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它將成為本地零售的增量場?
出品/聯商網
撰文/王迪慧
疫情回歸第一年,久違的年味又回來了。
時遷事移,如今“年味”二字正在被重新定義和書寫,年俗的形式也隨著時代在不斷變更。但每逢過年必得購置年貨,以備自己享用和走親訪友的習俗,仍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在傳統習俗中,年貨,一般需要早早地預備。不過,隨著95后、00后開始加入“年貨采購大軍”成為消費主力,無論是年貨內容,還是置辦年貨的方式都在悄然發生變化。
01
Z世代入場,年貨市場風云再起
剛畢業參加工作00后小張今年成了里家里采購年貨的主力選手。過年之前,小張給母親上演了一出“人未歸,禮先至”。在小張返鄉過年前的三四天里,遠在黑龍江小張母親每天都能在家里收到一些年貨驚喜,既有傳統的煙酒糖茶、堅果零食,也有加濕器、泡腳桶等特殊年貨……
在小張看來,與其到家后匆忙地去排隊辦年貨,不如在手機上輕松搞定,“而且這些年貨就是從我家附近的超市送來的,缺什么或是臨時想要什么,隨時能點,半小時就送上門了,就像點外賣一樣方便。”
事實上,像小張一樣的Z世代已經逐漸主導年貨采買權,而相比于線下趕大集和在電商平臺囤年貨,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辦年貨成為更受這些年輕人的青睞。據美團閃購發布的《2023新春消費趨勢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年貨節期間,95后年貨節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了25%,呈現出消費群體年輕化的新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Z世代投身辦年貨大軍中,年貨的內涵在不斷延伸。過去,對年貨一詞的解釋為“過農歷年時應對的物品,如糕點、年畫、花炮等”,但如今,前面所列舉的物品顯然已經不再是年貨的主角,更多新興品類開始在年貨節中嶄露頭角。
報告顯示,年輕人對于“外賣買年貨”的需求呈現出悅己消費、健康化、品質化、高端化的消費趨勢。以悅己消費為例,美容三件套“面膜、染發膏、美甲”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了84%;而品質化消費趨勢最大受益者手機、個護電器等3C、小家電產品,這些非傳統意義的年貨產品,也隨著Z世代的崛起成為年貨節中的重要消費品類,據美團年貨節數據,手機品類的同比增長高達700%。
此外,90后“爸媽”也開始外賣式“育兒”。一方面是養娃父母通過美團平臺采購下單,兒童玩具銷售額同比增長255%,兒童服裝也實現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面是毛孩子家長們掀起養寵新潮流,給寵物置辦年貨,貓狗鞋服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231%,貓狗零食等訂單量增長超65%。
02
年輕人不愛“等”,應需即時消費時代到來
不難發現,對于辦年貨,Z世代有著與父輩們截然不同的消費理念,但這并不意味年輕人不愛人間煙火,叫賣吆喝的年味,事實上,在一份有關2023春節年貨采購的調查報告中,有8成之多的參與者表示會參與線下趕集、逛早市等活動。
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然。于Z世代而言,參與線下趕集、逛早市等更多地是滿足他們對于“儀式感”的追求,而實際的采購行為,主要還是發生在美團等線上即時零售平臺中。
在這看似矛盾的選擇中,我們也能看到,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Z世代對于線上和線下之間的邊界非常模糊,這一群體從記事起就接觸了移動互聯網,日常處于“在線”狀態。一代人的習慣深受他們的成長環境影響。因此對于Z世代而言,無論是線下趕大集,還是電商囤貨,本質上并無差別,都是“一次采購過完整年”的計劃性的消費。
而常年處于“在線”的狀態,又讓Z世代習慣于“有求必應、快速響應”,相比與囤貨式的計劃消費,他們更愛能做到即買即到,“按需多次”的即時消費。
線上線下無邊界、更重視即時反饋是年輕人特有的消費習慣。而打通了線上和線下,配送效率更高的即時零售,恰好符合年輕人的消費傾向。這也是為什么傳統電商同樣可以解決排隊人多、耗時長、搬年貨太累等線下采購難題,但年輕消費者依然投向即時零售平臺的一大原因。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即時零售的用戶群體中,85后及90后人群占比超64.6%。埃森哲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超過50%的95后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甚至半天就能收貨。
在今年的年貨采購中,人們的消費習慣,從囤貨的計劃消費走向應需的即時消費,從應急買延展到日常買、悅己買、禮贈買。而這些也意味著,應需即時消費時代已經到來了。
03
即時零售成為本地零售的增量場
當應需消費時代到來,消費者購物行為向即時零售平臺遷移,用戶對即時零售的需求發生延展變化,從“食”擴展到“非食”,并不斷追求極致的購物體驗,根據美團閃購2022年數據顯示,“用”相關的商品銷量增速達到“吃”相關商品的2倍以上。從“用”到“吃”,需求的延展進化出新的市場,在這一過程中,即時零售平臺也抓住了多種需求場景下的生意機會。
作為即時零售行業領頭羊,這種“機會”在今年的美團閃購年貨節中體現地淋漓盡致。數據顯示,95后在美團閃購年貨節中貢獻的交易額,同比去年增加了45%。諸如數碼、美妝、寵物、母嬰等非傳統意義年貨品類的商家、品牌,也在年貨節期間獲得了更多增量。
以3C為例,Apple在年貨節期間與美團密切合作,主打iPhone 14 和iPhone 14 Plus核心商品,年貨節期間,iPhone 銷量同比增長224%,iPad銷量同比增長900%。此外春節出行需求,使得充電類配件銷量同比增長99%,耳機類同比增長213%。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零售商、品牌方已經意識到,即時零售是必爭之地。因此,在今年的美團閃購年貨節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商家、品牌加大活動中營銷力度,希冀借助美團閃購的營銷優勢、用戶優勢獲得進一步的增長。
例如,今年年貨節,益海嘉里與美團閃購借由心動大牌日的項目合作,在創新營銷、下線城市突破、跨生態聯合、共創TVC傳播等方面通過場景營銷持續帶領糧油品類提升銷量、擴大品類滲透率。
寵物食品品牌普瑞納在今年年貨節和美團閃購深度合作,采買了1萬套美團定制新年貓窩,并推出線下專屬進貨激勵機制,拉動門店鋪貨。同時,針對消費者,平臺方推出滿減再送貓窩活動,幫助門店更好的觸達、服務消費者,并完成銷售轉化。據普瑞納銷售總監鮑永松表示:“2022年普瑞納在即時零售賽道,實現了三位數的爆發增長!
而作為零售商,華潤萬家則開展了全品類的備貨和營銷活動,結合美團閃購平臺與一些年貨大品牌重點合作,同時,在臨近除夕的時候延長營業時間,同時針對線上需求,部分門店落實“線上不打烊”,充分滿足顧客的購物需求。
不止是在年貨節等大促活動中,即時零售賽道的確定性在日常消費中已經得到印證,為廣大線下商家以及品牌方帶來可觀的增益。
不久前,多家上市商超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預告。其中,永輝超市、家家悅憑借即時零售帶動線上銷售、優化門店布局提升經營效率等手段,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超過30%和110%,成為本輪業績預告中的一大亮點。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推出的《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也預測,至2025年,國內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50%以上。
伴隨后疫情時代消費的全面復蘇和實體競爭的逐步變大,消費市場迎來新發展,即時零售也初顯規;D贻p人主張的“應需消費”逐漸成為主流的生活方式,眾多品牌商、零售商已經開始競速即時零售萬億賽道。若再次錯過2023年的時間窗口,或將錯失更多即時零售帶來的增量紅利。
掃碼下載美團閃購聯合安永咨詢發布的《2023美團閃購新春消費趨勢洞察報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