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水殺瘋了
來源/億歐新消費
撰文/陳卓
沉寂多年的汽水賽道再度“熱”了起來。
前有吳京代言的大窯汽水,依靠“大汽水、喝大窯”的廣告語及性價比,在餐飲圈殺出重圍;后有再創業的湖北前首富蘭世立,高調推出全新的武漢二廠汽水,3個月銷量接近千萬瓶;“童年記憶”北冰洋此前也在北京開出多家“北平制冰廠”門店,引來不少消費者奔著情懷去打卡。
在一些社交平臺,關于國產汽水重新出圈的評論和探討也不在少數。很多網友表示:“喝著小時候的國潮汽水,才找到了夏天的感覺。”也有網友在探尋國產汽水品牌,并表示:“每個人童年都有一段特殊回憶,而自己的回憶卻與國產汽水有關。”
在經歷數十年的“韜光養晦”后,國產汽水在這個夏天重新活躍起來。
圖源:小紅書
01
國產汽水往事
細究國貨汽水品牌的當前的市場格局,不得不先說一段中國汽水行業的往事。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汽水,上世紀風靡一時的北京北冰洋、沈陽八王寺、武漢二廠、天津山海關、青島嶗山、武漢濱江、重慶天府可樂、廣州亞洲汽水,都曾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由于這些汽水品牌多為國營廠出品或國有經營,因此被人們稱為“八大汽水廠”或“國產汽水八雄”。
上世紀80年代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下簡稱“兩樂”)兩大國際汽水巨頭先后進入中國市場。面對外資企業的強力沖擊和整合浪潮,國產汽水市場也迎來了巨大的轉折和改變。
“兩樂”決定大力開發中國市場,但苦于沒有下游渠道。雖然當時的國產汽水品牌在設備、工藝、管理等方面都不如“兩樂”,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優勢,就是擁有當時的“兩樂”可望而不可及的銷售渠道。畢竟當時還沒有發達的電商平臺,商品銷售依賴的是傳統線下渠道。
為了拿下中國市場,“兩樂”決定收購那些擁有豐富下游渠道商、在當地也頗具影響力的國產汽水品牌。而出于向外資企業學習先進經驗,以擴大規模并進軍國際市場為目的,一眾國產汽水品牌也紛紛答應了國際汽水巨頭的合作邀請。
然而,和當時很多外資收購國內企業的套路一樣,“兩樂”明里通過收購或合資建廠等方式合作,實際上卻是利用國產品牌的渠道去搶占市場。最后的結果就是,“兩樂”強勢攻占中國市場,國產汽水節節敗退。
圖源:網絡
比如北京北冰洋,在與百事可樂合資后一度被雪藏。
1994年,百事可樂與北冰洋合資成立了4家企業,并簽訂了一份長達15年的合作協議。隨后,北冰洋和百事可樂開始捆綁銷售——1瓶北冰洋搭配1瓶百事可樂出售。這種銷售方式幫百事可樂打開了內地市場,但卻讓北冰洋汽水自身的銷量出現下滑。
面對經營不善,百事可樂提出追加投資,北冰洋一方自然欣然接受。但正是這筆投資,讓百事可樂拿到了合資公司的控制權。獲得控制權后,百事可樂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北冰洋的生產反而受到打壓,以至于北冰洋汽水在市面上逐漸消失。
直到2007年,經過漫長的談判,北冰洋的經營權才由一輕控股公司以“4年內不得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為條件,從百事可樂公司收回。2011年,停產15年的北冰洋汽水才得以重新上市。
武漢二廠也在被可口可樂收購后停產。
公開資料顯示,二廠汽水在武漢當地具有百年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20年代,英國商人在漢口創辦的和利汽水廠。新中國成立后,和利汽水廠改建成為武漢飲料廠,其第一車間生產冰棒,第二車間生產汽水,二廠汽水便由此而來。
上世紀90年代初,二廠汽水被可口可樂收購。可口可樂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二廠汽水的關注度推廣自己的產品,并不打算將這個品牌繼續發揚光大。被收購的二廠汽水,經歷了大批員工“被迫失業”,最終在2000年正式宣布停產。
直到2017年底,武漢人金亞雯率領團隊復刻二廠汽水,并在此前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改進,創立了“漢口二廠”品牌,二廠汽水才重回大眾視野。之后,前湖北首富、東星集團創始人蘭世立再次創業,也把目光投向了曾經家喻戶曉的二廠汽水,2023年5月,全新的武漢二廠汽水正式上線。
北京北冰洋和武漢二廠或許都是幸運的,有些品牌已經再也無法重現曾經的輝煌。
上世紀80年代,一度被定為“國宴飲料”的天府可樂,在與百事可樂合資后逐步停產。經過漫長的談判,天府可樂在2013年從百事可樂公司拿回經營權,2016年獨立面向市場。但復出后的天府可樂未能再展雄風,短短兩年時間虧掉了近3000萬,最終在2022年5月申請破產。
02
老品牌借力翻紅
國產汽水也在這場危機中慢慢學會“走路”。
大窯汽水,就是一個典型的本土品牌成功突圍的正面案例。公開資料顯示,呼和浩特市東郊有一個大窯村,因出土大量石器成為大窯文化遺址,大窯汽水也因此得名。大窯汽水前身為1983年成立的呼和浩特八一飲料廠,2006年該廠更名改制為呼和浩特市大窯食品廠。
為了在激烈的飲料市場實現差異化競爭,大窯選擇了綁定餐飲場景的渠道打法,規避眾多碳酸飲料選擇的零售場景,搶占燒烤攤、大排檔、小吃店、串串香等中低檔餐飲市場。這一策略讓大窯得以彎道超車,很快在內蒙古一代打開了知名度,一躍成為當地人必備的“燒烤伴侶”。
2016年,內蒙古大窯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此后的大窯有了新的目標——要做中國北方餐飲乃至全國飲料市場的引領品牌。接下來的大窯有兩大動作:一是不斷在全國建立生產基地,進而輻射全國;二是在營銷上不惜重金,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從2014年開始,大窯斥巨資在各地投資建廠,先后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石嘴山、遼寧沈陽、吉林四平、安徽阜陽、陜西寶雞、山東泰安、內蒙古烏蘭浩特、河北邯鄲等地打造出了12家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產基地,完成了全國市場布局。
2021年開始,大窯與華與華合作,創作了“大汽水,喝大窯”的品牌廣告。2022年2月,大窯簽約了導演、演員吳京為品牌代言人。今年6月,吳京攜手大窯,以“大汽水,喝大窯”的廣告宣傳語強勢登陸央視、地鐵、電影院、高鐵、機場等廣告位,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迅速躥紅。
如今的大窯已不再“偏居一隅”,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百萬余家終端渠道的構建,已然是國產碳酸飲料的領跑者。據界面新聞報道,2022年,大窯銷售額達到了32億。
圖源:小紅書
除了大窯,其他老牌汽水也在拿回自主權后開始復興之路。為了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全新需求,老牌汽水品牌在產品口味、包裝設計以及文化元素的融入等方面,進行了非常大的創新和改進。
比如高調回歸的武漢二廠汽水,選擇主打“果汁汽水”品類。
2023年7月底,武漢二廠汽水發布了藍莓、車厘子、草莓三款果汁汽水。這三款汽水最大的賣點,也是和其他汽水品牌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其果汁含量高達25%,產品品質也更健康。單瓶產品規格268ml,建議零售價約為5.8元。
蘭世立表示,未來武漢二廠汽水高品質、低價格的策略不會變。蘭世立還透露,該產品上線3個月,銷量已經接近了千萬瓶。
圖源:武漢二廠
北冰洋也正借力國潮強勢回歸。近兩年,北冰洋先后亮相湖南衛視和CCTV-2美食節目,與流量明星合作,強化產品在年輕人心中的國潮新形象;還以“果汁汽水喝北冰洋”的口號,在全國進行了多次快閃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讓人們重新發現并認識北冰洋。
廣州亞洲汽水在被香雪制藥收購后,也刮起一波復古懷舊風。2021年,廣州亞洲汽水推出了四款玻璃瓶身、包裝復古的果味汽水飲料,包裝設計精巧,國潮味道十足;2023年,廣州亞洲汽水與王者榮耀合作,并攜新廣告片刷屏分眾電梯媒體,加快進軍全國市場。
圖源:asia亞洲天貓旗艦店
一時間,國產汽水各憑招式,產品重新遍地花開。
03
爭做“國產汽水第一股”
國產汽水不僅要復活,還要上市。
蘭世立已經立下flag:“武漢二廠很快將對外公布公司的上市計劃。”他表示:“飲料食品飲料行業也許還有更好的直接登陸資本市場的方式。我們極有可能是汽水行業第一個登陸資本市場的。”
來自西安的冰峰汽水,則早在2021年5月就提交了上市材料,擬在深市主板上市。
冰峰汽水雖然還未在全國范圍打出知名度,但造血能力非常強。根據招股書數據,冰峰汽水的凈利潤率一度高于農夫山泉——比如2019年,冰峰飲料全年營收3.02億元,凈利潤為0.78億元,凈利潤率達到25.7%,而農夫山泉在2019年的凈利潤率則為20.6%。
不過排隊11個多月后,冰峰汽水在2022年5月又撤回了申報材料。對于撤回原因,冰峰方面暫未發聲。
北冰洋也曾意欲借殼上市。2020年曾有消息稱,大豪科技欲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北冰洋公司的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北冰洋將借助大豪科技完成上市。不過2023年3月,大豪科技終止了該項重大資產重組,北冰洋的曲線上市也以失敗告終。
目前,“國產汽水第一股”花落誰家還未塵埃落定。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產汽水爭相IPO的背后原因在于,各品牌希望可以依托資本市場獲得更充足的擴張彈藥,同時提高品牌的曝光度。
畢竟,隨著新生代消費者對碳酸飲料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碳酸飲料市場的潛力依然巨大。公開數據顯示,預計未來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將以8.58%的速度增長,到2027年,我國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1622億元。
不可忽視的是,雖然國產汽水品牌在各自的大本營內有強大護城河,但想要突破區域走向全國,品牌影響力、渠道擴張等都面臨巨大挑戰。加上近年來飲料行業新舊品牌內卷激烈,未來國產汽水品牌前路難測,上市也將面臨不少壓力。
不過,在集體擺脫“兩樂”控制后,國產汽水賽道再次百花齊放,無疑是值得期待的。十年磨一劍,重新歸來的品牌商們想必會有更精彩的本土化動作。
參考資料:
1、《30歲的國產汽水,悄悄翻紅了》,新周刊
2、《國產汽水為何只能在餐飲店暢行,資本之路卻難走通》,鰲頭財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