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進元宇宙,7-11、羅森栽了個大跟頭?
來源/生活佳選
作者/佳佳
遍布在街頭巷尾的便利店,是都市打工人的食堂,更是一個神乎其神的存在。
日本的羅森賣演唱會門票、交水電費,甚至交稅交醫保都可以在一家店里完成。
山西的便利店,比城市公交站還多。不僅能買生活必需品,還能定做生日蛋糕、買首飾、繳納燃氣費……甚至幫你和面!
山東的便利店,“蔬菜種植大省”的基因無限突出,賣菜賣出了“農貿市場”既視感,日常所需要的東西幾乎都能在便利店買到。
廣東的便利店,則堪比早茶店。夏天的空調開得爆足,買兩份關東煮坐一下午,都不會趕人走!除了便民支付、充值繳費等30多項生活服務外,最近還開始24小時賣藥。
便利店卷出天際,一路卷進虛擬世界。
虛擬便利店,就這?
在CES2023(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元宇宙成為技術焦點。全球多家企業在AR、VR新品及元宇宙生態布局上展開較量,包括但不限于索尼、HTC、三星、夏普等海內外廠商,產品類目與功能呈多樣化。
不管你認為元宇宙是噱頭還是趨勢,它都無疑是當下互聯網科技炙手可熱的概念,其技術端正在快速迭代,被應用在生活的頻率也逐漸在增加,元宇宙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萬物皆可元宇宙,無所不能的便利店也不例外。
“濃眉大眼”的7-11,其韓國運營商宣布與VR內容開發商Caliverse合作,打造一個類似現實世界的元宇宙商店。
具體效果如何?大致可分為兩部分:
用戶可體驗各種數字食品,且會根據零食和飲料的口味表現出不同的反應。相比不部分虛擬空間內,用戶以“數字分身”的形式進行活動時,都只停留在“做任務獲得獎勵”的體驗,韓國7-11耍了個小聰明,在數字人身上做變化。
比如數字分身吃到極其辛辣或苦澀的零食時,會做出鬼臉表情;喝飲料時,數字分身的頭發顏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購買的數字商品,價值多樣化。如果在虛擬便利店里購買食品,只能體驗“品嘗”的過程,未免會有些單調。這不,把唱跳刻進基因的韓國,在虛擬便利店里還設計了娛樂表演活動。
比如用戶在虛擬便利店購買的冰淇淋,在音樂廳內參與活動時,則可以用作熒光棒。
那么問題來了,消費者來便利店是干嘛來著?這個類似現實世界的元宇宙商店,合著就是個購買數字藏品的電商+游戲平臺?
再看7-11的另一個老對手,全家便利店聯合虛擬貨幣平臺BitoEX、光禾感知科技,在中國臺灣地區推出“O2 META”消費便利元宇宙服務。
首先,全家在BitoEX的NFT交易平臺BELS上,推出了“虎哩歡喜”及“虎哩快樂”兩款NFT,每款各限量10份。購買該NFT的消費者,連續30天內都可以收到咖啡兌換條形碼,可直接到全家便利店掃碼兌換一杯咖啡。
圖源:TechBang.com
值得注意的是,“虎哩歡喜”及“虎哩快樂”兩款NFT的支付方式為狗狗幣。而全家的會員體系,其中最重要的“積分”也被運用到元宇宙上。據悉,消費者在全家便利店消費獲得的積分將支持兌換成O2加密貨幣。
一邊是可交易、流通的加密貨幣,一邊是線下日常生活常需的優惠券、兌換券,在這種雙重激勵之下,“O2 META”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吸引一部分想要嘗鮮的商家及用戶進駐。
問題在于,“O2 META”的用戶活躍度能承載得起全家的野心嗎?砸了100億美元去做的Meta,其旗下的Horizon Worlds,去年月活數量還不到20萬,“O2 META”的實際情況可想而知。
比起這兩位巨頭搞虛擬便利店,羅森看起來更“離譜”。2月27日,日本羅森做了一項試驗,使用羅森店內屏幕上的虛擬分身(Avitar)來接待顧客并介紹商品。據悉,這項試驗在東京都豐島區的“綠色羅森”實施至8月前后。
具體來說,即羅森在實體店內設置合作商家的展示品,來店的顧客碰觸并確認商品,在合作商家等指定的電商(EC)網站支付貨款,就可以通過快遞收貨。這真的不是讓消費者專門跑一趟線下進行網購嗎?
總體而言,韓國7-11的虛擬便利店,將現實中的便利店搬運到虛擬世界,更像是在開拓新的品牌場景,全家則是利用元宇宙來壯大自己的會員系統,強化用戶粘度。
而不走尋常路的羅森,更像是在測試虛擬人的廣告價值。一旦試驗成功,羅森不僅能輕松拿下廣告合作費用,便利店內銷售的商品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從而與其他便利店形成差異性。
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與元宇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事實上消費元宇宙正在加速落地。從虛擬奶茶、虛擬咖啡到虛擬餐廳,人們對消費元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
盡管便利店在元宇宙的探索尚未成熟,但如同毛細血管一樣遍布城市每個角落的便利店,必然擁有無限可能。
便利店難混,元宇宙帶飛?
1927年的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名叫“South ice"的制冰公司,在自己的店里售賣日用品,因為經營時間為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后來就改名為了7—Eleven。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有意思的是,雖然廣州的士多店遍地開花,但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卻是7—Eleven。
就在7—Eleven落地廣州的那一年,廣東土生土長的便利店美宜佳,在東莞也開出了第一家店。
盤踞在中國的便利店,奔跑在高速增長的路上。據《2022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便利店門店規模達到25.3萬家。
除此之外,天貓小店、無人貨架、盒馬鮮生、零食店等新零售品牌崛起,不斷蠶食便利店等傳統零售商家的市場,轉型迫在眉睫。
跟上年輕一代的消費潮流,元宇宙或許是當下較優的破解之法。
解鎖新的消費場景。當線下市場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門店擴張速度還需克服地域限制等問題時,仍處于空白地帶的線上市場,無疑成了一個有效且快速的渠道。
一方面,消費者比過去更愿意嘗試新生事物;另一方面,基于新技術搭建的元宇宙,將大大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比起平面廣告簡單粗暴式的產品宣傳,能讓用戶參與進來的元宇宙,更能讓用戶“切身”感受產品,宣傳效果或許事半功倍。
滿足消費社交需求。QuestMobile數據調查顯示,Z世代消費群體熱衷于線上消費、偏好“代入感”體驗、追求“質價比”。與此同時,消費行為在他們看來還代表著一種情感表達,可以幫助他們篩選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得年輕人得天下”,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的Z世代,追潮流音樂,忙著打卡國潮,開盲盒......可以說早已玩轉“新奇特”的事物。
充滿無限想象的元宇宙簡直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消費場景。比起實體便利店的“一板一眼”,元宇宙式的虛擬便利店更能為消費者提供新奇的商品和創意玩法。
其次,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給自己貼上“社恐”標簽,認為與人社交是一件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
試想一下,一個可以提供沉浸式消費場景的虛擬便利店,用戶不僅能近距離體驗便利店特色,還能在互動交流中輕松自由地實現自己的社交需求,何樂而不為?
但便利店販賣的終究是食品飲料,天然對視覺、味覺等的體驗要求更高,虛擬便利店帶來的沉浸式體驗究竟可以到達什么樣程度,我們仍在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