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李寧新品引爭議,請不要以丑為美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個性化不是怪異。但近年來,很多服裝品牌將怪異當成了個性,讓大眾實實在在消費了一把“以丑為美”。
01
李寧股價暴跌,跟綠大衣有關
10月17日,港股李寧盤中重挫近13%,截至午間收盤跌7.24%,報53.85港元。李寧在9月底發布了一套新裝,從帽子到上衣褲子通體軍綠色,版型上拖拉松垮,不倫不類已經丑到了天際,更讓大家無法接受的是,其帽子兩側還耷拉下垂兩只長長的綠布耳朵,怎么看都有點像曾經鬼子穿的軍帽。
網友聲稱,“這款軍綠色的服裝和帽子都很像侵華日軍軍服”。
鳳凰網時尚頻道報道,引起爭議的圖片來自李寧2022逐夢行機場大秀,大秀共設置了三個主題板塊,分別為御風飛行、神工天物和宇行飛天。其中神工天物從中國古代飛行器中的榫卯、斗拱等元素汲取靈感,融合現代飛行涂鴉文化畫,以粉蠟色和深橄欖綠為主色,本次引起爭議的新品就出自這一板塊。
到目前為止,中國李寧官方尚未對此事予以回應。
而一位署名為“李寧電商總經理馮曄”的人在朋友圈發文稱:“我們的消費者,對于中國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識的傳承還是少了。同時我們更應該自省,如何在正確引導消費者的過程中,避免更多的誤讀。”
網友扒出,這位“李寧電商總經理馮曄”于 2008 年從阿里加盟李寧。據媒體報道馮曄負責李寧集團的電商和新零售業務。也就是在馮曄加入之后,李寧集團才開始涉足電商業務。2016 年,馮曄被升任為電商事業部總經理并延續至今。現在,他身上還有另一重身份是李寧集團的副總裁。9 月22日的一則新聞顯示其頭銜是“品牌副總裁”。
馮曄的說法網友們自然不買賬,認為其姿態高傲,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批判甚至鄙視大眾,而不是道歉。如此高高在上地教育消費者,苛求大眾對冷門歷史知識的掌握,大眾不知道就說大眾缺乏文化沉淀和教育知識的傳承,這不只是否定了大眾的文化水平,還否定了我國的教育體系。
由此,網友們對馮曄個人的抨擊繼而上升到了李寧品牌,加之在國人眼里,此次這組服裝確實很容易被聯系到侵華日軍的服飾穿著,民族情緒被點燃是意料之中的事。
02
日籍執行董事
李寧官微下的網友留言讓人哭笑不得:李大佐,你故鄉的櫻花開了;我拿李寧當國貨,李寧拿我當大佐。
有網友將這件事與李寧董事會中的一名日籍高管聯系在一起。
據悉,李寧的現任聯席總裁兼執行董事錢煒就是日籍華人,他的日本名字叫高坂武史,他1971年出生于中國,1990年去日本留學,畢業于日本關西大學。1996年錢煒加入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有限公司,在優衣庫一直工作了23年之久,一度做到了優衣庫公司的COO,此外他還擔任過優衣庫韓國公司的行政總裁。2019年9月,錢煒加入李寧集團,負責集團的運營工作,至今已經在李寧工作了3年。
有媒體認為,綠大衣好似日本軍服,可能確是不小心的陰差陽錯,錢煒高管可能確于此事無關,可能是網友們過度敏感了。但是作為一家國內頭部服裝品牌,此次的服裝設計存在的審美漏洞,當然主要還是因為觸犯了消費者情緒,實屬不應該。要知道,李寧有今天這樣的成績離不開近年來國貨崛起的風潮,離不開國內消費者的支持和擁戴。如今作為國貨代表的李寧在民族大義的原則性問題上觸碰了紅線,栽了跟頭,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而造成這樣的后果必然需要品牌自行承擔。
03
丑陋的審美
近年來,丑陋的審美在國內悄然興起。而一些鼓唇弄舌之人卻將這樣的“審丑”美其名曰藝術,或者個性。或許李寧此次的設計,也是希望追求所謂的“個性”吧。
去年11月23日,迪奧在在上海展出的《迪奧與藝術》發布了一張丑到讓人想吐的海報,畫中的模特穿著暗色服飾,皮膚暗黃,一雙眼睛如死魚向上翻露出白眼珠,頭發好像從來沒有洗過一樣油膩地貼在額頭上,并且額前用的是滿清時期常見的貼頭皮卷曲劉海,手上還帶著清代時的護甲。整個畫面看上去就很臟,陰暗,尤其是模特的眼神充滿邪惡,讓人感到說不出的陰森恐怖,觀之極不舒服。
迪奧這張極其惡心的海報引發全網批判,認為迪奧在丑化亞洲女性,一時網絡輿論洶涌。當天晚上,迪奧回應稱,該作品并非商業廣告,隨即刪除該作品在迪奧官方線上及線下相關內容。
無獨有偶,去年還發生了三只松鼠“瞇瞇眼”模特事件。去年底,有網友曬出三只松鼠2019年10月份的產品宣傳海報,因海報中模特的“瞇瞇眼”、厚嘴唇等元素被認為三只松鼠有故意丑化國人的嫌疑,此事在微博上引發爭議。那海報確實很丑,不知道當時三只松鼠怎么選擇了這樣的形象海報。后來三只松鼠發聲,對模特妝容引起的大眾不適感道歉。
今年5月31日,各大媒體發文批判江南布衣的“詭異童裝”。據光明網報道,曾被批服裝設計“邪典風”的江南布衣再度出現詭異設計童裝。
在一款設計主題為“我最好的朋友”的女裙上,一個孩子跌倒在前面,四肢扭曲,后面兩個孩子觀望。衣服上還有一段英文,該英文大意為:“我很害怕,我希望他們停下來,我不想這樣掉下去!”
網友還發現江南布衣的童裝出現許多類似鬼臉、小鬼的詭異圖案。此外,江南布衣的電商店鋪中,有買家評論稱一款裙子上的圖案疑似罌粟果實。2021年9月,一位網友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家里的一件“jnby by JNBY”童裝上印滿了“Welcome to hell(歡迎來到地獄)”“let me touch you(讓我摸摸你)”“I just need a foot(我只需要一只腳)”等英文字樣,還配有撒旦、骷髏頭等不當圖案。還有網友稱,其此前的童裝上還出現斷肢、疑似行刑、砍腿、兒童持槍等不適合兒童的圖案。
江南布衣對此道歉稱“公司已下架所有相關產品,并嚴格審核,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值得一提的是,致歉文案當時僅在回復網友評論時發布,并未發布在江南布衣官方賬號中。今年5月,江南布衣服飾有限公司還因發布損害國家尊嚴的廣告,被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80萬。
04
大品牌理應主動弘揚正確的審美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全世界的人類,從古至今,都有一套最基本的評判標準。說來也奇怪,這套標準對有史以來的所有人類幾乎是具有共通性的。比如對于男性,我們認為他的陽剛,健壯,寬大,甚至是有棱角的臉龐,明亮有神的眼睛,寬闊的肩膀,濃密的頭發,或者儒雅溫和,這些是美的;對于女性,我們認為她婀娜的身材,勻稱的臉龐,大大的眼睛,精致的五官,這樣是美的。
對于服飾,我們希望有恰當的色彩,雋永的圖案,正當的文案,合身的版型,等等這些是美的。
說到底,那些以丑為美的設計者,不是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說到底是“三觀不正”,以丑為美,潛在里的動機和出發點是為了追求出位、追求與眾不同而顯得有個性。打這樣的擦邊球,一不小心讓自己成為“丑陋”的傳播者,遭到一邊倒的嫌棄和唾罵。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