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聯商風云會嘉賓分享精華版(下)
聯商網特約評論:許多聯商網友因為忙碌而沒能去2012中國零售業“聯商風云會”高峰論壇蘇州現場,或有期待和遺憾,所以請允許我為大家精簡呈現由聯商風云會直播及網友互動的部分精華。再忙的人,總能花20分鐘瀏覽。
本文嘉賓分享內容含《步步高商業董事長王填:所有價值鏈的頂端都是資本》、《寶龍商業集團總裁潘韜:把綜合體做得不像綜合體是逼良為娼》、《嘉賓對話:新城市,新商業,新未來》、《安徽商之都運營管理中心經理周宏春:消費者、商業模式、經營模式都變了》等4段,僅2000余字。
步步高商業董事長王填:所有價值鏈的頂端都是資本
完整版:http://www.linkshop.cn/web/archives/2012/229219.shtml
http://www.bra8h.cn.cn/web/archives/2012/229221.shtml
我做決策邏輯非常簡單。第一:我是誰?第二:我要到哪里去?第三:我現在到哪里?第四:我怎么去?第五:誰可以幫我去?有人抱怨我們租的東西越來越貴,并不想搞地產。地產商也抱怨,我們是沒有辦法,我們是在給金融打工,給資本打工。其實所有的價值鏈頂端都是資本,我們這些商業零售是流通環節,在最底端的環節里面,這個環節是價值鏈的最底端。
我們的商業鏈就是商業地產。零售賣與不賣之間,我說只要這個東西價錢合適。其實買和賣的問題,我買這個企業能不能給這個企業帶來價值。如果我是并購方,我能不能給被并購方帶來價值。如果我們導入我們并購方的管理,這些理念,一些東西導進去了以后,能不能發揚,這是最重要的。也同樣的就是說你要不要買這個企業,有人跟我說你有想賣的?
如果只租賃物業,不做地產,在租金上漲的過程當中,我們零售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給房東打工了,可能搞不好就是賺不到錢,就是虧本。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做自己的家當,加大自己地產方面投入的力度。湖南有一句俗話“自己殺豬,肉多一些”。房地產企業也好,零售企業也好,涉及到商業地產的,中國由于沒有解決好房地產金融的品種,所以很多的房地產就是切到小戶去賣,這是由風險的,比如萬達廣場的萬達金街。
在湖南、江西的范圍內,遠郊近中,我開店,我跟你們一樣的市場份額,我投入的產出比更好,我為什么買呢?我就去開店。我建議大家評估一下,所在區域內,開店能夠更快地取得市場份額,那就去開店。但你一定要留個對手,如果只剩下你一個,你沒有參照物,那就危險了。
最后說一下電商對傳統零售的壓力,其實需要政府部門引導更公平的競爭,因為正常門店零售商品含稅費約60%,消費總量約16.7萬億;網購近5萬億,可是基本無稅或少量稅負,要規范網購了。
寶龍商業集團總裁潘韜:把綜合體做得不像綜合體是逼良為娼
完整版:http://www.bra8h.cn.cn/web/archives/2012/229145.shtml
從09年10年開始,幾乎各路人馬各個資本都進入我們這個行業。這是群雄并起,各個都在進入這個行業,我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情,這是一個朝陽行業,大家都要進來的。有人說這個行業有泡沫,有人揚言要請政府來調控,我是一個市場經濟的鑒定捍衛者,千萬不要來調控。
梯隊初顯,第一梯隊是以產品特別著名的華潤萬象城系列、以速度規模而讓別人望塵莫及的萬達集團、以資本和管理處于領先行業的凱德。第二梯隊就是以前已經有相對清楚的產品模式,但是規模不夠大,產品的質量和影響力不那么強,比如寶龍、金源、世貿。第三梯隊就是剛剛從其他行業和其他領域轉來的企業。
商業地產的發展趨勢是三個:第一,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階段;第二,主戰場在二三線城市,包括蘇州這樣二線半的城市;第三,體現了行業發展所需要要素的爭奪開始白熱化,人才、資金、項目、市場。
商業地產是四個階段。第一個是原始的階段,看誰的速度快,誰的資源強。第二個階段老百姓開始熟悉了,這是產品階段。第三個是專業化分工階段,像現在歐美的狀況,每個企業在商業地產的鏈上取其中一段,比如有人專門做招商,有人專門做運營。第四個階段是金融資本階段,大陸剛剛開始。
競爭要素白熱化。如2015年中國需要的這個行業從業人員是100萬人以上,但現在符合一定的要求專業水平的人,寥寥無幾,估計是一百萬后面減無數的零才可以符合我們這個行業的人才供給。還有對項目的爭奪,品牌的爭奪,目前在國內稍微成功一點的購物中心,有影響力的,有生命力的品牌加在一起才900個左右。爭奪市場份額,項目一擁而上,尤其是做我們具體一線工作人員的話,這個壓力是特別大。
最后說挑戰,我說是機會。我們所有企業面臨的是兩個詞,第一個是轉型,第二個是創新。任何商業地產企業未來十到十五年都面臨轉型創新,首先是產品。
轉型和創新是核心能力的問題,商業地產的產業鏈里面有若干個開發能力,你的融資能力、品牌塑造能力等。華潤、萬德的全能是學不來的,建議大家把自己的定位找準,在其中一個產業鏈上做深做透,也能做出成績來。
民間和政府都有責任,就是金融的創新。商業地產是金融產品,商業地產其實嚴格來講是一個低回報率但是長期穩定回報的一個行業。我們是希望政府能夠推出相應的符合商業地產發展規律的長投低回報的特點,但遲遲沒有答復,有更深層的原因。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不會有真正的成功。所以大家以前經常抨擊商業地產行業去賣住宅,把綜合體做得不像綜合體,我認為這是逼良為娼。
嘉賓對話:新城市,新商業,新未來
主持人:央視知名主持陳偉鴻
對話嘉賓:步步高商業董事長王填、綠地集團總裁吳嘉毓、盈石資產總裁司徒文聰、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
推薦閱讀完整版:http://www.bra8h.cn.cn/web/archives/2012/229148.shtml
安徽商之都運營管理中心經理周宏春:消費者、商業模式、經營模式都變了
完整版:http://www.linkshop.cn/web/archives/2012/229220.shtml
消費者走遠了,這個市場變化非常快,消費者就像代工一樣,他們根本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沒有消費熱情。這是跨越式的變化和挑戰。要更加了解消費者。
隨著商業地產的發展,零售業商業模式發生了變化;但這種城市綜合體發展自身也面臨挑戰。這個轉換提升的過程很痛苦,但必須完成。
商超聯營經營模式遇到挑戰,包括國家部委整頓零供關系中的收費問題。但商場又普遍在自有品牌和對供應商品牌定價權及人員管理方面較弱,要積極爭取會員客戶的支持。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林尚玉/文 博客http://blog.linkshop.com.cn/u/28134/index.html)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