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企業2023年雙節商品品類銷售數據調查出爐
出品/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作者/CCFA采購委
2023中秋、國慶雙節后一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采購委開展了2023年雙節(中秋節、國慶節)期間各商品品類的銷售實際情況調查。全國47家商超企業參與調查,數據為區間數據,統計通過對比中位數、眾數與平均值的方法,更好地為行業提供對標與參考,具體如下:
調查顯示,2023年中秋節、十一黃金周,假期時長增長,旅游、出行、中秋團聚等節日氛圍凸顯。超市各品類商品增幅情況具有典型的十一黃金周特點。從企業實際數據看,飲料、烘焙、方便食品、針織百貨等出行相關商品上升;月餅、水果類、酒類、蛋品、熟食等常規節日屬性商品有所增長;米面糧油、肉蛋禽、蔬菜等民生商品表現具有黃金周特點。
一、銷售高峰期及時長
調查顯示,今年雙節合一,中秋、國慶兩個銷售節點合并,統計顯示國內銷售高峰期最早從9月9開始,大部分商超企業9月20日到9月29日進入高峰期。今年雙節人口流動性加大,選擇出行時希望可以錯峰,因此銷售高峰起始日普遍在9月29日之前。
持續天數來看,7天內(含7天)的占56%, 8-14天占30%, 15以上(含)占14%。
二、2023雙節各品類實際銷售情況
月餅品類
調查顯示:有7家企業增幅在10%以上,14家企業增幅為10%以內,有9家跌幅在5%以內、8家跌幅在10%以內,2家跌幅在15%以內,3家跌幅在20%以內,4家持平。
數據顯示月餅銷售相對趨于平穩,但也有企業反饋新品匱乏、消費者更追求健康等因素導致月餅銷售略顯疲態。
酒類(白酒、啤酒、紅酒)
調查顯示:有11家企業銷售增幅在20%以上,3家企業增幅在15%-20%。2家企業銷售增幅在10-15%,11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10%,6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14家企業下跌,銷售的中位數與眾數都為增長10%,平均值為7.77%,高于預估時的6.89%。
酒水具有節日屬性強,節假日銷售好的特點。此次調查顯示,中高端酒搭臺、平價酒唱戲,部分企業反饋在強化線上策略、與品牌方組織有效的活動以及良好的陳列和規劃準備充分,酒水銷售成績理想。但也有企業反饋團購業務減少導致該品類較以往出現下滑。
水果類(蘋果、梨、桃李杏、柑橘、瓜果、漿果、熱帶類、堅果類、其他水果、水果禮盒)
調查顯示:有9家企業銷售大幅上漲,2家企業銷售增幅15%-20%,4家企業銷售增幅在10%-15%,6家企業增幅在5%-10%,9家企業增幅在5%以內,5家企業降幅為5%以內,4家企業降幅在5%-10%,4家企業降幅10%-15%,4家企業有相對幅度較大的降幅。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4.57%。
恰逢應季水果上新季,禮盒需求增加,銷售較好。其中營銷策略做得好的企業,復購率較高。水果是出行消費者的首選,銷售符合預期。
飲料(瓶裝水、功能飲料、茶飲、果蔬飲料、碳酸飲料、含乳飲料、沖飲、咖啡)
調查顯示:有5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2家銷售增幅15%-20%,6家銷售增幅10%-15%,7家企業增幅在5%-10%,20家企業銷售在正負5%以內,僅7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4.57%。
長假期間飲料商品成為剛需,銷售好的企業主要因為品類規劃更貼合消費者需求(例如:無糖或低糖、功能性、茶飲等)以及良好的營銷策略。氣溫變化或是下跌的主要原因。
蛋品類(鮮蛋、加工蛋品)
調查顯示:有4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2家銷售增幅15%-20%,1家銷售增幅10%-15%,5家企業增幅在5%-10%,17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6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3家企業跌幅5%-10%,4家企業跌幅10%-15%,5家企業跌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從預估為增幅-5%變為5%,平均值1.28%。
從數據上看部分企業節前預估較為保守,節后實際銷售整體優于預估。
烘焙類(面包、中西糕點)
調查顯示:有4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3家銷售增幅15%-20%,3家銷售增幅10%-15%,9家企業增幅在5%-10%,8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8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6家企業跌幅5%-10%,4家企業跌幅10%-15%,2家企業跌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增長5%,眾數為增長10%,平均值2.77%。
銷售較好的企業反饋,主要在商品品質和種類上做了創新,自有烘焙工廠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同時抓住節假日出行需求增加的窗口期。
熟食類(包含主食加工、散裝肉制品、熟食加工、小菜、配菜)
調查顯示:有3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4家銷售增幅15%-20%,2家銷售增幅10%-15%,8家企業增幅在5%-10%,9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7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3家企業跌幅5%-10%,6家企業跌幅10%-15%,5家企業跌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增長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0.74%。
增長較好的企業反饋自身開展熟食加工業務,品質口感符合消費者需求,品類豐富度充盈,反之銷售下滑的企業反饋在品類豐富度上做的不夠充分。
方便食品(餅干、曲奇、派類、沖調食品、保健品、方便餐、巧克力、嬰兒食品)
調查顯示:有2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2家銷售增幅15%-20%,1家銷售增幅10%-15%,4家企業增幅在5%-10%,16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11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1家企業跌幅5%-10%,7家企業跌幅10%-15%,3家企業跌幅超過15%。預估銷售的中位數與眾數都為增長5%,平均值為-0.32%。
部分企業認為方便食品中沖調及嬰兒食品的下滑較大,銷售較好的企業反饋自身改善供應鏈,銷售毛利增加。
居家組(廚房用品、餐具、水具、一次性用品、清潔收納用品、衛浴日雜用品、寵物用品、汽車用品、文體用品、箱包用品、玩具、五金電料、季節性用品)
調查顯示:調查顯示:有2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1家銷售增幅15%-20%,4家銷售增幅10%-15%,4家企業增幅在5%-10%,13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9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5家企業跌幅5%-10%,1家企業跌幅10%-15%,8家企業跌幅超過15%。預估銷售的中位數與眾數都為增長5%,平均值為-1.17%。
表現較好的企業反饋抓住了消費者更追求生活品味、性價比以及悅己行為的特點,同時擴大陳列,商品更新快,帶來較好的銷售。其中寵物用品、文化、體育、玩具、箱包等均有不俗表現。
休閑食品(堅果炒貨、果脯蜜餞、肉干、豆干、糖果、果凍)
調查顯示:調查顯示:有4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3家銷售增幅15%-20%,6家企業增幅在5%-10%,10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11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4家企業跌幅5%-10%,3家企業跌幅10%-15%,6家企業跌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與眾數都為-5%,總體增幅平均值為0%。
增幅較好的企業反饋與節假日期間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增加有關,適合出游的相關品、禮盒等表現較好。下跌的企業反饋,新興零食業態的沖擊較大。
針織組(保暖內衣、睡衣睡褲、襪類、拖鞋、毛巾、床上用品、休閑鞋及服裝、嬰兒用品)
調查顯示:有1家企業銷售增幅超過20%,1家銷售增幅15%-20%,3家企業增幅10%-15%,4家企業增幅在5%-10%,14家企業銷售增幅在5%以內,5家企業銷售跌幅5%以內,7家企業跌幅5%-10%,1家企業跌幅10%-15%,11家企業跌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3.19%。
銷售欠佳的企業反饋普遍與氣候溫度有關。
奶飲冰品(液奶、酸奶、乳酸菌、低溫制品、奶酪黃油奶油、冰淇淋)
調查顯示:有2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3家銷售跌幅15%-20%,5家企業跌幅10%-15%,9家企業跌幅在5%-10%,6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10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4家企業增幅5%-10%,3家企業增幅10%-15%,5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1.38%。
整體銷售對比預期出現分化,銷售欠佳的企業反饋市場價格混亂,供應商的選擇、合作深度、運營的能力、對于市場變化的預判等因素對該品類的銷售起到直接影響。
豆制品(豆腐、豆漿、豆制品深加工)
調查顯示:有2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3家銷售跌幅15%-20%,2家企業跌幅10%-15%,6家企業跌幅在5%-10%,12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15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4家企業增幅5%-10%,3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增幅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1.38%。
長假期間居家做飯減少,導致豆制品銷售微跌。
洗滌紙巾類(衛生紙、兒童婦女衛生用品、濕巾、抽紙、洗衣用劑、家居清潔)
調查顯示:有3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1家銷售跌幅15%-20%,3家企業跌幅10%-15%,7家企業跌幅在5%-10%,13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10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6家企業增幅5%-10%,1家企業增幅10%-15%,3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1.7%。
不同于往年集中囤貨,消費隨需而購,整體銷售比去年略跌。銷售較好的企業反饋引進爆款商品及配合促銷活動對銷售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水產類(鮮活水產、冰鮮水產、稱重冷凍水產、聯營水產、速凍水產)
調查顯示:有6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4家銷售跌幅15%-20%,3家企業跌幅10%-15%,9家企業跌幅在5%-10%,6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8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4家企業增幅5%-10%,1家企業增幅10%-15%,6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10%,平均值為-3.30%。
日本排海輿情、雙節出行等因素對水產起到影響,與節前預判較為接近,銷售下跌的企業較多。
肉、禽類(豬、牛、羊、禽、其他肉類,調理肉類半成品0-4度、速凍禽類、速凍肉類)
調查顯示:有7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3家銷售跌幅15%-20%,4家企業跌幅10%-15%,8家企業跌幅在5%-10%,7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6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2家企業增幅5%-10%,3家企業增幅10%-15%,7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10%,平均值為-3.19%。
受豬肉市場低價影響,在銷售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普遍下降。
糧油類(米、面、雜糧、掛面、烹飪油)
調查顯示:有4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3家銷售跌幅15%-20%,5家企業跌幅10%-15%,6家企業跌幅在5%-10%,12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7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2家企業增幅5%-10%,2家企業增幅10%-15%,6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2.87%。
不同于往年集中囤貨,消費隨需而購,團購業務減少,整體銷售比去年略跌。
清潔美容類(洗護發類、皮膚養護類、口腔清潔、身體清潔、計生)
調查顯示:有5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3家銷售跌幅15%-20%,3家企業跌幅10%-15%,6家企業跌幅在5%-10%,13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12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2家企業增幅5%-10%,1家企業增幅10%-15%,2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4.57%。
副食調料(調味油汁、調味粉晶、醬制品、腐乳、醬、干菜、海味、配料、罐頭、蜂蜜果醬)
調查顯示:有3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2家銷售跌幅15%-20%,5家企業跌幅10%-15%,8家企業跌幅在5%-10%,13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8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6家企業增幅5%-10%,1家企業增幅10%-15%,1家企業增幅15%-20%。銷售的中位數為-5%,眾數為增長-5%,平均值為-4.26%。
長假期間居家做飯減少,導致銷售下跌。
冷凍食品(速凍面點、速凍料理含炸貨、涮貨、冷凍蔬菜等)
調查顯示:有4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7家銷售跌幅15%-20%,4家企業跌幅10%-15%,10家企業跌幅在5%-10%,8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5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4家企業增幅5%-10%,2家企業增幅10%-15%,3家企業增幅超過15%。銷售的中位數為-10%,眾數為增長-10%,平均值為-5.85%。
假期出游、往年囤貨現象消退等原因導致下滑。另外部分企業反饋,消費者居家烹飪更愿意選擇新鮮食材。
蔬菜類(葉菜類、根莖類、瓜類與茄果類、菌菇類、花菜、芽苗、豆類、腌漬加工蔬菜、其他蔬菜)
調查顯示:有9家企業銷售跌幅超過20%,4家銷售跌幅15%-20%,3家企業跌幅10%-15%,11家企業跌幅在5%-10%,7家企業跌幅在5%以內,5家企業銷售增幅5%以內,2家企業增幅5%-10%,3家企業增幅10%-15%,3家企業增幅超過20%。銷售的中位數為-10%,眾數為增長-10%,平均值為-7.02%。
企業反饋往年囤貨現象消退、假期出游、價格波動因素三重影響,蔬菜品類出現下滑。
不同區域團購業務表現有差異,17家企業上漲,6家持平,24家企業出現下跌。米面糧油、奶品、部分針織床品等品類團購業務下降較多。
客觀來看中秋、十一雙節出游增加導致各品類銷售差異較大。民生必需品(糧油、蔬菜、調料、日配等)受團購以及往年囤貨現象消退等因素導致不同程度的下跌。具有節慶屬性的商品(酒類、水果等)品類在合理的商品規劃和有效的運營基礎上可以增加銷售。企業仍需在消費者研究、新品引進、品類規劃、營銷等方面下功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