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不賺錢了?
來源/青眼號外
撰文/陸拾柒
直播行業或已結束草莽成長期。
近日,“95.2%的主播月收入5000元以下”這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行業廣泛熱議。而在此之前,主播“降薪”“離職”的消息也多次傳遍全網。
那么,在主播收入大縮水背后,經歷高速成長的直播行業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01
“降薪潮”席卷帶貨主播
直播帶貨有多賺錢?過去幾年里,各行各業都試圖通過直播帶貨來提升業績,美妝行業更不例外。由此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這似乎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而極少數超頭部主播的吸金能力,也側面印證了這種想象。此前,據南方都市報、上海證券報等媒體報道,在“2021年度中國(大陸地區)網絡主播年度凈收入百強榜”中,李佳琦以年度凈收入18.553億高居榜首。”
上海證券報報道還稱,“若以營業總收入與之對比,有2728家A股公司2021年營業總收入低于李佳琦年度收入,占比達到所有上市公司的52%。也就是說,超一半的上市公司經營一年的總收入,不敵李佳琦一個人一年的凈收入。”
但在頂流之外,絕大多數主播收入與大眾無異。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聯合編制的《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2-2023)》,截至2022年末,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超1.5億個,以直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為5000元以下,僅0.4%的主播月收入10萬元以上,“頭部”與“尾部”主播的收入差距巨大。
▍截自《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2-2023)》
實質上,隨著直播帶貨行業競爭白熱化,以及平臺流量飽和和費用的水漲船高,帶貨主播們也出現了收入危機。早在今年3月,青眼就曾報道過帶貨主播普遍出現了薪水下降的情況。多位行業人士紛紛透露,“現在直播間主播的薪水降低了不少,部分兼職主播的時薪甚至‘腰斬’”(詳情見青眼文章。
鷗美藥妝總經理胡曉笑曾告訴青眼,“今年年初,我們品牌的直播間在招聘帶貨主播時,發現主播的時薪普遍降了20%左右,目前大多為200元每小時。”九辨美妝創始人王齊民也稱,今年很多主播的薪水比去年降了3成左右,有的甚至是腰斬。“尤其是一些拿時薪的兼職主播,以前是300元,去年是200元,今年是150元甚至100元都有!
02
帶貨美妝品類相對影響小
整體上看,主播們的收入縮水已然成為主流。據艾媒咨詢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數據統計,從全國范圍來看,帶貨主播的月薪范圍在3000-30000元左右不等,大部分主播的月薪集中在6000-8000元左右。王齊民告訴青眼號外,“中小主播中,尤其是代播賺時薪的主播,目前收入可能確實不高。還有就是達人型的淘系主播,他們的收入下降幅度也比較大!
不過,也有不少行業人士認為,帶貨主播的收入如何,要看具體的帶貨品類以及所處區域,不能一概而論。一位國貨美妝品牌創始人表示,“美妝護膚行業的帶貨主播收入還是可觀的,就算是幾千、幾萬粉絲的尾部美妝帶貨主播,有的收入也能有個大幾千、上萬!
“普通素人主播進藍V直播間做主播,在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底薪差不多就要1w-1w5,由此提成就會更高。5000元以下的工資,一般只會出現在4、5線城市!币患覈鴥戎鸐CN機構的內部人員透露。
另有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達到12012億元,預計到2025年規模將達到21373億元。而青眼情報數據則顯示,2022年,美妝品類達人數同比上升40%,總聲量同比增長74%,總互動量同比增長78%;蛟S源于此,帶貨美妝品類的主播相對影響要低于其它品類主播。
那么,大眾印象中“高收入群體”的帶貨主播,為何會收入下滑呢?
一方面,帶貨主播的準入門檻低,導致近年來蜂擁而至直播帶貨行業的從業者眾多,行業內卷尤為嚴重。一位新銳美妝品牌創始人就表示,“主要是由于直播門檻太低,導致基數比較大!
另一方面,主播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品牌自播流行的影響。顯而易見的是,當前不少重倉抖音的美妝品牌,都正在弱化對于頭部達人的依賴,將品牌自播視為重要策略。例如韓束、珀萊雅、丸美等多個品牌的自播銷售額占比都已過半,形成相對良性的直播打法
03
直播行業悄然生變
眾所周知,過度依賴頭部主播或KOL,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助力業績增長,但長遠來看卻不利于品牌的發展。另外,隨著近年來國家主管部門的聯合監管、多部監管法規的出臺,以及頭部MCN機構的自發推動,直播行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拐點。最為典型的是,直播行業告別“寡頭時代”趨勢明顯。
正因如此,品牌在找主播帶貨的偏好上,也漸漸增加了對腰部和尾部主播的好感度。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青眼號外,“頭部主播都會跟品牌方壓價,Top超頭部的壓價還特別狠,而且要收(定價的)50%的傭金。如此一來,品牌的利潤空間幾乎消失殆盡。而一般腰部主播傭金在30-40%左右且多數不要提成,這樣品牌方就可以真真切切賺到錢!
與此同時,隨著直播行業競爭的白熱化,美妝品牌的話語權開始變強。上述MCN機構內部人員即表示,“相對而言,前幾年MCN和帶貨主播更加強勢,很多都是收固定坑位費,也不保證帶貨效果。但這幾年帶貨主播競爭多了,如果還收品牌的坑位費,就需要保證ROI(投資回報率),且基本至少是2左右。如今來看,品牌要比前些年強勢一些!
除此之外,AI數字人早已成為全社會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這同樣在改變直播帶貨行業的競爭格局。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2022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趨勢,預計到2026年將達102.4億元。
青眼號外注意到,像雅詩蘭黛、歐萊雅、寶潔等品牌/企業也已在嘗試接入虛擬主播服務于直播電商。對于這樣的變化,有不少業內人士告訴青眼號外,“目前來看,降本增效是AI數字人最大的好處”“在未來3~5年內,預計30%~50%的店播主播會被AI主播替代”。
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品牌逐步擺脫對超頭部主播的依賴和發展自播,抑或是面對來自AI技術對真人主播的影響,這都將對整個直播行業造成深遠影響;蛟S,當前帶貨主播收入大縮水只是直播行業面臨“大洗牌”一個信號。同樣,隨著直播行業越來越規范化,也將為直播行業在健康發展的路上開拓更大的天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