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比優特克服“七難”保供應
聯商網消息:2020年春節前,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讓全國瞬間陷入疫情防控工作阻擊戰中來。
醫護人員沖在一線,是防疫戰斗的英雄,而超市則是疫情防控保民生的主戰場,超市人也成為了保障市場供應一線的無畏戰士。
比優特疫情防控指揮中心成立初期,他們的重點工作方針是“保供應,穩物價,保安全”,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作為集團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的總指揮、董事長孟繁中越發意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立即將安全提到防控工作的首要位置,“保員工安全,保顧客安全,保供應,保物價” 的四保工作方針。

疫情期間,作為承擔著保供應職責的比優特一線,困難重重:
保證安全,難!
保障供應,難!
做社區購,難!
打包分揀,難!
人員招聘,難!
雇不到車,難!
沒有配送中心,難!
1、保證安全,難!
疫情期間,為了和公司兄弟姐妹們共同抗擊疫情,讓大家更加踏實、安心的堅守崗位,1月29日,孟繁中取消了春節期間原本要出國陪家人旅游的行程,1月30日回到哈爾濱與大家并肩作戰。
孟繁中還在公司內部發表了一篇《我和大家并肩作戰 抗擊疫情》的文章,讓大家能夠更安心,更踏實的堅守崗位,撐起疫情期間比優特的社會責任。

不計成本采購防護用品
為了更好的保護員工的安全,孟繁中和采購部人員不分日夜,不計成本的采購口罩、手套、防護服、護目鏡、消毒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然而一次次傳來采購的口罩在中途被強制征用的消息。比優特采購人員一次次聯系到口罩資源——高興至極,一次次被攔截征用——心急如焚。
孟繁中托朋友關系在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外采購口罩,他在日本的一個朋友,用了三整天的時間,跑遍了日本至少七八十家商店湊了5000多個口罩,其中有的口罩需要開車到100公里以外的鄉下商店才能買到。直到2月9日,這些日本發來的口罩才到貨了一半,另一半還在途中。而在這期間,采購人員為了采購消毒酒精,蹲在廠子門口等貨,連夜運輸,采購防護服時,商家不想和人接觸,說把貨扔到道邊,再讓采購人員自己去取……

疫情期間,所有比優特超市連鎖門店上崗人數共計6000多人,公司要保證全員有一個月所需口罩等防護用品的儲存量才放心,在防護用品貨源極為緊張的疫情期間,要想完成這樣的物資儲備任務,可謂采購難度之大,付出成本之高。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比優特集團為保員工安全采購到的防護用品和用具已經花費了130多萬元了,疫情還有多久,他們也不知道,比優特防護物資的采購路還在艱難的走。
1月31日上午,比優特第一批采購的消毒酒精到貨,但根本買不到分裝的塑料瓶,做瓶子的廠家也關業了。為了盡快把酒精派發到各門店消毒使用,盡快給一線員工發放下去,讓員工做好消毒防護,比優特就從門店調撥出來近7000瓶礦泉水,心疼的把水倒掉,用礦泉水瓶分裝消毒酒精并快速發到了各門店和一線員工手中。
盡最大努力保護員工
疫情期間,孟繁中看到,很多員工都連續好幾天每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了,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員工安全,他立即要求門店一線員工每天只能工作8小時,絕不允許加班,同時暫停員工的公休,疫情結束后給予補休,必須給時間讓員工保證充足的睡眠,保證免疫力不下降。他說,免疫力低下會增加被感染的幾率,我們必須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員工。
孟繁中說,每年春節前比優特員工也會加班,每天也會工作十二三個小時,但春節高峰工作有個時間節點,大年三十就可以回家休息了,而且員工感冒了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但現在是疫情期間,沒有準確的時間節點,所以我們必須要盡全力保證員工的安全,這也是我們用疫情下思維做出的決策。
如果有一個員工感染了肺炎,他就有可能傳染給其他員工,就有可能傳染給顧客。就算沒有傳染給別人,我們超市所有人也都會被隔離,門店沒有員工了,就只能關業了。所以我始終講,保障員工安全就是保障顧客安全,只有員工和顧客都安全了,我們才能保障商品的供應。
為減少員工和顧客,以及顧客之間的近距離接觸,比優特一直在變革。
為了減少稱重員與顧客接觸,減少顧客稱重排隊的近距離接觸,減少超市內人員聚集,減少顧客在門店的逗留時間,實現快買、快走,比優特超市在2月1日施行了蔬果商品及散裝稱重商品全部打包銷售的辦法;為了讓收銀員與顧客保持更加安全的距離,將以往的雙手遞物改為了單手,并加大了收銀臺臺面與顧客的距離……
為了保護顧客安全,比優特超市堅決執行進入賣場顧客必須戴口罩,并接受體溫檢測和雙手消毒,可有些顧客理解,有些顧客是不理解的。
2月4日,由于超市和興路店顧客不戴口罩強行進入超市,被店長(女)攔住,顧客竟然往店長身上和臉上吐唾沫,當日顧鄉店也有一名顧客在超市里不戴口罩,店長(女)勸阻,竟然伸手打了店長兩個嘴巴。面對如此無禮的顧客,能怎樣,只能強行制止。
舒緩員工心理壓力
員工在這樣的疫情心理壓力下堅持上崗,很不容易,很多員工在內部的同事吧都留言釋放著心里的壓力。

對此,孟繁中特別理解,并在2月6日凌晨也留下了一篇內容《想明白 多理解 心底寬》。

2、保障供應,難!
為了更有力的保障商品足量供應、不斷貨,從正月初二開始,比優特就要求基地采購人員立即大量調配蔬果貨源,采購人員每天都在積極的聯系發貨,但困難重重。
例如,比優特在外省蔬菜采購基地租的庫房里儲存了夠一年銷量的大蒜和圓蔥,這次想要發回來保障市場供應,由于村屯封閉而出不來,因此他們只能再跑到其他城市重新尋找采購渠道,全力保障供應。
像這樣疫情期間的困難還有很多。
天天開業,蔬菜按成本價銷售。為了更好的穩定市場價格,比優特集團看到河南胖東來集團打出了疫情期間蔬菜按成本價銷售的政策之后,比優特立即向其學習,并在1月29日立即實行并對外承諾了“天天開業,蔬菜按成本價銷售”——百姓看了心穩了,這為疫情期間的保供應,穩物價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蔬菜是春節期間,更是疫情期間百姓購買量最大的品類,把蔬菜價格調下來,按成本價銷售讓比優特各連鎖超市平均每天都會損失毛利十六七萬元,截止目前損失已近200多萬元。
孟繁中說:物價穩定了,百姓就不會搶購,百姓不搶購,賣場人流就會不聚集,人流不聚集我們的員工和顧客就會更安全。疫情期間,賺錢不重要,安全最重要。
3、做社區購,難!
最近,哈爾濱和鶴崗地區比優特超市的“民生商品進社區”(社區購)受到了百姓認可,實現對接的小區居民高興了,但比優特被一個個困難考驗著。
為什么要實行“社區購”?其實初衷是為了“安全”。百姓在家隔離,都盡量少出門,甚至不出門,助力政府實行網格化有效隔離。
比優特為了讓顧客隔離的更徹底,少去超市購物,這樣就會減少員工與顧客之間,顧客與顧客之間的接觸,因此,孟繁中就提出了社區購的方案,讓小區百姓在家下單,配送中心按訂單為百姓分貨,免費送到小區,最后居民分批次取回家,使百姓不出小區就能買到民生必需品,既方便,又安全。

為社區購商品周轉箱消毒
現在社區購受到眾多百姓的認可,但為什么管理有些亂?
其實本可以不這樣,因為孟繁中最初是想在比優特超市各連鎖店周圍小區逐個開始實行,以減少超市賣場客流,讓員工與顧客在少接觸的基礎上,保證百姓的日常商品供應。
孟繁中講到,我們能把貨按照顧客要求打包分好,送到小區就很不容易了,我們根本沒有人力去卸貨、找商品存放地、看管商品等居民來取,這些都應該由物業去做。但我們去找物業談——根本不配合、不搭理。物業不配合,我們也無助,達不到要求,我們就不能開社區購。于是,我們只能主動出擊,大面積宣傳,發動有需求的小區居民去找物業協商配合。這樣大面積的宣傳,帶來了想實現社區購的小區數量不斷暴增,然而,面對突然這么大量的需求,比優特不可能一時間全部滿足對接。
其實,這個結果是比優特早就預想到的,但也得硬著頭皮做,因為這是保護員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四保”的首要工作。比優特要盡最大努力,幫助更多的小區居民享受社區購的福利,以更好的緩解實體門店的客流,更好的保護員工的安全,顧客的安全。

目前,社區購服務的小區有60個,還有27個小區已經符合條件正在排隊等待合作,僅2月7日當天就有200多個小區給比優特打電話強烈想讓自己的小區實現社區購。
有可能你會說,比優特是商家,是為了賺錢。
事實上,比優特超市社區購也同樣執行“蔬菜按成本價銷售”,且其他商品與比優特實體超市價格一樣,疫情期間百姓購買的商品70%-80%都是蔬菜,而且為了滿足社區購的運營,要在配送中心增加200多人揀單、打包、稱重、消毒、搬運、配送,還要增加很多雇用車輛,買周轉箱和商品包裝材料的成本,所以如今的社區購根本賺不到錢,之所以這樣做,還是那句話——為了減少門店客流,減少人員接觸,避免人員聚集,這一切都是為了員工和顧客的安全。
孟繁中在2月6日的社區購協調工作會議上感嘆道:我們不求誰來表揚我們,只要百姓能理解我們就行啊。“幸虧”我們先期執行了“蔬菜按成本價銷售”的供應政策,我們不賺錢,員工和百姓都是知道的,不然我們現在做什么都摘不掉“為了賺錢”的帽子了?!

4、打包分揀,難!
社區購對于比優特來說是一個新挑戰,從來沒有做過,沒有流程,沒有規范,只能先把相關消毒防疫措施做到位,盡最大努力做到揀單準確。
而他們需要面對的工作量每天劇增,從第一天的100多單,已經增加到了現在每天1780單了,想要一點都不失誤——太難了!
不了解不理解
而一旦出現商品少配、錯配,顧客都會很抱怨,甚至是嚴厲的指責、謾罵。還有個別小區的居民投訴說沒人給卸貨了、送晚了……而沒對接上的小區頻頻打電話抱怨說比優特為什么不和他們小區合作……什么難聽的話都沖著比優特員工來了,負責社區購的員工們本來就已經焦頭爛額,心力交瘁了,再聽到這些抱怨、指責和謾罵,心理幾乎要崩潰了。
真想和大家說一句:您的小區能實現社區購就夠幸運的了,大量的小區還在排隊等著下單呢,可不可以先別拿以往的標準提要求了。現在是疫情時期,比優特要人沒人,要車沒車,已經耗盡全部力量了。各小區訂貨的業主或者物業工作人員,到貨時大家“搭把手”就這么難嗎?你們搭把手,比優特就會省下一些力量,這些力量就可能多開幾個小區,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便利和安全。
5、人員招聘,難!
疫情期間,從1月21日-2月9日,僅20天的時間,比優特集團因疫情而請假、隔離、離職的員工就有203人,而且離職人數還在增加,像往常一樣正常運轉實體門店已經是“人員告急”的狀態了,現在又突然增加了社區購的大量人力需求,困難可想而知。
你可能會說,那就抓緊招聘啊?
不是沒有招,而是一直在招,可現在既是春節期間,又是疫情隔離期間,能走出來的人太有限了,敢于走出來的人就更少了。
比優特拿出一天300元的高工資都招不來搬運工。高工資對于疫情期間的人力市場也是軟弱無力。從大年初五到現在只招聘了37個到崗人員,這與離崗的203人缺口相比,要面對的困難可想而知。
從大年初五開始,比優特集團要求全體中高層管理干部不準請假,全部支援到門店一線和社區購一線工作,從2月6日開始,比優特總部的普通職員也加入到了支援隊伍中。
孟繁中說,他們平時都是在辦公室里、談判桌前、電腦前工作的采購商品、業務管理、財務核算、企劃設計、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精英,而這幾天他們被組成了為社區購分揀、打包的“烏合之眾”。
這些“烏合之眾”此時正沖在社區購供應的一線,他們每天工作在配送中心溫度比較低的庫房、車間、收貨區,他們在打包、揀貨、搬貨、扛貨、卸車,全力為社區購商品供應奮戰著,孟繁中要求員工每天工作不準超8小時前,他們每天工作都超過十二三個小時。
卸貨時,大家在寒冷的室外累得大汗淋漓,頭發都濕了,中午吃飯只能端著盒飯找個臨時的地方用半個小時趕快吃完,馬上回去工作,因為后面的訂單太多了,都在等著打包、分揀、裝箱。由于平時不從事這么強的體力勞動,他們的體力已經透支了,但他們一直在咬牙堅持。

6、雇不到車,難!
現在比優特超市不敢給更多的小區開啟社區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雇不到車”,好不容易有個別幾個車和比優特聯系,但車費比平時貴出好幾倍。
配送經理問孟繁中能不能接受這樣高額運費,回復的答案是:“不能”。
孟繁中說:社區購可以不賺錢,也可以少虧一點錢,但不能虧太大,否則現金流就會受影響,一旦企業承擔不了,就會面臨倒閉。企業倒閉是對員工,對社會最大的不負責任,我們不可能因為一個社區購,讓企業和更多的員工陷入危機。
“有疫情的小區給不給開社區購?”電商部部長請示孟繁中。
“開!”孟繁中堅定的回答。他說,有疫情的小區出來更困難,他們更需要社區購,但為了避免感染,不允許用可回收的周轉箱,要用一次性的黑色塑料筐。孟繁中答應了,但沒有員工愿意去送貨,于是配送經理就親自跟著去送貨。
前幾天,孟繁中的一位鶴崗經營配餐公司的朋友,知道比優特在為雇不到車的事犯難,打來電話說,可調配到哈爾濱十臺車和司機,免費使用,作為支持。這下可把他們樂壞了,特別感動。比優特同意給司機出高工資,為了司機安全,特別給他們安排單獨房間住宿。這邊賓館聯系完了,高興的等著用車,可是又接到最新通知說哈爾濱外來人員必須在家先隔離14天才能出門——“一盆冷水”潑在了比優特社區購團隊的每個人興奮的心臟上。
7、沒有配送中心,難!
為了保障越來越多的社區購訂單,為了讓這200多人能夠有更寬敞的配送中心工作,避免人員聚集帶來的近距離接觸,在社區購開通的這不到10天里,社區購配送中心已經搬了三次家了。
2月6日,比優特想到了利用一個閑置物業來建立新的社區購配送中心。
要在平時,建立一個3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根本不算什么問題。3000平方米的物業,連燈都沒有,只有冰冷的墻面和柱子。疫情期間想要施工,找人找不到,買材料買不到,雇車雇不到,但還必須要干。
工程部把所有門店剩余的電線、燈收集過來,找原來經常合作的施工人員,托關系、求人出來施工,物供采購部也是費勁心機采購鋼材、木方、照明設備,可人家除了閉店,就是人在小區出不來,但就是憑著必須要完成的精神,他們想辦法,盡全力,最后僅用了8個小時就實現了新社區購配送中心的建立并投入使用。這過程,太難了。
為了更好的保護在新配送中心200多名工作人員的安全,比優特已經將配送中心的這些人員采取了倒班工作,減少同時工作人員數量,并已經按要求加強消毒和通風,全力保障員工安全。現在,比優特集團已經將新配送中心擴增到了13000平方米,讓這200名員工更分散、更安全的工作。
孟繁中說,我們不求其他,但求百姓理解和支持,不求回報,但求有困難我們一起解決,不求賺錢,只求疫情期間大家都平平安安。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比優特加油!全國的零售企業加油!
(來源:聯商網)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