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德國零售巨頭ALDI折扣店的成功之道
近日,《大道至簡——德國零售巨頭ALDI管理法》出版了!這本書介紹了德國零售巨頭ALDI折扣店的管理思想和經營實踐。
下文是聯商網董事長龐小偉先生撰寫的《譯者序》,分享了ALDI這家全球硬折扣店連鎖巨頭的經營思路,也揭開了這家企業背后兩位隱世獨立的創始人的傳奇故事。
在聯商網創辦期間,我深入研究世界各地的零售巨頭,其中德國ALDI對我影響最大。
我從2002年開始研究ALDI,盡量收集他們的相關材料,還與本書作者迪特爾·布蘭德斯建立了聯系。
ALDI是一家德國的超市連鎖零售商,主營業態是硬折扣店,創始人是兩兄弟。ALDI 的門店非常小,通常幾百平米,單品數量非常有限,從早期的幾百個到現在大約1800個。相比之下,沃爾瑪推崇一站購足,單品可能超過15萬個。
2009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比爾蓋茨個人財富達400 億美金,ALDI兩兄弟都進入前十位,兩兄弟財富合計超過了比爾蓋茨。盡管憑借小小門店創造出驚人財富,ALDI卻非常低調。公司嚴格規定,無論最高層還是最底層,公司禁止任何人接受媒體采訪。所以,如果你去網上搜索兩兄弟的照片,結果一定屈指可數。福布斯雜志當年想要偷偷給他們拍照,在德國待了兩個月,最終一無所獲。
ALDI模式獨具一格,讓我體會到企業經營管理的真正本質,甚至對我的人生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01
物美價廉
整個商業的本質價值所在就是物美價廉。物美是指質地優良,價廉就是價格便宜。兩者統一起來就是商品價值,而價值公式的分子是質量,分母是價格。如果質量越好、價格越低,性價比一定越高,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同的樸素常識。
零售商常常忘記這個分子,即質量的定義,而只關注價格。我們熱衷于價格競爭,特別在自有品牌經營過程中,不經意間就會放棄這個至關重要的原則——質量原則。自有品牌只關心價格,價格便宜就是王道,為了價格忽視質量其實大錯特錯!
首先要有好的質量,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追求價格。ALDI就是這么做的,旗下500個單品的質量,與德國市場的品牌產品不相上下,甚至更優。德國市場商品質量檢驗非常嚴格,第三方獨立的質量檢測表明ALDI的商品比品牌產品只會好不會差。在一流質量的基礎上,他們竭盡全力降低價格。數十年來ALDI一直堅持這種經營原則,無人能敵。沃爾瑪曾經進入德國,后來不得不退出,因為競爭不過ALDI。
物美價廉之中低價是殺手锏。商品的市場零售價,由四部分構成:進貨成本、運營成本 ( 包括薪資、店租等)、上繳稅收以及股東分紅。為了尋求真正的低價,ALDI努力降低這四種成本,似乎背離了傳統的商業思維邏輯。MBA課程告訴了我們太多的商業邏輯和方法,但ALDI幾乎都說“NO”。
首先,降低進貨成本。
ALDI商品90%以上都是自有品牌,很少經營其它品牌。ALDI在全球范圍尋找生產商,按照一流品質標準進行貼牌生產。ALDI認為,進價 1 塊錢的飲料,真正的生產成本可能只有2毛錢,多余的成本往往來自其它環節:電視臺拿走2毛錢廣告費,明星代言拿走1毛錢,公司高管坐飛機頭等艙、住五星級酒店,以及形形色色的市場活動等產生的費用,最終都會加到飲料的進價上。ALDI認為這很不合理,顧客不應該為廣告費買單,不應該為代言人買單……顧客希望購買裸體產品,即產品本身,不附加品牌溢價等其它任何費用。所以ALDI商品的進價先天就低于其他零售商。
其次,降低運營成本。
MBA課程告訴我們,零售商最重要的是選址,位置是第一位的。ALDI偏不,他覺得高租金是不對的,最后都會加到商品的售價里。所以,他選偏僻的地方,把租金降下來。ALDI的門面裝修也非常樸素,同樣能夠降低成本。
在信息技術方面,他們早期甚至不采用POS 機,認為這樣會增加成本。所以ALDI收銀員需要記住所有商品的價格。后來經過效率測算,才增加了POS系統。ALDI認為貨架也會增加成本,他們喜歡直接用箱子堆放產品,紙箱包裝只有一半,半截商品露在外面,不用花人工去切割箱子、整理貨架,這樣成本更低。
在物流供應方面,ALDI偏好上門自提,從生產廠商那里直接運貨。運貨車輛的輪胎定期打磨,這樣可以跑更遠的路;甚至調整擋風玻璃的傾斜角度以減少風阻降低油耗。
他們還拒絕市場推廣,不投廣告,從而減少成本。ALDI創始人從不接受采訪,他認為與對外夸夸其談數小時,不如去門店理貨,前者顯然是浪費時間、增加成本。
ALDI實行無理由退貨。ALDI認為如果與顧客糾纏,要客服要律師,將產生成本,都會增加到商品售價之中。ALDI門店不提供電話咨詢服務,裝電話接電話都要成本。消費者覺得商品有問題直接拿來就退。
相比其他零售商,ALDI門店人員配置可能只有一半。其員工效率非常高,薪水是同行的1.5倍,ALDI愿意付出比同行更高的薪水。
第三,減少稅負和分紅。ALDI通過縮小經營單元、平行持股等措施來降低稅負。減少股東分紅,不僅僅涉及到商業問題,還涉及到創始人的價值觀。二戰之后兄弟倆接手了父母留下的一個小賣部,逐漸發展壯大。他們秉承德國人嚴謹執著的精神。ALDI所有的關注點,就是把物美價廉的原則發揮到極致。他們偏執地認為所做的一切都要為顧客著想,不但付諸行動,而且從二戰后到現在一直持之以恒。ALDI憑借堅持不懈的商品高性價比,不僅讓德國消費者欣然接受,后來還開到歐洲其他國家,現在開到美國、澳洲等世界各地,同樣非常有競爭力。
02
上帝的方式
創始人是近乎以“上帝的方式”在運營管理ALDI。上帝是怎么管理這個世界,管理人類、鮮花、大象、蚯蚓等世間萬物的呢? 我琢磨上帝只做了兩樣事情:第一是提供了一個環境,有春夏秋冬,有風雨雷電,有高山流水,通過環境變化讓適者生存。第二是提供了競爭,生物之間有競爭,會有食物鏈。羚羊和獅子要競爭奔跑速度,獅子和獅子要競爭配偶,通過競爭達到優勝劣汰。除了上述兩件事情之外就是無為而治,上帝從來不用管我到底是去做老師還是從事風險投資,是生活在杭州還是倫敦,開什么車,穿什么衣服,理什么發型,都不去管。
ALDI的方法就是基于環境和競爭的無為而治。一般情況下企業每年都要花很多時間做年度規劃,ALDI是沒有的。ALDI會將某一項經營指標統計排列出來,大家比拼這個指標,這相當于沒有時間刻度的競爭,不是說達到及格線就可以停止不前,因為優勝劣汰,及格線一直在上升。自然界也這樣,迭代進步是持續不斷的。所以,ALDI這樣的無為而治,反倒是持續的進步,做得不好的人隨時都可能被淘汰。
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是要授權、授權再授權,監督、監督再監督。授權到最后就是無為而治,但是一定是有監督,監督其實是創建一種氛圍、一種競爭機制:表現好的留下來,表現差的淘汰掉。ALDI對競爭的推崇,甚至到了股東層面,ALDI一分為二,南北ALDI,兄弟各管一塊,相互比較經營效率和業績成果。
03
企業為何?
把零售價格降下來,最后一點是降低股東分紅。股東作為經營者,為了降低商品售價,寧愿把自己的分紅砍掉一半,這只會讓競爭對手感到絕望。絕大多數商人絞盡腦汁想著省錢,只是為了自己多賺錢,去過奢侈的生活。ALDI是真正為了顧客省錢,將毛利定得很低(一般不超過15%),而且一旦如果發現進價下降,將立即下調售價。這種定價策略非常克制,相當于大幅減少了自己的分紅。兄弟倆本來追求的就是清教徒式苦行禁欲的生活。
省到最后就是省自己。這不僅是商業問題,而且關乎價值觀和人生哲學。本身不追求名利,但最后在市場中競爭力越來越強,反而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財富。
資本主義從原始到現代,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就是基督教尤其是清教的影響,這些清教徒經營企業時表現出苦行禁欲的操行。上天將財富托付于我,而我終讓財富回歸大眾,絕不追求花天酒地、白白耗費錢財。比爾蓋茨、巴菲特最終都把財富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所以,ALDI給予了我們最大的啟發:那些在競爭中得以生存發展的成功企業,都有著非常樸素的價值觀,從而產生內在的持續力量驅動他們不斷奮斗,而不僅僅是拼命賺錢拼命消費。
ALDI從不上市,不想上市。盡管上市以后個人財富可以倍增,但ALDI認為隨之而來的無休無止的會計費用、法律費用、公告費用等等,都會增加成本。
所以反過來說,最終商品售價能不能降低,與公司股東是否愿意為顧客犧牲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如果擁有這樣的股東、這樣的創業者,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定能夠出類拔萃。
不少創業者都以獲得風險投資為驕傲。事實上,你需要判斷風險投資方是不是好股東。風險投資追求回報,過高的股東回報一定會增加商品的售價。不好的股東會使你的售價上漲,而影響你的競爭力。所以,引入貪婪的風險投資,長遠而言不僅無助于企業競爭力的建立,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真正擁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從采購、運營到創業者都堅持服務用戶、回饋大眾的經理理念,必將成為一流企業。
ALDI文化是其核心競爭力,其所有的關注點都在于最優的質量、最低的價格。企業文化與樸素真理絕對不能背道而馳。顧客光顧門店,就是為了購買優質低價的商品,企業文化也應該為之服務,而不要講虛頭巴腦的東西。ALDI沒有標語式的企業文化,一切圍繞“首先確保物美、然后盡量價廉”。只要自然光線充足,他們老板進屋第一件事就是關燈,其節省程度可見一斑。
04
關于此書翻譯
由于ALDI拒絕傳播的傳統,這幾乎是全球深入討論ALDI模式和做法的唯一書籍,作者曾經擔任ALDI管理委員會成員。翻譯此書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希望將ALDI樸素的經營觀介紹給中文讀者。互聯網的發展正在印證這種經營觀的生命力。我從事風險投資,也渴望中國涌現越來越多秉持這種經營觀的創業者。雖然ALDI在兩位創始人去世之后發生了很多變化,似乎逐漸偏離原有的成功之道。然而我不僅僅是在介紹一家零售企業,而是通過ALDI這家企業傳達這種極致、簡單、樸素的經營觀,不僅適合于零售業,而且適合很多其他行業。
非常感謝楊小華先生、鄧穎燕女士加入翻譯小組,他們付出了很多時間和心血;感謝王蓁先生在版權、出版方面的大力支持;感謝應豪先生百忙中的試讀和指正;感謝同事虢三三給予專業的設計支持;感謝聯商網同仁的通力合作。
由于水平所限,翻譯一定存在很多疏漏,請務必反饋給我們,以便再版時做出修正。如果你對ALDI經營觀感興趣,歡迎聯系討論,加入我們的讀者群。
▍購買鏈接 ▍
掃描下方二維碼
★ 凡通過上述鏈接購買的讀者,還將隨新書獲贈《ALDI資料翻譯匯編》資料冊,了解更多關于ALDI的最新經營管理之道。
同時,本書譯者還建立了“大道至簡讀友群”,分享更多ALDI翻譯資訊,交流高價值商業實踐之道,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加群。微信:linkshopSIR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