字都是持續在增長的。
可以看看門店攝像頭產品。我是去年的時候進入到百麗,因為我原來也是做互聯網技術,一直做了好多年。一開始大家都吹鼓無人店,到百麗以后就想嘗試無人店的技術到底能給零售帶來怎樣的效果,當時試這個產品的時候,我也是半信半疑,主要是嘗試一下,到底我們是一個提高效率的工具,還是一個賦能的工具,還是到底在什么點上會有什么樣的效果。我們其實半信半疑。在這個過程中,騰訊云的團隊幫助我們做了這款產品,并且效率非常高,然后在我們的門店迅速落地,這個結果讓我非常驚訝,一些數據的輸入,一些改變讓我們門店整個收入大幅度提升,這其實從我的團隊包括我個人來說,從半信半疑的方向,到現在整體上,攝像頭方向我們是非常認可的,拿了這數據可以非常快速高效幫助門店收益的爬坡。
下面是RFID的場景,這是我們想要解決的產品,就像電商是很簡單的道理,電商一直在優化圖片,我看到一個圖片,看到一副圖以后,看它的點擊率跟轉化率,好的、點擊率高的圖片保留,點擊率低的圖片就下線,很多電商網站提供很多工具,讓我們不停地優化我們的圖片、優化內容、優化落地頁,這是電商一直在用的邏輯。門店其實是一直缺少這個邏輯,我們百麗是在賣鞋,我們想知道的一個數據是鞋的試穿率:多少人拿這雙鞋、多少人試穿這鞋,上腳以后購買率比較低、試穿率比較低的鞋說明不舒適,這些是我們可以優化的點。所以我們對鞋底做了智能芯片,這個芯片可以現場采集每一款鞋試穿的時間,完成我們整個銷售漏斗的分析。
這也是我們今年真實的例子,今年春款在1月份上市以后,門店大幅度鋪開,新款上線初期捕捉每一個新款的試穿率,上線一周試穿率排名第一,轉化率只有3%,這個轉化率跟其他款對比,試穿轉化率是非常低的值。當時發現這款以后,就去門店實際調研,發現這款鞋的生產是存在問題的,鞋是非常漂亮,但上腳以后發現不舒適。1月份把鞋調回工廠進行鞋楦型修改,在3月份進一步重新推出以后,現在整個試穿率達到20%,對比當時的情況下,環比銷售增加5倍。
這其實是說,多了一個數據以后,使得線下門店也能夠真實反饋到每一款鞋的試穿值。因為以前只能看到購買的數據,看到購買的結果。購買的結果應該是我拿起來的款式好不好看和是否舒適,(兩個指標)。但原來能得到購買的結果,我們并無法把款式和舒適這兩個指標分開。我們引入試穿率,能很好地刻畫這個款是不是好看,用戶愿不愿意拿起來,用戶上腳以后是否舒適,幫助在設計外觀和舒適度方面,進行這兩方面指標的提升,幫我們進行改進。我們改進以后,整個的效率和收入大幅度提升。
這是門店數字化轉型半年多來得到初步的結果,我們相信后續我們還會跟騰訊云包括優Mall等產品進行進一步嘗試,在貨品流轉環節、貨品陳列環節、客戶服務環節充分進行溝通,充分進行合作,大幅度提高門店的貨品效率、店員的服務效率,幫助我們單店產出的提升。
(來源:聯商網廣州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