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持證上崗的95后,在喜茶調制“網味兒”茶飲
“7萬研究生,21萬本科生送外賣”的報道,曾引發爭議。社會輿論導向,“和我們教育培養初衷背道而馳,更是對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或許,在大眾傳統觀念中,只有拿證或職考認同的崗位,才算得上真正的職業。如老師、律師、廚師、會計等,而白領、藍領被統稱為“打工人”。
曾幾何時,奶茶店的調飲師也有外賣員的尷尬之處。大學生往往將其作為兼職,而非職業首選,但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
兩個月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第四批共18個新職業,其中就包含“調飲師”,將其定義為“對茶葉、水果、奶及其制品等原輔料通過色彩搭配、造型和營養成分配比等完成口味多元化調制飲品的人員”。
曾經的“奶茶小哥”、“奶茶小姐姐”,終于在社會上得到了“體面”的認可。
如今,不同品牌的調飲師也有完備晉升體系、入行門檻及行為規章準則。這份職業在親朋好友眼中,可以說是新潮又體面的工作了。
在Z世代的“互聯網原住民”成為調飲師主力后,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氣象。
01
為茶飲人“正名”的調飲師
隨著“調茶飲的人”有了調飲師新身份,這份職業的含金量價值,正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出生于1997年的黎嘉健,在烹飪專業畢業后,通過喜茶“管培生計劃”的招聘,正式加入了喜茶,成為一名新晉調飲師。
身為廣州本地人的他坦言,大學時因為自己對健康茶飲感興趣,多次選擇來喜茶兼職。隨著喜茶不斷發展,現在的喜茶不僅完善了調飲師的晉升通道,還更新了各種設備,積極探索數字化零售。
據了解,喜茶為了全方位的培養調飲師,搭建了專業的培訓團隊,針對門店伙伴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其培訓內容包括操作技能SOP、設備SOP、食安管理、企業文化、門店和人員管理、利潤管理等。
對應的培訓還會分為幾個階段:初級調茶師學員→初級調茶師→高級調茶師→值班經理→門店經理→區域經理→營運經理→營運總監。
調飲師的職業發展軌跡,就像游戲中的“打怪升級”一樣。現在,黎嘉健是二階管培生,按照公司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門店經理。
他每天上班,先要跟前一個值班經理交接工作,除了負責茶飲制作、門店清潔、顧客服務等基礎工作之外,還需負責門店人員的排班和調度。
對23歲的黎嘉健來說,手中工作雜且重,是不小的挑戰。而他年僅25歲的師傅常常和他說,門店的各項事情宜耐心而忌焦躁。店內的衛生死角、產品調制技藝、口感差異等細節,都需要反復琢磨,更加注意。
慢慢地,黎嘉健在調制產品中感悟到,“產品配方不是固定的,而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每個新品都要經歷大概一兩周的消費者反饋后,再逐漸改善配方,不斷優化。”
另一位從初級調茶師晉升到區域經理,現在負責培訓工作的同事Vincy也認為,“一杯飲品看似簡單。實則每個步驟、細節,都有其用意。比如茶底會定時、定量的煮;葡萄、龍眼、草莓等水果,需手工現剝。產品背后的細節,是消費者喜歡產品的重要原因。”
像黎嘉健、Vincy這樣的95后調飲師還有很多,他們逐漸讓“調茶飲的人”變為年輕人羨慕的潮流新職業。
然而,在他們在成為調飲師后,也面臨非常棘手的問題——人手有限時,如何讓消費者更快地拿到這杯茶?
因為以往消費者購買奶茶,無論酷暑寒冬,都要去線下排隊,看著手忙腳亂的調飲師工作。而這些調飲師,也常游走在“爆單”與“清閑”之間。
現在,茶飲店大都會安排外場專員,到隊列中告訴消費者現在點單要等多長時間,指引他們從線上購買,幫助其減緩等待焦慮。
02
喜茶在小程序上探索數字化
其實,早在幾年前,因為預見了新茶飲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趨勢,喜茶就在考慮,“如何做一個線上版喜茶?”。2017年,微信小程序正式發布沒多久,喜茶技術團隊就開始著手打造喜茶小程序。
經過反復打磨調整,在2018年正式上線了 “喜茶 GO” 微信小程序。這對喜茶一萬多名調飲師來說,有了解復雜工作、降本增效的實戰工具,也是促進企業發展和高質量就業的有利條件。
Vincy講解道,調飲師在小程序的接單流程簡潔明了。消費者也可以在小程序直接下單外賣,能直觀看到制作過程、取茶的時間。“喜茶GO”微信小程序,有門店自取、外賣這兩種模式,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場景自選。
據《喜茶2020年度報告》顯示,現在消費者使用“喜茶 GO” 微信小程序點單的人均等待時長,比 2018 年“喜茶 GO”剛上線時縮短了近三分之一。在喜茶所有消費者中,約81%選擇線上下單,約24.8%選擇外賣配送,約75.2%選擇到店自取。
很多消費者會在看電影、逛街前下單。下單時,他們除了能在小程序看到訂單進度外,還可以看到其他用戶對該產品的評價,或參與當天活動促銷。
消費者下單后,調飲師在前臺執行接單、貼杯加料、調杯、加冰加熱、加奶制品、出杯這六道工序時,每個環節需確保用料用量精確,以及讓產品以高顏值呈現。甚至連杯貼的位置、加料的線位,都有嚴格把控。
除了基礎點單功能,“喜茶GO”微信小程序還是品牌與消費者情感交流的樞紐。2020年感恩節,其首創“感恩杯貼”定制功能。消費者在“喜茶GO”微信小程序訂單頁,可通過“定制杯貼”選項,為自己或親友定制特別的靈感之茶。該功能上線僅5天,參與人數就突破2萬,送出了近4萬杯貼有暖心杯貼的靈感之茶。
“喜茶GO”微信小程序還有衍生的“喜茶百貨”、“阿喜團餐”、“阿喜有禮卡”等選項。“喜茶百貨”是喜茶周邊產品的“集大成者”,各種喜茶氣泡水、喜茶禮盒、喜茶冰棒、喜茶粽子,皆陳列于此。“阿喜團餐”為企業提供團餐選擇,“阿喜有禮卡”則是更具社交功能的產品。
喜茶小程序幫助喜茶精準了解用戶反饋與需求,提升內部運營效率,放大了品牌邊際效益。在小程序之外,微信也幫助喜茶累積了很多私域流量。例如2020年,喜茶的公眾號單篇推文閱讀量最高突破百萬。
2020年底,“喜茶 GO”微信小程序會員超3500 萬,全年新增超1300 萬會員。目前,“喜茶GO”微信小程序會員更是接近4000萬。這對調飲師和消費者,是共贏的事。
03
“互聯網味兒”茶飲已成“標配”
目前,喜茶在海內外超60個城市開出近800家門店。未來,隨著業務擴張,門店數量不斷增加,對調飲師的需求也將擴大,促進社會就業的同時,也將對小程序數字化工具進行升級迭代。
事實上,不止喜茶一家把小程序作為數字化工具。奈雪的茶、茶百道、一點點等茶飲品牌都開發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擴大服務半徑。
奈雪的茶曾公開數據,2020年小程序訂單占比高于80%,成為了用戶點單首選。
去年底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的滬上阿姨,把加盟商訂貨、門店管理、學習培訓等環節,都搬運至線上完成。其微信小程序“滬上阿姨Go”突飛猛進,單月點單量突破200萬單,位居中國餐飲小程序點單排名第13名。
新茶飲品牌之所以首選微信小程序,一方面是微信生態的用戶基礎大,平臺開放性強,能滿足產品的個性化開發;另一方面高效鏈接了用戶需求與品牌服務,使用戶體驗、會員權益得到保障。
根據《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2020年,新式茶飲消費者規模正式突破3.4億人,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預計到2021年會突破1100億。
古茗、樂樂茶等品牌也在倍道兼進,紛紛開啟融資、戰略投資等新動作。而在未來,隨著數字化程度加深,倒逼新茶飲企業的良性發展。誰能更好地實現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挖掘企業數據價值、洞悉用戶消費習慣,滿足日益增長需求預期,誰就更容易被資本市場青睞。
此外,新茶飲品牌無一例外都需在線下投入大量資金。調飲師持證上崗,提高職業素養,在經營中研制出更優質的產品、更綜合的服務,也會推進新茶飲行業的規范化、標準化。所以,調飲師作為不可替代的角色,是未來品牌間“較量”的籌碼。
新一代年輕人,在調飲師的新身份中,掌握了小程序這類新工具,調制“互聯網味”的茶飲,蘊含著他們的熱情、活力,在注入新茶飲行業后開啟新篇章。
(來源:鯨商(ID:bizwhale) 王曉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