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成品牌商處境艱難,最難的撐不過一個月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王雪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國各地。為應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不少地方被迫按下“暫停鍵”,實行全域靜態管理,各項經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而零售連鎖行業首當其沖,面臨暫停經營、保障供應等多重壓力。
3月中下旬,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專項開展了“關于疫情暫停一周期間深圳零售連鎖企業經營影響情況”的調研工作。結果表明,2022年第一季度,深圳零售連鎖企業經營壓力相比2021年更加嚴峻和困難。所有百貨、購物中心自2022年以來,銷售與客流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超過八成(81.8%)的百貨、購物中心企業表示,其銷售和客流同比去年的下降幅度均超過15%。
這樣的嚴峻形勢不止發生在深圳。日前,《聯商網》面向杭州主要商場的“掌門人”們發起了一次問卷調查,就當下疫情對實體商場的多方面影響做了一次摸底,得到的結果是:6成商場一季度客流下降超20%,最難只能撐3個月。
杭州一購物中心負責人表示,持續的疫情導致很難正常開展經營,商場已經出現掉鋪的情況。而據其透露,有知名開發商旗下某城市購物中心空置率甚至接近40%,還出現知名開發商的區域平均招商率跌到了70-80%。
實體商場與客流的緊密度已無需贅述,切斷了客流就等于切斷了財流,唇亡齒寒,商場內大大小小的品牌租戶自然也受到直接的沖擊,銷售斷崖式下跌甚至歸零。為此,《聯商網》也對包括服飾、餐飲、美妝、潮玩等業態在內的連鎖品牌商戶進行了抽樣調研,以便相對全面地了解一季度疫情對品牌商的經營影響。調研結果顯示:
1、相比2020年的首輪疫情,89%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的處境更加艱難。
2、從今年1-3月銷售同比2021年變化情況上看,一季度銷售下降10%以上的企業高達74%,銷售下降超30%的企業也占47%,接近樣本總數的一半。
3、63%的企業表示,如果疫情按照目前態勢發展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話,還能支撐半年以上,但也有近26%的企業表示最多能支撐3個月,而只能堅持一個月的也大有人在。
4、當下,各大品牌商戶在經營方面主要面臨三方面壓力:一是在營門店客流下降,銷售下滑;二是因疫情大面積閉店,造成營收損失;三是持續承擔租金、人力、商品損耗等經營的成本費用。
5、為了活下去,各大品牌商也在通過各項舉措紛紛自救,閉店止損、強化線上賣貨、降低其他運營成本等措施幾乎成為大家一致的自救方案。而裁員降薪則普遍被作為最后的替補選項進入自救方案中,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企業溫情所在。
6、除了自救,品牌商戶也對行業的扶持紓困政策寄予了不少期待。包括物業方的租金減免,降低貸款利率,稅收優惠、降低社保等人工成本、水電優惠支持、防疫成本補貼等等。其中,承租方面成為品牌商戶當下最亟需紓困的點,近95%的受訪企業表達了在租金減免上的訴求,包括減租免租、降扣降保底、調整交付日和免租期等。其次發放消費券(58%),期望有關部門降低稅收(47%),降低社保等人工成本(42%)均在受訪企業的迫切訴求之列。
7、民眾長期居家抗疫,工作、生活等方面均受到影響,收入的不確定性極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消費信心、消費意愿一并減弱,短期內很難快速恢復,這對于市場復蘇必然形成阻力。消費券對于需求的刺激、消費的促進、經濟的提振有著顯而易見的作用,這兩年疫情發生以來,發放消費券成為各個城市推動消費回升、經濟復蘇的有力舉措。在這次調研中,近6成的受訪企業明確表示期待政府繼續實施發放消費券的政策。
事實上,針對當下品牌商承租能力嚴重下降,租金減免訴求強烈的問題,已有購物中心采取了一定對策。
如3月23日,上海環球港聯合常州江南環球港發布公告,宣布出臺“三送三減半”特別扶持政策,對商戶實行專項幫扶。包括購贈新冠肺炎專項保險,贈送線上線下媒體廣告資源,減免商戶半個月的租金、物管費、能耗費等費用,免費發放新鮮果蔬等多項具體措施。蘇州環球港也同步實施上述政策。
蘇州繁花中心與相城區交投集團為繁花中心商場、繁花鄰里商場、繁花寫字樓內的300多家租戶減免租金,合計將達4000萬元。
綠地繽紛城上海各項目聚焦細化經營,實行更高頻率、顆粒度更細的風險租戶梳理&評估&幫扶,一店一策;給租戶信心的同時,提供多個外賣平臺供商戶使用;提升更好的運營支持,疫情期間幫助商戶做好線上線下的營銷推廣。
深圳深業上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據《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里的相應政策,擬對場內的商戶進行租金減免優惠,工作落地細則正在推進中。
此外,出臺針對零售連鎖行業的普惠性補貼政策,鼓勵支持開展促銷費活動等亦是當下受疫情沖擊企業的一大期盼。對此,多地政府已有行動。
3月27日,杭州推出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40條政策,包括服務業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餐飲業紓困扶持措施、零售業紓困扶持措施、旅游業紓困扶持措施等六大項。其中提到,擴大“六稅兩費”減征范圍;對困難企業減免部分稅收;減免市場主體租金;企業防疫、消殺支出補貼;推動餐飲行業加快復蘇;符合條件的零售企業,可緩繳失業保險費,期限不超過一年,緩繳期間不收滯納金。
3月28號起,深圳全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與此同時,深圳多區政府前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餐飲的政策“大禮包”:福田區封管控區餐飲店最高補貼2萬元、龍崗區發放2000萬無門檻消費券……近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還聯合發布了《關于支持疫情防控夯實產業鏈供應鏈電力支撐的通知》,提出10項電力服務保障舉措,助力企業紓困穩鏈。
4月初,南京出臺“同心抗疫 攜企同行”助企紓困20項舉措,通過資金幫扶、稅收租金減免、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貼息貸款等多項策略,解中小企業“燃眉之急”。在出臺的《關于支持批零住餐等服務行業紓困解難穩定發展的十條措施》中,還提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適時鼓勵在符合防疫要求、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允許有條件的街區、開放空間及沿街零售、餐飲商鋪開展外擺位經營等。
4月11日,成都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公開《成都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的通知》,出臺了30條政策措施。其中同樣提出了在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允許臨街店鋪開展外擺經營活動和各類促銷活動的相關規定。
......
2022疫情“倒春寒”,難是一個共感之詞。疫情之下,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商場的對立面不應是品牌商戶,反之亦然。特殊時期,如何共克時艱才是重點,這不是某一家企業的個體義務或職責,而是整個行業共同的課題,需要多方進行科學、有效的商討并形成可落地的執行方案,實現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政府則應做好相應政策的扶持,努力為實體商業營造穩定有保障的經營環境。
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疫情沖擊帶來的客流和銷售下降,以及經濟短暫停擺造成的營收損失,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和經營風險,加劇了供給與合作業態企業之間的矛盾,如今,這一矛盾已經擺在了明面上。品牌企業急需減免租金來維持生存,百貨、購物中心亦面臨租金回收難、招商難、退租率高、空置率高等壓力,部分統一租賃的大型購物中心和百貨,也同時存在自身租金減免問題,企業陷入租賃關系的博弈窘境。
當然,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和解決企業焦慮、困難的根本在于盡快恢復正常經營和銷售,促進客流和銷售回暖,在符合防疫的條件下,盡量加快企業經營和消費信心恢復,讓市場正常化運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