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在海外,比我們想象得都要好
來源/36氪未來消費
作者/楊典
三個月前,名創優品(MINISO)成為了第一個在美國時代廣場開店的中國品牌。
在寸土寸金的時代廣場,名創優品開出了一家面積400平的門店。開店首日,美國人民大排場龍,買下14美元的玩偶、6美元的鑰匙扣,為名創優品創造了單日銷售額破55萬元人民幣的業績,創下全球門店單日銷售記錄。
這并不是美國的第一家名創優品,截止目前,名創優品已經有約80家美國門店,總計2187家海外門店,一些海外媒體將MINISO形容為“來自中國的Dollar store”。
名創優品時代廣場店
以上只是名創優品出海的一個切面,三個月后,名創優品交出2023Q4及全年未經審計業績,業績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很難找到不增長的經營指標。
2023財年Q4,名創優品營收32.52億元,同增40.3%,毛利率達到39.8%,同增6.5%,經調整后凈利潤為5.7億元,同增156%,最亮眼的是海外市場表現,貢獻超過40%(上季度為25%)的經營利潤。
整個2023財年,名創優品營收114.7億元,同比增長14%,全年經調整后利潤18.4億,同比增長155%。
根據東吳商社給出的觀點,名創優品此次財報超預期,財報公布后,名創優品應聲大漲,創下港股新高,截止8月24日市值達到596億。
相比一年前回港上市時被質疑三年累計虧損20億、業績遭遇瓶頸、股價破發,現在市場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名創優品在海外,比我們想象的都要好。
Dollar store,賺dollar
與近兩年頻頻開啟出海之路的新消費不同,名創優品出海要早得多。2015年,名創優品就開啟全球化戰略,此時距名創優品第一家門店開業僅過去兩年。
截止2023財年Q4,名創優品的門店遍布105個國家和地區,在紐約時代廣場、墨西哥城商業中心、平壤大街上都有門店,總計2187家海外門店(約占門店總數38%)。
在海外,名創優品能賺得更多。同樣定位十元店,計價單位一換,經營利潤就截然不同。
葉國富在Q4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市場ASP(平均售價)是35元人民幣,海外市場是中國的2倍甚至更高,在歐洲國家、美國,這個數字是中國的三倍甚至更高。
經營利潤的增長也得益于名創優品海外直營門店的增長。
Q4名創優品在海外新開了56家門店,其中直營門店26家,接近一半,直接帶動海外直營門店收入同增85%,直營門店往往有更高的毛利,間接帶動海外單店平均收入的上漲,約為52萬元,同增28%。
來源:財報
名創優品能夠在海外持續擴張,一方面是通過代理商模式,與當地資源豐富和零售經驗的代理商合作,擴大門店網絡。
在墨西哥市場,名創優品與當地首富Carlos Slim合作,后者擁有零售集團 Carso Group,旗下經營著第二大連鎖餐飲集團Grupo Sanborns、Sanborns 百貨等多項業務。依托本地資源和經驗,名創優品得以快速擴張,開出超過180家門店,是名創優品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場。
另一方面則是背靠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向海外輸出物美價廉的小商品。
比如名創優品已經在國內和超過1000家供應商合作,直接采購縮短周轉周期,用全球超5300家門店的規模優勢壓低價格,把迪士尼的鑰匙扣、三麗鷗的盲盒等8000多個SKU(其中約2300個聯名SKU)賣向全球。
名創優品海外官網
葉國富在Q4財報說明會上指出,中國肯定會成為主要的供應鏈基地,同時名創優品還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尋找新伙伴,將提高美國市場等在當地市場直接采購的比例。
除了名創優品,靠著供應鏈優勢反攻美國的企業,還有讓ZARA、H&M都相形見絀的Shein,以及讓美國人積極參與“砍一刀”的TEMU。后者來勢洶洶,今年五月,TEMU美國的銷售額比Shein高出20%。
同樣都是致力于讓美國人用上便宜貨,免不了在異國他鄉短兵相接。去年12月,Shein和TEMU就率先在大洋彼岸打起了官司,Shein狀告Temu“煽動社交媒體影響者在網上詆毀 Shein。”
對于名創優品未來是否面臨來自上述二者壓力,東吳商社首席分析師吳勁草向36氪表示:“TEMU總體還是平臺,名創優品是品牌,不一樣,體量也不一樣。”
葉國富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光靠性價比名創優品是做不過拼多多的,所以一定要差異化,才能打造超級品牌”。
聯名IP就是名創優品差異化的一種手段。通過與稀缺IP聯名,提高產品的平均售價及利潤,上個季度名創優品ASP同比增長了3%。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電影《芭比》爆火的粉色小商品們,上新5天售空近50%,但這在此次季報統計周期之后,或許會在下個財季有所體現,而今年下半年名創優品還會推出snoopy、HelloKitty等IP的相關產品。
名創優品上海中庚漫游城店
從2020年開始,葉國富就多次提到“興趣消費”“品牌升級”,想要撕掉“十元店”的標簽,從一個渠道品牌轉型為自建渠道的產品品牌。
事實上,名創優品想要做的事,不是“價格”和“品牌”之間二選一,葉國富表示希望名創優品成為國民品牌,甚至全球的親民品牌——誰都買得起,不走高價。
Dollar storea也有春天
“不走高價”也是過去三年人們消費生活的總結,全球人民一起消費降級,造成了一元店的蔚然成風。
《華盛頓郵報》在2021年的一篇報道總結說:“一元店生意興隆,表明疫情期間富人和窮人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
面對高通脹和高失業率,美國人也不得勒緊褲腰帶找平替,佳潔士牙膏換成價格更低的高露潔,艾維諾護膚乳換成凡士林,過去逛沃爾瑪的人,也開始去一元店shopping。
Coresigh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新開一元店達到1650家,占全國新開零售店總數的40%。而來自亞洲的名創優品和大創也各自在美國擁有了80家門店。
根據東吳證券研報,日本百元店DAISO、美國一元店Dollar Tree 和 Dollar General、中國十元店名創優品,三種業態本質是相同:都選址在人流量大的商業街區,以高頻低價的日用品為主,面向年輕的學生和白領。
在經濟下行周期,主打便宜的零售店們往往能過上好日子,這在過去的經濟周期被驗證。1991年,第一家DAISO在日本香川縣開業,恰逢日本快速跌進“失落的20年”,GPD平均增速僅為0.53%,但是DAISO卻逆市上揚——從1999年的不足50億營收增長到2010年接近200億。
現在的中國市場,十元店也再度流行。被稱為“線下版1688”的三福靠著炸毛的丑娃娃在小紅書火了一把,各類文創中心、市集也開始在一二線城市流行,名創優品也在上個季度創下單季度新增門店數紀錄。
小紅書截圖
2023財年Q4,名創優品在中國凈新增221家新店,其中1線和2線城市開設了90多家新店,中國門店數量達到3604家。
名創優品還在持續加密門店數量。在業績說明會上,葉國富表示,對2023年在中國凈開設350至450家門店充滿信心,預計2027年達到5000家。
對于名創優品門店數量何時會到達天花板,東吳商社首席分析師吳勁草向36氪表示:“還早,國內金店5000家以上的品牌有三四個,快餐店5000家以上的也有五六個。”
盡管就國內營收來看名創優品還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是消費躺平的背景下,已屬不易。
葉國富在業績會上援引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作為對比,過去一個季度國內零售額僅增長10%,名創優品中國線下銷售額同增40%。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