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上線99特賣頻道,阿里不怕打價格戰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風清
淘寶首頁改版,推出99特賣頻道
自阿里架構大調整以來,淘系的變動就沒停下來過。
近日,淘寶App正在測試首頁的新版本。內測版顯示,原來首頁最顯眼的聚劃算、淘寶直播、有好貨、每日好店四大頻道,變成了淘寶直播、99特賣、淘鮮達三大頻道。
左為舊版;右為新版
這三個頻道中,淘鮮達原本位于搜索欄下方,只是挪了個位置;淘寶直播則幾乎沒有變動;所以真正的新頻道,只有99特賣。此次更新的重點,不言而喻。
從品類上看,99特賣頻道的主要商品為高性價比的日用品、食品、小百貨,比如辣條、紙巾、襪子、洗衣液等等。
從玩法上看,99特賣頻道目前有兩種商品銷售模式:一種是N元購,包括N元3件模式(主要有3元/9.9元3件)和N元封頂模式(主要有4.9元/9.9元/14.9元/19.9元封頂)。此外99特賣頻道中每天會有兩場秒殺活動“早9集市”和“晚9夜市”,其中商品提供7-8折左右的優惠。
相似的品類和玩法,再加上相同的位置,不免令人想起了聚劃算。難道99特賣會是淘寶的另一個聚劃算嗎?
實際上,99特賣與聚劃算的定位有著很大不同。聚劃算的定位是優惠團購,99特賣則是更直接的低價。
所以,相比聚劃算,99特賣的定位其實更接近于淘特。因為在人員配置上,特賣頻道就是由前淘特產品負責人鄒衍負責,合作方也主要是已入駐“淘工廠”的產業帶商家,與淘特的供應鏈一致。
淘特,是阿里繼聚劃算之后的第二大“低價武器”。2020年3月,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主打源頭直供——工廠直供、產地直供、品牌直供;2021年,淘寶特價版更名“淘特”,開始獨立運作。如今淘特的活躍用戶已超3億,GMV增長迅速。
然而,只有這兩樣武器似乎還不夠,于是淘寶今年又加大力度,推出了99特賣這記“殺手锏”,并將其置于淘寶APP的C位。
改頭換面的淘寶,似乎又將重回那個充滿價格力的時代。
淘寶正在建立價格力體系
淘寶為何重新重視起低價頻道了呢?有人猜測,這與京東的“價格戰”攻勢有關。
3月初,京東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并將其置于京東APP首頁的顯眼位置。這印證了劉強東去年放出的那句話:“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為了迎戰,4月20日聚劃算百億補貼正式升級為淘寶百億補貼,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品傭金平均下降了70%,最低的類目甚至降到了1%。
那么,既然有了百億補貼,淘寶為什么還要上線99特賣頻道呢?
首先,從戰略意圖上講,上線99特賣頻道是一種“防御性”策略。
99特賣并非淘寶的首創,拼多多很早就推出了9塊9特價頻道。抖音電商去年也在抖音極速版APP首頁的商城頁面上線了9塊9特價頻道,品類和玩法都大致相同。所以別人有的,淘寶也要有。
其次,99特賣與百億補貼的定位有所不同。
一方面,二者是絕對低價與相對低價的區別,99特賣頻道的主要是低成本的小商品,品類有限;而百億補貼則側重于降價,包含全品類。舉例來說,6000元的蘋果手機就算降到了5500,還是很多人買不起,他們會更傾向于買2000元的紅米,即使紅米只降了100元。這就是絕對低價與相對低價的區別。
另一方面,低價不等于好價。有些標榜降價的商品,本身就是高溢價的,降價只是回歸了消費者正常的價格預期。淘寶做99特賣,意在整合產業鏈,減少中間環節,讓價格公道的商品進入市場,凈化市場環境,讓消費者不再花冤枉錢。同時,對于那些對生活品質有高要求的消費者,淘寶又通過百億補貼減少他們的壓力,能省則省。
所以,99特賣與百億補貼的定位是錯開的,二者并不沖突。
更重要的是,淘寶真正的意圖是建立價格力體系,而99特賣都是淘寶價格力體系的一部分。
低價戰略,本身就不是單一的補貼政策或者特價頻道就能實現的,只有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協同,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價格力體系。
比如在商家端,淘寶開始內測商品價格力的五星分級,五星對應“全網最低價”,四星對應“淘內最低價”,星級越高獲得的流量權益越大,五星商品甚至可以被直接展示在商品搜索結果首屏。
在消費者端,淘寶開始內測“同款比價”功能,搜索結果下方會顯示“去比價”信息條,點擊進入可以看到全網同款商品的匯總列表,最低價商品排在首位。預計這一功能將在618普及到全品類。
可見,99特賣頻道只是眾多調整中的一環,淘寶玩低價是成體系的。
電商不止低價一種解法
回顧淘寶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低價就是其最初的競爭力所在,只是中途將重心放在的品牌化上。
現在將低價撿了起來,主要還是為了反擊對手的價格戰攻勢,不會持續太久,簡而言之,阿里原則上不愿打價格戰,但既然對手要打,阿里自然奉陪。不惹事,也不怕事。
對于一家電商平臺而言,價格戰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絕非長久之計。一個優秀的平臺不應把低價作為自身最大的賣點,就像只有一無所長的人,才會把自己遵紀守標榜為自己的長處。
因此阿里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曾表示:“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通過持續價格補貼實現改變局面目的,一個人補貼全平臺是補貼不過來的。”
如果說法律是對人道德的最低要求,那么價格就是對平臺的最低要求。在這之上,還有質量、服務、內容等等。在發力低價的同時,其他維度也理應兼顧。
實際上,淘寶就是這么做的。比如前段時間淘寶開始測試“店號一體”的新模式,將店鋪和逛逛、直播等內容賬號完全打通。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商家能更流暢地做內容,憑借優質的內容獲得更多的公域流量。
電商不止一種解法,商家也不應只有低價一條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