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增長59% “最low西餐廳”如何掀翻三座成本大山?
出品/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蔡大柒
預測凈利潤增長59%
薩莉亞又賺麻了
日本連鎖餐廳薩莉亞發布預測稱,2024財年(截至2024年8月)的合并凈利潤將比上財年增長59%,達到82億日元。
更早之前的合并財報顯示(2022年9月-2023年5月),營業利潤增至上年同期的3.4倍,達到35億日元,包括中國業務在內的亞洲業務起到拉動作用。
重新開放線下用餐的2022年財年(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薩莉亞快速回血1442.7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4.12億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56.6億日元,折合人民幣2.91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3倍。
這其中,依舊是中國市場貢獻最大。
兩年財報數據顯示,這個“最low的西餐廳”,在一片頹勢中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賺得盆滿缽滿,獨自美麗。這背后,薩莉亞是如何“摳摳搜搜”,降本增收,發展壯大的呢?
低價競爭時代
薩莉亞在打一場“準備十足”的仗
在解讀薩莉亞的“摳門大法”前,先要了解下薩莉亞在日本創立的故事。
1967年,第一家薩莉亞在日本千葉縣開張,彼時的創始人正垣泰彥還是一名東京理科大學的大四學生。
起初的薩莉亞以西餐為主,生意非常慘淡,幾乎無人光顧,還在第9個月時遭遇了一場大火,被燒個精光。
被母親鼓勵重新振作起來的正垣泰彥四處借錢,重新開店,分析當地餐飲后,發現了意大利餐飲這一市場缺口,轉作意大利菜。
雖然調整了市場定位,但生意一直沒好起來,正垣泰彥研究了好久,最終采用了降價大法,先降30%,沒人來,再降50%,還沒人來,最終降到70%時,迎來了食客的大爆發。
“真正好的東西,應該是既便宜又好吃!闭⿵┑睦砟钜恢毖永m至今。
在中國餐飲9.9元套餐風行的當下,薩莉亞是老前輩,在降價潮中真實打拼過的,經驗豐富。這是薩莉亞在這兩年大賺特賺的原因。
此外,還有與時代背景的“深度契合”。
1992年,薩莉亞開始騰飛,門店數激增。此時日本正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經濟泡沫破滅后,日本經濟持續低迷,1992-1999年,日本的消費物價指數均為負增長,人變窮了,口袋里沒錢了,高性價比又不難吃的薩莉亞自然成為了最優選。
日本90年代的餐飲狀況與當下的中國餐飲有一定相似之處,薩莉亞的“90年代騰飛”在中國再次復刻。
我,薩莉亞,不僅要打彈藥充足的仗,還要再打一次“低價時代的搏殺戰”!
時代契合,降價能打,這是薩莉亞這兩年財報中亞洲業務,特別是中國業務表現突出的原因。
薩莉亞的“省錢大法”
靠什么掀翻三座成本大山?
14塊的肉醬意面,9塊錢的玉米濃湯,20多塊的披薩,60一瓶的紅酒,還有18元的焗蝸!@樣的物價,簡直是“窮人”的快樂天堂。
接近100種菜品,包括牛排、披薩、意面、甜品、冰淇淋多個品類,30元吃飽,50元吃好,100元就能吃出減省版的法國大餐,面對食材、人工、房租成本三座成本大山,薩莉亞有著怎樣的省錢大法呢?
選址:熱門商場“偏門位置”
常去薩莉亞用餐,總有這樣一種體驗,滿商場找薩莉亞,它不是開在犄角旮旯,就是藏在電梯后面。但高性價比的強烈引力又會指引你,堅定地找到薩莉亞!
薩莉亞當前主要門店大多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門店多開在城市的熱門商場內,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但都不是黃金鋪位,大多是偏一點的地方。
這樣既享受了商場的高流量,又避免了高額的房租成本。
在裝修方面,薩莉亞不搞花頭,不搞主題店,千店一面,簡單為主,吃過千百家薩莉亞,總有種在吃一家的錯覺。
薩莉亞甚至還會盤下一些競爭對手倒閉的門店,裝修、設備接著用,能省則省,簡單裝修下,直接開門營業。
食材:從土地到餐桌的全套供應系統
薩莉亞的超低物價,背后有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的支撐。
在日本,薩莉亞的番茄種子是自研發的,還有種植、養殖基地。
像薩莉亞就有特定品種的生菜育種權,將種苗交由農戶生產,由于育種期的嚴格把控,生菜品質的均一性得到了極大提升,極大地降低了農業生產中的不確定性。
此外,食材是直采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蔬菜來自日本,紅酒來自意大利的自有酒莊,肉類來自澳大利亞的牧場。
在采購方式上,薩莉亞以N年的方式進行采購,也就是每年采購N斤食材,采購量固定,價格也固定。這樣子會有效避免價格變動帶來的成本增長。
此外,薩莉亞還在日本有六家工廠,澳大利亞有一家,為門店供應基本食材、肉類和乳制品。
早在十年前,薩莉亞就實現了供應鏈的數字化管理,采用了供應鏈的數據化+無線點菜機,來管理供銷存系統的數據。
進入中國后,由于種種限制,薩莉亞只能采用第三方合作的形式采購食材,但N年穩定采購的合作方式被保留了下來,讓采購成本穩定下來,不會出現特別大的波動。
人力:有限的時間,服務效率最大化
在人力成本上,薩莉亞固定服務員不多,有很多兼職員工,主要向學生、家庭主婦等無經驗人群進行招募。
管理特點則是有效時間內效率最大化,上菜時要一次端很多菜,回廚房時也不能空手回,要把空盤子端回去,餐桌上不能有空盤子。
餐飲人該向薩莉亞學什么?
當下的餐飲業,呈現著極其矛盾的狀態,一邊是品牌的急速擴張,另一邊是倒閉潮不斷襲來,一邊是各種食材漲價,另一邊是餐飲低價戰頻頻打響。
餐飲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或許薩莉亞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回歸基本,不斷提高效率。
正如創始人正垣泰彥曾在《薩莉亞革命:世界獨一無二的餐飲連鎖誕生秘話》一書中寫道:
“連鎖的本質并不是要做出生意多么興隆的店鋪,而是要做出銷售額平平,但仍可以產出足夠多利潤的店鋪。”?
沒有計時漏斗和服務員真切的承諾,10分鐘內薩莉亞就能把菜上齊。在日本的薩莉亞,每位顧客的平均逗留時間只有15分鐘。
薩莉亞高營收的背后,是超高的翻臺率。而餐飲人可以更多研究的思路,就在于如何“一邊省著錢,一邊多賺錢”。
方法之一是中央廚房的建立,所有原材料都在中央廚房處理好,在門店廚房不需要進行復雜的烹飪,只需要將加工好的食品,按標準加熱,上桌即可。
薩莉亞的廚房,號稱沒有一把菜刀。
這樣的高度標準化一方面能降低用人標準,降低人力成本(不僅不需要那么多員工,更不需要成本特別高的廚師),將每個人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同時還能縮減廚房的面積,變相擴大了前廳
方法之二便是薩莉亞神奇的部門——“工學部”,就是通過各種細節的優化來提升效率。這些優化是日本精細化管理的極佳體驗。
比如專門的番茄切割器,5秒鐘就能切好番茄,不用一刀刀切;比如特質的沙拉醬,絲滑柔順,省去搖晃的3秒鐘,能輕松擠出。
再比如專門設計的拖把,有自動加水功能,輕輕一摁,就能自動流出水,省去了繁瑣的打水環節。雖然只有三五秒,但每日重復的次數,再加上門店數,就能積累出巨大的數字。每一處細節的調整都能產生大效能。
總結來看,餐飲人所能嘗試的,除了參考薩莉亞在選址、食材、人力等方面的傳統降本增效思路,或許也可以換個角度,用制造業的思維來“重塑”餐飲業,通過提升各個環節的生產力,降低人力等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來提升整體的生產力,進而真正做到“一邊省著錢,一邊掙著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