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排隊6小時,藍瓶咖啡翻車,38元賣速溶?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張鐸
01
速溶價格如現磨
藍瓶咖啡翻車了
誕生于2002年,精品咖啡的鼻祖、文青、硅谷和媒體的寵兒——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塌房了。
說的是日前,藍瓶咖啡在北京新晉網紅商場THEBOX朝外 開了兩天快閃店,一家與滑雪品牌聯手打造的“精品即融咖啡站”。
門店沒有咖啡機,賣的不是現磨萃取的咖啡,而是用速溶制作的咖啡。只有28元的美式和38元的拿鐵兩款產品,價格和現磨一個水平。
此舉被費者質疑“沒誠意”“看不起誰呢”“敗自己名聲”。有網友開玩笑的稱,“堅決抵制藍瓶對北京消費者用速溶的行為。”
雖然是主打“滑雪”場景,但雪場里的咖啡生意,也不是“速溶”。manner、Peet's Coffee、%arabica 都在雪場開店,爭搶“高凈值人群雪場上的第一杯咖啡”。
除了產品不盡如人意,網友的不滿還在“區別對待”上。
今年6月至9月,藍瓶咖啡剛在深圳萬象城開出快閃店,雖然菜單有些精簡,但確實是現磨咖啡,還引進了“新奧爾良式咖啡雪融”作為限定新品。
◎左:北京快閃店,右:深圳快閃店
藍瓶咖啡的北京公司去年1月就已經注冊,此前也有北京首店落地景山景區的傳言,但至今沒有任何落地的消息,漫長等待過后,卻等來一個為期兩天的快閃店。
02
入華一年半
藍瓶咖啡困在上海
藍瓶咖啡是以精品咖啡為主導的“第三次咖啡浪潮”的推動者之一,曾被貼上“咖啡界的Apple”的標簽,創始人 James Freeman 從車庫白手起家,多次獲得硅谷科技巨擘的投資,一路把店從舊金山、洛杉磯,開到了日本、韓國和全球。
上海首店的開業“傳”了兩年,期待值拉滿。2022年2月25日,藍瓶咖啡中國內地首店落戶上海靜安,即使門店產品的整體售價相較于其他地區的門店定價高出35%至40%,但依然開業首日就大排長隊,最高排隊市場可達到6小時,有黃牛將價格炒到100-150元/杯。
藍瓶咖啡進入中國時,已有大量精品咖啡品牌獲得融資,一年半后的今天,多個精品咖啡品牌開始集體沖刺規模。
Manner咖啡門店數破千,M Stand咖啡達到400+家,Seesaw Coffee 門店數達到130+家,Peet's Coffee皮爺咖啡門店數已經達到180家,%arabica在特許經營制度下,去年一年在中國內地開設了近 20 家門店,Lavazza拉瓦薩咖啡門店數破百,計劃未來3至5年實現1000家門店的目標。
而不計入快閃店,藍瓶咖啡的門店數至今只有5家,并未真正“走出上海”。
位于青浦的第四家門店和浦東的第五家門店,前三家門店均在靜安。
藍瓶咖啡大中華區總經理胡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已經是藍瓶咖啡在全世界進新城市開店速度最快的一個市場了”。實際上,成立20年,藍瓶咖啡也不過在全球開出100家左右的門店。
藍瓶咖啡的開店緩慢,一定程度上,是耗費在設計和建造上的時間較長,盈利模式不靠規模,門店只是承載咖啡品牌和產品體驗的陣地之一,咖啡豆、品牌衍生品的銷售占據整體營業額的大部分。
從價格帶來看,主打40元左右的咖啡屬于中高端,與其價位接近的有星巴克甄選和%arabica咖啡館。同時,處在這個價格帶的消費者通常價格敏感度不高,追求咖啡的品牌效應和口味。
藍瓶咖啡面臨的競爭局勢比較復雜,藍瓶咖啡的許多招數,已經被國內的咖啡新勢力學習和借鑒,中國的消費者,也接受了一輪又一輪精品咖啡,尤其是平價精品咖啡的教育。
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藍瓶需要一如既往的注重產品、空間和體驗的格調,來維持品牌影響力,建立品牌高勢能。
結果誰曾想,藍瓶咖啡因為一場兩天的“精品即溶咖啡站”,敗了好感。
03
在進入中國前
藍瓶咖啡就“變了”
新鮮烘焙長期依賴是藍瓶咖啡的賣點之一,主打銷量“小量烘焙+請看生產日期”。創始人曾表示,門店里只用48小時內烘焙出的咖啡。
至今的一些報道中,仍然把“48小時新鮮烘焙”當作藍瓶的賣點。
但實際上,咖啡烘焙行業其實有一種觀點認為,咖啡豆烘焙后需要放置一段時間,烘焙后的咖啡豆會持續的排氣(養豆期),過早使用咖啡豆的品質并不穩定。
更重要的是,藍瓶咖啡早就放棄了這個“規矩”,悄然把時間拉長到21天。
官方此前表示,目前所銷售的包裝咖啡豆實際均為14天內烘焙生產,門店在21天內必須使用完,對消費者則建議在60天內的“最佳”賞味期內喝完。
近兩年,藍瓶咖啡也逐漸走向大眾,經營思路也從“提供優質的咖啡”,逐漸變成了“讓人能快速體驗咖啡的樂趣”。
2018年,一向講究“慢工出細活”的藍瓶咖啡,在日本神田萬世橋開出了專門外帶的“take out”店,2020年,藍瓶咖啡在日本街頭,推出鋁罐裝的冷萃咖啡和自動販賣機......
2022年藍瓶又推出了“精品即溶咖啡”Craft Instant Espresso。“追求保留咖啡濃縮的風味與口感”,但藍瓶子不再是那個“賣豆不賣粉”的咖啡品牌。
今年8月,這款產品在中國推出,“因為中國顧客習慣使用的杯子相比美國會小一些,因此做了克數的本地化適配”——獨立包裝的克數由4克改為了3克。
只是,單條售價約為15元的速溶咖啡能夠打入多少場景中?其他的精品咖啡店不香嗎?
隨著藍瓶咖啡更廣泛的走出門店,適應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和市場趨勢。藍瓶咖啡的核心價值觀和品牌定位可能正面臨挑戰。
擁抱“大眾生意”,而不是“一期一會”,藍瓶咖啡的特性和高度個性化正在被犧牲,品牌光環正在黯淡,或許在未來,將不再是精品咖啡愛好者的“朝圣品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