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市場,大而不強
出品/聯商網
撰文/陳新生
新消費時代已經來臨,各類新消費品牌層出不窮,它們如何聚焦產品品質與差異化,在所屬賽道上搶占一席之地的過程,是我們研究和觀察零售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視窗。
基于此,聯商網特別策劃“預見新消費的未來”專題系列報道,通過對新銳服飾、潮玩文創、國貨美妝、咖啡飲品等細分賽道上的新消費品牌的關注、解構和分析,探討未來新的消費品牌機會會出現在哪里,一起來挖掘新消費領域的下一匹黑馬,也期待中國市場能走出真正的世界級消費品牌。
“一年在潮玩方面的花費有20多萬,特別追求的是拆盲盒、搜集盲盒的那種喜悅感”。今年4月底,在潮玩品牌TOP TOY上海旗艦店開業現場,一位30多歲的“大齡”消費者向《聯商網》表示。
“將玩具賣給大人”在以往不可想象,而在潮玩行業爆發式發展的當下,已然是一個普遍的場景。
近幾年,潮玩市場由小眾開始走向普及。以95后、00后為代表的Z時代人群已經成為當下的消費主力。他們出生在物質極為豐富的時代,在商品之外,他們更追求精神層次的體驗,并且對高顏值事物樂此不疲。在彰顯個性的同時,他們更愿意去尋找到擁有同樣興趣的社交圈層。
泡泡瑪特CEO王寧認為,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變成一個小部落圈,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社交貨幣”,不同的部落依靠“社交貨幣”來解決社交需求、炫耀需求、滿足需求和收集需求。
除了需求端有著極大的訴求,供給端也變得異常豐富起來,影視、動漫、動畫、游戲等無疑提供了肥沃的IP土壤!俺蓖姘l展比較迅速的原因與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影視、動漫產業發展較為成熟有關,衍生品、潮玩、收藏玩具都是伴隨著IP產業成熟的衍生產業”。52 TOYS創始人兼CEO陳威稱。
消費群體在哪里,市場就在哪里,資本也就在哪里。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下半年至今,在潮玩主流品牌中,至少有10家獲得融資。就在6月8日,原創潮玩品牌開天工作室完成了6000萬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奧飛娛樂。5月,騰訊投資了ViViCat,持股比例為30%。此外,52TOYS、子非魚、TOYCITY等潮玩品牌也頻獲融資。
從經濟發展來看,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在物質極大滿足之后,潮玩經濟填補了人們在精神層面消費的部分空白,而隨著潮玩文化不斷滲透,這一市場也變得越來越大。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潮玩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潮玩經濟市場規模達到294.8億元,預計2021年將升至384.3億元。數據顯示,2020年潮玩行業新增了超260家相關企業。
天貓新品創新中心發布的《潮流玩具行業趨勢與洞察白皮書》顯示,中國潮玩市場正處于成長期,未來存在著強大的潛力與深化機會。
市場興起
潮玩是一種擁有獨立IP并具有潮流屬性的玩具,又被稱為藝術玩具或設計師玩具,主要面向成年人群體。
與一般面向低齡人群的玩具不同,潮玩融合潮流文化和內容,基于獨立IP進行二次設計,在“玩”之外,更多體現的是設計、制造之外的社交和收藏價值。
從時間線來看,潮玩發軔于二十世紀90年代年代的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街頭文化,隨后以工作室或獨立設計師模式開始盛行。2005年左右,中國市場開始出現潮玩工作室與獨立設計師,不過受到產業鏈規模較小、知識產權體系不完善、消費市場小眾等因素影響,潮玩一直是一門小圈子生意。
2010年,泡泡瑪特以及愛派集團旗下19八3開始創立,并在線下不斷鋪設玩具門店。隨著電商興起,玩具銷售成本降低,這一市場開始擴大。消費需求的變化,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使得大量資本涌入潮玩市場,盲盒、扭蛋機等新式玩法勾起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和購買欲,這一市場迎來了風口。
不過,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中國潮玩市場目前還處于早期成長期。TOP TOY創始人孫元文認為,盲盒占據了國內潮玩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仍有許多消費者對潮玩產品的需求未被滿足。而國內生產潮玩的工廠智能化程度不夠,整個產業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事實上,以IP為核心,以盲盒銷售為主是當下“潮玩”的主要特點。
在目前的競爭格局中,泡泡瑪特是唯一一家在資本市場成功講故事的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從玩具零售商起步,2015年開始以“潮玩”為抓手,從代理SonnyAngel的成功中獲得啟發,開始采用盲盒模式向潮流文化娛樂領域轉型。
憑借Molly系列盲盒,泡泡瑪特在2017年扭虧為盈。數據顯示,2017年泡泡瑪特營收為1.58億元,而2019年這一數字為16.83億元,泡泡瑪特一躍成為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玩品牌。去年年底,泡泡瑪特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潮玩第一股”。
泡泡瑪特發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期內營收為25.13億元,同比增長49.3%。經調整利潤為5.91億元,同比增長25.9%。2020年泡泡瑪特毛利率為63.42%,雖然下滑了1.35%,但超過60%的銷售毛利率也令一眾入場者汗顏,潮玩行業的暴利可見一斑。
不過,雖然泡泡瑪特以上市姿態成為行業領軍者,但以銷售額計,泡泡瑪特在潮玩市場的占有率僅為8.5%,“陪跑”的酷樂潮玩、IP小站、52toys、19八3市場份額就更低,潮玩市場仍是一個大而不強的行業。
細分來看,目前潮玩市場參與品牌主要有全產業類、產業上游端IP公司和產業下游端零售渠道公司。而目前實現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只有泡泡瑪特,其已經形成了涵蓋IP打造和運營、OEM生產、線上線下渠道銷售、潮玩社區搭建及潮流玩具文化推廣等的全產業閉環。
產業上游端IP公司以十二棟文化、52TOYS、TOP TOY、X11為代表,下游端則以IP小站、19八3、酷樂潮玩等為代表。52TOYS主打衍生品玩具,面向男性消費群體。十二棟文化以IP切入盲盒、手辦,在線下布局有LLJ夾機占娃娃機。TOP TOY、X11依靠名創優品和KK集團,均以全球潮玩集合為定位,開辟了潮玩行業商業新模式。
實際上,這些入局者雖然主打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看重線下的生意。如52TOYS以線上起家,目前已開始在線下積極投入。背后的原因是,潮玩作為一種體驗業態,線下的功能必不可少,“以玩代賣”才是潮玩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十二棟文化創始人兼CEO王彪看來,年輕消費群體雖然對產品質量與價格不太敏感,但較為看重獲得產品過程中的精神滿足感。而消費與娛樂結合,IP、產品與線下空間必不可缺,通過“以玩代賣”方式來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是主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潮玩產品主要原材料為 PVC介質,制造成本不高,入場門檻比較友好。而目前國內潮玩品牌生產多以第三方代工為主,這種輕模式也吸引了大量玩家進入。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潮玩企業的數量已累計超過800多家。
此外,互聯網平臺中,阿里影業、騰訊、B站等也紛紛推出潮玩產品。阿里影業最近新設了潮玩品牌“錦鯉拿趣”,主營影劇綜漫內容IP潮玩。B站早就進行了手辦、玩偶等周邊產品售賣。
潮玩終點不是盲盒
按照類別劃分,潮流玩具目前可以分為藝術玩具、盲盒公仔、手辦模型、BJD 玩具四種類型。不過,手辦、BJD價格略高,主要還是面向小眾高端玩家,盲盒仍然是潮玩的第一代表。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從購買的潮玩品類來看,潮玩用戶偏好首先是盲盒,其次是手辦和模型。據了解,2020年泡泡瑪特就累計銷售了超過5000萬只潮流盲盒。作為泡泡瑪特頭部自有IP,Molly在2020年貢獻了3.57億元營收。
而年輕群體對盲盒的興趣,正轉化為龐大的消費力。艾媒咨詢數據顯示,95后最“燒錢”的愛好中,盲盒手辦排名第一。95后成為盲盒的重要消費用戶,占比近4成,其中8.6%的用戶可以接受盲盒單價在1000元以上,接近20%的傾向于一次性購買全套盲盒,這都凸顯了年輕群體旺盛的消費力。
盲盒本身沒有壁壘,內容IP才是核心壁壘。在王寧看來,盲盒僅僅是一個工具。消費者買誰家的東西,還是因為內容本身,而不是因為銷售形式。
不過,在目前市場認知中,盲盒還被看作是潮玩的代名詞。孫元文認為,盲盒只是潮玩的其中一個品類,任何一個單獨品類都不能代表潮玩,而潮玩是帶有內容和價值觀的IP衍生品的總稱。
不可否認的是,盲盒已經成為消費者潮玩消費的最大基數。對于市場玩家來說,考驗的是IP質量以及觸發消費者購買的興奮點。
以市場化較為成熟的泡泡瑪特為例,通過IP孵化體系,泡泡瑪特聯合藝術家共同打造了一系列行業頂級潮玩IP。此外,Molly、Bunny、Labubu等自有IP還與哈根達斯、芬達、歐萊雅、圣羅蘭、卡西歐等品牌進行聯名,實現反向輸出。
目前泡泡瑪特運營IP數93個(自有IP 56個,外采37個),質量和數量上都遠高于其他品牌。在消費者觸達、會員營銷之外,泡泡瑪特還擁有潮玩社區平臺葩趣APP以及線下潮玩展會等。
不過,大多數潮玩品牌都沒有形成自身IP體系,缺乏全產業鏈整合能力。相對成熟的企業大多采取的是外采+自有IP組合方式。外采的優勢在于市場成功率較大,但利潤空間低,有庫存風險。原創的優勢在于可以進行多元內容包裝,但失敗概率較大。
對于所有玩家來說,IP設計、產品、供應鏈、渠道等環節中,IP和供應鏈至關重要。以泡泡瑪特為例,其運營的前四大IP Molly、Dimoo、Pucky、The monsters2020年銷售額均超過2億元,Molly對總營收貢獻達到14.2%。潮玩品牌能否成功與IP能力強弱息息相關。
而在供應鏈環節,版權方、供應商以及設計師是潮玩品牌爭奪的對象。如,TOP TOY推出的“潮玩合伙人計劃”,希望整合版權方、供應商和設計師能力,從而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競爭優勢。
在《聯商網》看來,目前處于初級階段的潮玩市場,尚未形成完全可以復制的成功經驗,各家對爆款的打造,營銷玩法形式都有不同側重點,潮玩市場也并非是一個贏者通吃的市場。
而打磨好產品,輸出好內容是潮玩行業的進化方向。從目前來看,潮玩品牌只有對消費者興趣爭奪跑在了前面,才有機會壯大和成長。
涌入購物中心
在線下,潮玩品牌們正在加速進入購物中心。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目前泡泡瑪特在杭州開設的10多家線下零售店中,大部分都選址在主流商圈的購物中心。而在西安,高新萬達廣場集合了潮品摯尚、九木雜物社等多家潮玩零售店。賽格國際購物中心不足100平米的泡泡瑪特專賣店,粉絲購買較為活躍,時常也出現新品斷貨情況。
國元證券數據顯示,中國潮流玩具的粉絲群體年齡帶為15-40歲,其中18-29歲的年輕群體占比約45%,是潮玩消費的主力軍。而這些群體正是購物中心及商圈想要吸引的核心消費人群。購物中心需要通過業態迭代、新奇特業態組合,來貼合年輕消費群體多元化生活方式和滿足其個性化消費需求。
RET睿意德的觀點認為,短期來看,引入潮玩網紅人氣業態,在現階段的存量流量爭奪戰中,誰能快人一步在供給過剩之前實現提前占位,誰就能在自己的場內打造出流量池,而反應遲緩的將損失業態上的先發優勢,從而在競爭環境中陷入同質化困境。
長期來看,潮玩是接觸下一代顧客并構建粘性的良好契機。面向年輕顧客的商品與感性的消費動機,構成了購物中心與Z世代顧客的第一個觸點。從形態上看,潮玩不同與大多數業態,感性消費色彩濃厚,與目前購物中心線下消費趨勢融合性較高。
據了解,去年10月,KK集團旗下潮玩品牌X11旗艦店開業時,日均客流超過3萬人次。今年4月初,TOP TOY亮相蘭州中心商場,開店首日入店客流近3萬人。而天津天河城引入TOP TOY等一批新品牌首店后,商場整體銷售相較2019年增加79%。
市場待普及
面對眼花繚亂的各式IP,消費者的消費忠誠度其實并不高。
從背后原因來看,首先是消費者的多變性。消費者追逐的是消費浪潮,需求變化大,這就需要潮玩品牌看到并抓住消費者變化著的新需求。其次,潮玩市場考驗的是IP打造能力,如何持續打造IP爆款,爭奪已有成熟IP,是潮玩玩家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而不少潮玩品牌自有品牌寥寥可數,在外采方面,又無法形成自身競爭優勢。最后,潮玩體現的是一種文化屬性,如何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文化烙印,需要長期培育。
對于中國潮玩市場現狀,孫元文則總結為“三個單一”“三個分散”。“三個單一”即單一產品,以盲盒為主流;單一風格,以可愛風為主流;單一地域,以一二線城市為主流!叭齻分散”即品類分散,缺乏一體化專業平臺;渠道分散,缺乏主流Shopping Mall店;產能分散,缺乏供應鏈整合。
而在市場普及方面,也任重而道遠。針對外界對泡泡瑪特等于盲盒的認知,王寧曾多次對外呼吁,盲盒只是表象,泡泡瑪特本質是潮玩、是IP、是內容。孫元文也認為,中國潮玩市場存在大量空白,大多數消費者對于潮玩的認知幾乎為零。整個市場一片荒蕪,缺乏市場的普及者和教育者。
可見,改變消費者的固有認知是一件長且難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尚處于初期的潮玩市場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下一個流行趨勢在哪里,沒有人能給出答案,而不少潮玩品牌開始向其他類目延展。
如除潮玩業務外,泡泡瑪特在樂園、內容、游戲等方面的業務也在逐步展開。據了解,2021年以來,泡泡瑪特先后投資了“三坑”品牌十三余、泛二次元零售品牌貓星系等。
從市場玩家來看,目前潮玩市場的現狀是有領軍者,但還未形成頭部品牌!邦I軍者和頭部的區別,是所在領域市場規模的大小。一旦一個行業有了頭部品牌,則意味著這個行業的市場規模大”。阿里淘寶二次元總經理星亦稱。
不過,雖然潮玩行業只露出了冰山一角,但總有一天,冰山之下的巨大能量將迎來爆發。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