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硬核or更休閑,戶外品牌的一道選擇題
來源/36氪
撰文/賀哲馨
野心勃勃的戶外品牌,似乎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2022年全球運動鞋市場的增速為2.7%,只有十年前的十分之一。但是當耐克、阿迪達斯這些略顯old的運動大品牌忙著清理庫存、和潮流歌手打官司的時候,On昂跑、亞瑟士(Asics)、薩洛蒙(Salomon)等一眾更聚焦“戶外”的品牌嶄露頭角。
瑞士品牌On昂跑去年上半年的總收入同比增長接近7成;運動鞋轉售平臺 Stock X 上,祖籍法國的薩洛蒙是2022年下半年增長最快的運動鞋品牌,交易額同比增長超2000%;老牌戶外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則在經歷從”老爹風”到街頭潮流再到戶外的三度風格變遷之后,重獲年輕人的追捧。
薩洛蒙母公司亞瑪芬體育被曝出赴美IPO,估值是當初被安踏收購時的兩倍多。亞瑪芬據稱希望通過上市募到足夠的資金,讓始祖鳥、薩洛蒙以及網球裝備品牌威爾遜三個品牌加起來的營收再翻個番,最終躋身“10億歐元俱樂部”。
相形之下,傳統運動品牌卻過得并不太好。阿迪達斯業績尚未走出陰霾,耐克前不久交出喜憂參半的季度報,彪馬則在本月5日的一通預期悲觀的分析師電話會之后,股價閃崩12%,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頗具戲劇性的一幕是,站在一眾戶外品牌金字塔塔尖的始祖鳥,因為商標侵權之由,把前東家阿迪達斯告上法庭,被評價“率先吃到戶外紅利的品牌開始警惕巨頭的追趕”。
01
風口和壁壘
李軒放棄國家地震局的鐵飯碗,全情投身戶外創業是在2016年。
最初做山地自行車,2018年和戶外媒體平臺Tigerhood的老板一起發掘了戶外品牌白熊Nordisk,接著李軒就創立了James Outdoorlife,正式做國外戶外品牌的代理,主要以一些小眾的日本、歐洲品牌為主。
比如日本露營服飾品牌 GRISPWANY 、瑞典戶外鍋具爐具 trangia、日本戶外家具INOUT等等!白罱部瓷狭艘恍┍容^有品牌審美,產品也比較全的國產品牌”,李軒說,中國原創戶外家具品牌什良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三年,戶外裝備和服飾成了消費市場罕有的亮點。李軒的生意也做起來了,現金流健康到他有足夠的底氣拒絕一些“來頭不小”的投資機構。
談及戶外市場的跨越發展,李軒也有些矛盾。一方面他覺得“很慶幸“,因為“總算站在風口上了一次”,但也不免有些牢騷,因為“有些大公司把生態都搞亂了”。
“好的設計師沒地方去,品牌讓抄國外的產品設計,不抄就滾蛋——這還只是設計層面,技術層面的創新就少之又少了! 李軒說他出國談代理有時候都不好意思,“在很多外國品牌眼里我們就是山寨。”
這也是36氪走訪多位戶外行業人士之后得到的一致結論,國內大多數從業者缺乏深度的專業知識積累,與海外頭部戶外企業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戶外的技術創新是一個相當長的流程,因為幾乎所有創新都來源于材質創新。
進入秋季,沖鋒衣替代防曬服成為戶外品牌的新戰場,這是一個十分考驗品牌技術能力的單品。但面料技術專利幾乎掌握在上游供應商手里,這也使得品牌們陷入同質化競爭。
20多年的戶外愛好者李先生告訴36氪,“戶外沖鋒衣、羽絨服再怎么解構,也沒有那么多款式。假如你去看始祖鳥、Patagonia、The North Face,把Logo遮掉,可能不一定分得出來哪家是哪家的沖鋒衣!
美國GORE公司是這一領域的巨頭,市面上主流高價沖鋒衣產品都可以看到這家公司專利薄膜面料GORE-TEX的黑標logo。
“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資格和GORE合作,”從事安全防護裝備行業、對各種面料都有研究的王青向36氪透露,“太低、太小的品牌定位,GORE根本不接招。連法國公雞Le Coq Sportif響當當的運動品牌,GORE都嫌人家不夠專業。”
就算是有資格與頂級面料供應商敲定了合作,也并不只是簽個合同這么簡單。王青告訴36氪,服裝公司會跟面料公司談服裝在各種場景需要的參數,甚至衣服的不同部位會需要不同功能傾向的面料等等。這樣的來回磨合和談判,少則耗費三五年,多則十幾年。
國產面料廠商“登天”有“中國的GORE-TEX”之稱,但技術水平仍有差距,所以市場化表現平平。
由于上游技術的限制,一些國產戶外品牌開始投向自研,但王青對業內一味“比參數”的做法感到擔憂。
“一些國產戶外品牌把面料做出來,嶄嶄新新地送去實驗室就完了,但那個數據是不可信的。”他說,“和當年國產手機跑分一樣,最后用起來怎樣大家心里清楚。”
王青告訴36氪,做面料的實際測試都是以年為單位,多則三五年上千小時穿用、50~100次洗滌才測得出來穩定壽命和極限壽命,“不是穿出去試一下午就能驗證得出來的”。
王青邊說邊展示他工作間里玲瑯滿目的面料樣品和測試流程,比如在什么環境下穿多少小時、洗多少次水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薄膜和基布有沒有鼓泡、剝離、龜裂,膠條有沒有老化脫落,薄膜有沒有被體脂沾染影響防水和透汽等等。
他用高海拔徒步、滑雪場景下的失溫事故舉例,“假如排除蒸汽的同時保溫效果不及預期,快速失溫是要命的。但非戶外運動的一般消費者不會懂,也不在乎!
在他看來,目前大部分品牌和供應商的合作模式都不深,“挑人家開發好的訂就可以了,最多自選顏色定染,連布種類都不會去開發!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涉足戶外領域的許多品牌精打細算的結果——力求性能強大很可能是不必要的,因為“專業”并不等于商業上的勝利。
02
進入大眾市場
在日本戶外品牌Montbell門店打工的小J來自臺灣。她告訴36氪,疫情開放之后,店里來了很多拿著小紅書來詢問款式的中國大陸游客,“看得出來有一些并不是戶外愛好者,她們詢問的款式都是小紅書熱門,基本上會買一套回去自己搭配!
Montbell是日本國民品牌,價格親民選擇豐富,有“戶外優衣庫”之稱。這一家Montbell位于涉谷核心區,上下一共五層,從男女親子服飾、裝備和寵物用品等應有盡有,靠近電梯的陳列架上還擺放著適合當季出行徒步的路線指引手冊,供顧客免費取閱。
位于東京涉谷的Montbell門店 作者攝
日本戶外市場是全亞洲第二,這樣的大型戶外門店在東京市區有許多,在新宿、鐮倉的一些街巷也零散分布著一些設計師品牌,因為選擇多價格相對更實惠,東京也是很多戶外愛好者的天堂。
為了吸引客流,小J也開始把一些賣得好的款式和顏色掛在入門顯眼處,“像綠色和紫色的雨舞者沖鋒衣最近就賣的很好!36氪也發現,小紅書上Montbell的夾趾涼拖鞋也成了不少潮人的必備單品,全身上下都是戶外品牌的穿搭博主也不在少數。
無論是傳統戶外品牌、還是以耐克阿迪、安踏李寧、lululemon為代表的運動品牌、以優衣庫為代表的大眾服飾品牌,亦或是像蕉下這樣的國貨新品牌都開始推出適合日常的戶外單品,所有人都想在“硬核”和“時尚”之間的空白市場占個位置。
做防曬衣物起家的蕉下在今年確立了“輕量化戶外路線”,希望切入一個更加適合國人消費習慣的“輕度戶外”賽道。
“防曬市場不足以支撐它的資本故事,公司要發展壯大,必須要做全品類。”咨詢公司群玉山告訴36氪,“輕量化戶外這個概念,從最初想法到成型至少斃了三個idea!,
這三個被斃掉的idea里,分別是“精致戶外”、“輕戶外”和“城市戶外”。外行看不出之中的差別門道,但蕉下有自己的一番解釋。
“輕量化戶外是和極限戶外并存的賽道,‘輕松自在享受戶外、而不是征服戶外’是輕量化戶外所提倡的心態!苯断翪MO果小反復對36氪強調,“因此我們的裝備雖然不追求極限數值和極限場景,但還是有自己的技術沉淀的,比如AntiTec九維防護科技,可以在大多數日常戶外場景下很好地做到防護。”
在蕉下聯合艾瑞咨詢發布的《輕量化戶外行業白皮書》中,到23年底,中國戶外用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目前消費者會將77.5%的金額投入到輕量化戶外用品的購買上,用戶期待的是防護功能更全、輕巧便攜,同時兼具實用性與時尚性的產品。
圖片來源:蕉下官方
相比于挨個陳列各款單品,入局休閑戶外的品牌們更愿意呈現“自家產品和熱門戶外場景的適配”,最直觀的就是越來越多的“造詞”。
蕉下天貓旗艦店重點呈現了“周末踏青”、“郊外徒步”、“山間溯溪”、“草坪飛盤”、“精致露營”場景下的產品搭配,騎行場景對應的是戶外鞋+防曬服+帽子+冰袖,露營場景則是另外的套組。
今年首次推出了健身房場景之外休閑服飾的lululemon,也在小紅書上投放了不少“打工人lululemon穿搭”“lululemon廳局風”等關鍵詞帖文, tiktok上走紅的“chic-sporty”詞條下,也有不少關于lululemon的單品搭配。
不難發現,“造詞”的背后其實還是增長焦慮,尤其是對細分品類崛起的品牌而言。
不過,重場景取代重單品的思路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因為消費者總是善變。
“今天他們愛上腰旗橄欖球,明天就可以去玩皮克球。”有業內人士向36氪表示, “不是所有小眾愛好都能形成露營、瑜伽這樣的(規模市場),盲目追隨潮流的結果有可能就是得不償失。”
蕉下擴展品類最直觀的依據,就是看這個品類及其對應的使用場景是否有大眾化、日;臐摿。
“我們選擇做氣絨沖鋒衣,而不是其它,比如高爾夫裝備,是因為氣絨沖鋒衣具備‘全天候、全季節、全場景’的優勢,它可以部分取代羽絨服城市保暖功能的需要,同時又具備戶外防護功能。”蕉下CMO果小告訴36氪,“所以它有可能成為像防曬衣一樣的全民戶外大單品!
時尚垂類平臺創始人唐唐覺得戶外休閑化的趨勢很好理解,因為服飾鞋包的毛利率要高于戶外專業設備。舉個例,牧高笛服飾鞋類的毛利率可以達到35%,帳篷和裝備只有20-25%左右,外加國內供應鏈強大的制造能力,供給端并不存在明顯的門檻。
“你就把它理解為一個品牌發展的必然階段,和前幾年流行的athleisure(運動休閑)一個道理,本質上還是為了多一些穿著場景!
邊界的模糊、人群的泛化,各路品牌在押注休閑戶外時,也都可以有自圓其說的邏輯,品牌需要運用對場景和消費者的理解,調度已有的供應鏈能力來建立用戶心智,最終實現差異化的競爭。
因此,唐唐認為就算是在休閑戶外市場,老玩家們也具有更強的價格、功能和市場影響力, “消費者可以既要又要,但品牌不能。當品牌還沒有強大到能夠觸及所有消費者的時候,必須有所舍棄!
國外主流戶外品牌定位 來源:網絡
優衣庫今年推出的登山服,在功能性數值口徑上就十分保守,這符合優衣庫一貫強調日常、休閑和百搭基礎的基調;一貫強調硬核功能性的波司登,則會傾向在防曬、透汽、保暖等功能數值上大做文章;凱樂石這樣的戶外品牌會一邊做休閑服飾,但也會積極和專業賽事聯名,來保持專業調性;至于lululemon、始祖鳥、薩洛蒙的策略,則多是貼著奢侈品牌的定位打,制造稀缺度和溢價空間。
今年5月,亞瑟士甚至發起了一項“anti-Gorpcore”的運動,推出無明顯logo、顏色低調的休閑服Asics Novalis系列,就是為了融入消費者的衣柜,而不是僅僅成為一件響亮的單品。
“到底是Gorpcore(戶外風)帶火了始祖鳥,還是始祖鳥這些品牌有意在造Gorpcore這樣的詞,這很難講!碧铺普f,“但我看現在這幾個勢頭很猛的品牌,不會看怎么做投放,會看它們的電商怎么布局,批發和直營比例怎么平衡,以及營銷費率變化以及對營收拉動的效果等等!
和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傳統運動巨頭相比,戶外玩家們還遠不夠大。市場變化如此之快,誰會笑到最后,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唐唐、小J、王青均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