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的底盤和身段
來源/斑馬消費
撰文/徐霽
隨著極兔速遞上市,菜鳥向港交所發起沖擊,加上已經上市的京東物流和正在排隊的順豐控股,新一代超級快遞巨頭們在港股集結。
面對中國快遞業老大順豐,行業新秀極兔,以及主打綜合服務的京東物流,菜鳥靠什么彎道超車?
是背靠阿里巴巴所獲得的戰略定力。在電商與快遞深度綁定的市場環境中,菜鳥依托阿里全球最龐大且國內、海外均衡發展的電商業務集群,獲得穩定的業務基本盤。先長大,然后走出去。
是與生俱來的電商與科技基因。借此,高效指揮著電子商務樞紐、上千個倉庫和分揀中心,數千線路與網點、17萬個菜鳥驛站等,共同形成全球電商物流服務能力。
快遞行業依靠重資產和高人力的傳統模式日漸式微,數字化、強運營的電商物流綜合服務,才可能實現服務、效率和利潤之間的最優解。
先天優勢加之后天努力,菜鳥正在快速超車。未來,這只菜鳥會更加富有想象力。
01
阿里分拆上市,何以菜鳥“先飛”?
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進行“1+6+N”組織變革,旗下具備條件的業務和公司都可以獨立融資和上市。半年后,阿里分拆上市第一股,花落菜鳥。近日,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發起沖擊,計劃募集至少10億美元。
十年前,為了數字化阿里巴巴電商物流價值鏈,菜鳥帶著科技基因應運而生。
之后,菜鳥推進電子面單等“系統性工程”,憑一己之力在3年內將物流行業包裹數字化率從不足5%提升至80%以上,成為了快遞業數字化的主要推動者。隨著菜鳥的業務從國內延伸到跨境物流服務,菜鳥也開始面向越來越多的中國及以外的國家及地區推出兼具時效性、優質的服務及具競爭力的價格的開拓性產品。
在深入探索全球最大、最復雜的阿里巴巴生態體系的過程中,也讓菜鳥對電商有了深刻了解。菜鳥順應快遞業需求、解決行業痛點的每一步,正是其自身業務壯大和崛起的全過程。
如今,在全球電商物流市場,菜鳥坐擁建筑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跨境電商倉庫,全球第一;2023財年處理跨境電商包裹超過15億個,高居全球榜首,
現在的菜鳥,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中國前三大品質電商物流公司之一。
不僅如此,菜鳥還憑借全球物流網絡及先進的技術,組建了包含超17萬個站點的全球最大數字驛站網絡(菜鳥驛站)、6000萬月活的全球最大物流應用菜鳥APP,及其他一系列科技及服務來消除物流障礙,解決客戶需求。
菜鳥招股書顯示,最近3個財年,公司營收規模穩步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1%。2023年Q2,公司收入231.64億元,同比增長33.6%,成功扭虧為盈。
02
分拆不等于放棄既有優勢與合作
2003年,淘寶網創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這不僅重構了中國零售市場格局,還帶動了電商鏈的蓬勃發展。
快遞行業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業務量呈指數級增長。200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1.4億件,20年后的2022年,變成了過千億件,幾乎與電商GMV的增長同步。
電商崛起是快遞市場蓬勃發展的先決條件,畢竟,快遞業八成以上業務來自電商。同時,快遞行業也是電商平臺服務能力的關鍵基礎設施。
中通快遞得以業務量連續多年穩坐行業冠軍,正因其九成業務來自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
極兔能在中國異軍突起,離不開拼多多的支持,它們都是段永平的門徒;京東物流早期專為京東商城送貨,近年,為了突破業務天花板、提升服務價值,才極力做大第三方業務。
菜鳥招股書顯示,菜鳥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阿里巴巴集團以外,過去三個財年,來自阿里巴巴集團的收入約占30%。但一直以來,菜鳥與阿里巴巴生態系統都保持著緊密的戰略協同關系,可謂是阿里巴巴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
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之間,并不是附庸關系,而是相互需要,互相成就。試問,哪個電商平臺不需要優質的快遞服務?又有哪一家快遞公司,不是做夢都想獲得穩定的電商訂單?
原專注于商務件的順豐,為尋求增長,一直對電商件念念不忘。自營的豐網失利后,入股極兔;入駐抖音電商、與東方甄選合作等,無一不是為了商流。奈何,順豐天生缺少電商基因,無論怎么努力,電商件在其收入中的比重仍然很低。
起家于拼多多的極兔,為何節衣縮食也要收購百世和豐網?就是為了快速搶占電商件的市場份額。但由于多網融合不暢等問題,極兔的同業收購,未能實現1+1>2。
菜鳥含著金湯匙出生,在電商與物流雙向依存的關系鏈中,與阿里巴巴形成了最穩固且全方位的鏈接。
阿里巴巴是菜鳥的控股股東,持有其發行前接近70%的股份。分拆上市后,阿里巴巴對菜鳥的持股仍超過50%。
其中,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libaba
International,直接持有菜鳥5%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直接預示著雙方在出海業務上的合作空間。
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同時也是菜鳥董事長,阿里旗下兩大業務集團——淘天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的CEO戴珊、蔣凡,都是菜鳥的非執行董事。
今年雙11前夕,天貓超市聯合菜鳥正式在北京啟動半日達服務。這個淘天集團與菜鳥聯合打造的物流創新項目,僅半年時間,已開出20城。
2023年9月,菜鳥與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旗下的速賣通,聯合推出“全球5日達”快線產品,已經覆蓋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和韓國等5個重點國家。今年的這個雙11,預計會迎來史上“最快海外雙11”。
03
“輕重結合”鍛造商業競爭力
中國快遞市場,正在逐步過渡至存量時代。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也只恢復到16.4%,遠不及前幾年。
與其他快遞公司不同,菜鳥有著更長遠的謀劃——跳出國內快遞市場的極致內卷,在跨境電商物流領域彎道超車,成為這一藍海市場的絕對領導者。
全球物流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容量巨大但痛點超多。就不論服務質量了,僅是價格和速度,菜鳥就足以對國際同行形成降維打擊。
過去,快遞行業的拼殺,集中在重資產端,飛機、汽車、線路甚至快遞員的數量,都被當成護城河。
而菜鳥運營全球物流網絡的方式卻不一樣,只強控并自主運營關鍵節點,使其具備全鏈路端到端能力,其他的通過與可信賴的物流伙伴合作。這樣輕重結合運營的優勢在于網絡節點的靈活性、快速可拓展性和提升利率用,最終,實現用最優的價格,提供最好的服務。
UPS、fedex等傳統國際快遞巨頭,投巨資建成了大量干線網絡,但這些都是為高客單價的商務件所設計,想要調整網絡來符合跨境電商,一定虧本,也很難適應。
穩定的商流訂單和網絡優勢,每周包機、包板的高滿載率,通過智能合單、干線合作和運轉調度,配合強大的路徑優化算法等,讓菜鳥可用一杯咖啡的成本,實現確定性的全球10日運輸時效,即“5美元10日達”。
就這一點,聯邦快遞這樣的傳統國際快遞巨頭,能做得到嗎?
在全球化、科技化、綜合化的未來快遞業,單純的送貨,仍然會有市場,但價值會大打折扣。只有如菜鳥一般,以技術驅動,用規模和效率,在價格、服務和利潤之間,尋找到了最優解的玩家,才能徹底解決行業痛點,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