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兩個風向:折扣店、會員店
出品/零售商業評論
2024年上半年過去了,零售業的風在往哪吹?
從超市業態來看,可以說是正處在轉型十字路口。一面傳統超市紛紛向胖東來學習,另一面折扣店、會員店乘著東風而起。
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了“2023年中國超市TOP100”。
整體上來看,2023年超市TOP100企業銷售規模為8680億元,門店總數2.38萬個,分別比上年的超市TOP100下降7.3%和16.2%。
超市TOP100企業中,銷售額500億元以上的企業7家,分別為沃爾瑪(中國)、永輝超市、康成投資(中國)、華潤萬家、盒馬、物美、聯華超市;銷售額100億元-5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5家,分別為家家悅、中百倉儲、錢大媽、易初蓮花、利群和永旺(中國)。
其中,沃爾瑪(中國)位居第一位,2023年銷售規模超1202億元,門店數量達365家;永輝超市位居第二位,2023年銷售規模超855億元,門店數量達1009家;康成投資(中國)位居第三位,2023年銷售規模超772億元,門店數量達528家。本次胖東來也首次參與排名,2023年銷售規模46億,門店數量達12家,排名第31位。
我們特別注意到,在一二線城市,會員店、折扣店的銷售以及門店數增長顯著,代表性企業包括:沃爾瑪、開市客、堯地、好特賣、奧樂齊、嗨特購等。
“從市場風向來看,折扣店的崛起,更加證明了當前消費環境下,理性消費占據主導。而會員店的備受青睞,又反應出消費者對創新產品、高性價比、自有品牌產品的需求旺盛。而帶給傳統商超的考驗就更大。”零售商業評論主編表示。
折扣店:大軍蜂擁而至,低價只是表象
過去幾年內,一些頭部商超也紛紛加入折扣大軍,很多商超也都在向折扣零售轉型。盒馬較早就打出“硬折扣”;物美在2022年就開出首家折扣店“美淘”;胖東來也開出“批發集市”。此外,家家悅、人人樂等商超也都有探索折扣店模式。叮咚買菜也推出了“叮咚奧萊”,永輝超市在全國范圍的門店中增設“正品折扣店”。
而從近半年來看,折扣零售的新聞不斷。2024年4月,天福便利店在大本營東莞開了兩家天福折扣小店,以大牌零食、酒水飲料、日用品等品類為主。5月,卜蜂蓮花全國首家折扣店在汕頭市潮陽區正式開業。6月,中商超市旗下折扣品牌“暴扣折選”在武漢光谷開業,面積約為1000㎡,是家綜合類目的正品折扣店。
而6月底,在線下實體零售京東打出一張牌,就是折扣店。京東旗下首家全品類折扣超市-華冠折扣超市開業,模式上,華冠折扣超市為京東自營,主要依托京東的供應鏈體系,商品由采銷人員深入工廠直采,主打的是“天天低價”。
而近日,聯華也宣布打出折扣化組合拳,一方面通過精細化的成本控制,逐步取消傳統的周期性促銷,以實現優勢商品的常年低價;另一方面通過優化供應鏈,以折扣為核心,大力發展自有品牌。背后是基于聯華全國各地區供應鏈的強強聯手,發揮集采優勢,加大基地直采比例,進一步降本,壓縮利潤空間。
從行業角度看,折扣零售業態在商超領域增速較高。此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曾表示,折扣店是超市發展中的創新業態。未來幾年乃至于十年,折扣店都會成為中國超市行業乃至整個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五年里,折扣零售行業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4%。行業整體上處于一個穩定的增長階段,顯示出良好的市場活力和潛力。
折扣零售的發展這背后還是質價比的新消費趨勢。
尼爾森IQ今年4月發布的《2024中國消費者展望》指出,中國消費者在注重產品性能、質量和品牌聲譽的同時,也愈發關注價格的合理性,中國零售業進入“質價比時代”。與2023年初的調研相比,看重性價比、多平臺比價的“精打細算型”消費者占比從28%上升到30%。
對于商家而言,折扣零售還要需要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我們以奧樂齊和盒馬為例來說。
最近奧樂齊的發展速度比較快。從2017年,奧樂齊以天貓旗艦店進入中國市場,到2019年在上海開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家線下門店。目前奧樂齊在國內的第57家門店在上海市徐匯區萬科廣場開業。
奧樂齊主打的是高質低價的賣點,它也是“硬折扣”模式的代表。奧樂齊僅保持約1100到1400個精選商品,聚焦于食品雜貨,輔以生鮮等高價格彈性的品類。其采購和供應鏈策略為其低價模式做足了支撐。
還有一點,是自由品牌是其模式的關鍵。奧樂齊有90%的產品來自其自有品牌系列,同時會建立本地化供應鏈,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
同樣盒馬也類似,折扣經營模式背后是垂直供應鏈。盒馬自有品牌以及OEM/ODM采購體系支撐這個模式。
2023年8月,盒馬內部啟動了組織變革,核心便是盒馬將旗下奧萊軟折扣模式全部轉化為硬折扣。
不僅如此。盒馬還在大力發展奧萊體系,從軟折扣走向硬折扣。從2021年10月入局的盒馬奧萊,已經滲透更多社區。去年11月,盒馬曾經透露,盒馬奧萊在上海已有60多家門店,馬上就要開到100家店。
而最近盒馬發力折扣零售盒馬NB,并開放加盟,在零售業內引起不小的輿論。
根據我們洞察,價格確實很有競爭力。盒馬NB奧萊的最大特點是自有品牌商品。自有品牌需要把控整個供應鏈,可以從供應鏈中扣出利潤,而最終保證商品的可控低價,這也是其自有品牌價格能打到同類商品50%的原因。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我們需要回歸到折扣零售的核心,單純的低價只是折扣店的表象,實際的競爭力在于整個供應鏈的把控能力。這需要前端一方面量要跑起來,另一方面,消費者現在要的是高質價比,商品的高品質保證是基礎。
一些本地折扣零售商家通過本土化運營和對當地消費者需求的了解,也可以做到差異化和本地化產品創新。
會員店:加速開店,商品力仍是核心
我們再談下第二個業態,會員店。當前的一個現象是傳統大賣場處于水深火熱,連鎖大牌都相繼陷入閉店潮,而另一面則是會員店的開店熱。
我們以山姆為例。根據沃爾瑪發布截至2024年4月26日的202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營收1615億美元,同比增長6%;營業利潤為68億美元,同比增長9.6%;歸母凈利潤為51.04億美元,同比增超2倍;調整后每股收益0.6美元,超市場預期,同比增長22.4%。
其中山姆會員店銷售額為214億美元,同比增4.4%。分地區來看,中國地區銷售額為57億美元,同比增16.2%,電商銷售額同比增23%。山姆會員店和電商業務表現強勁,電商滲透率提升至為43%。
山姆不但高速拓店還在開通跨境直郵。繼全國第48家南京江北店開業后,山姆今年還有6家新店即將開業。
今天會員店模式在中國加速度。山姆、麥德龍、Costco在加快步伐,盒馬X會員店、FUDI、高鑫零售M會員店等也加入賽道。
根據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的截至3月31日的2024財年業績報告,過去一年,零售業面臨的線上線下的競爭更加激烈,高鑫零售在關閉部分虧損門店同時,依然在高質量開店。財年內,高鑫零售新開6家大潤發(大賣場),14家大潤發Super(中型超市)及3家M會員商店,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在212個城市開出了507家門店。
財年內,M會員商店在全國開出首店,揚州首店會員續費率達到預期。據了解,M會員店的會員分為普通會員和黑金會員兩個等級,會員費分別為260元/年和680元/年。目前其全國累計付費會員數約14萬,會員總數近24萬。
而近日,大潤發M會員店全國第四店在常熟全新亮相。這不僅是M會員店在蘇州地區的首家門店,更是其在全國縣級城市的首個門店。
高鑫零售CEO沈輝稱,常熟M會員店開業是M會員店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意味著大潤發在縣級市布局會員店業態的開局。
另一家fudi,2年多時間已在北京開出3家會員店,2家精選超市,積累會員數量超過18.8萬人。fudi此前還計劃在2024年新增15家門店。
接下來的競爭在哪里?我們認為從幾個點看,首先還是供應鏈。會員店的SKU少,一般精選在4000個左右,基本上同品類的商品都只有極少的sku。5%-10%的商品種類要滿足絕大部分會員需求。所以,每款商品的選擇對于采購來說,都是極強的考驗。
“供應鏈上探,是很難做到的。這需要上游多方供應商協同。但優勢在于,作為獨家商品,能提升會員價值,這是獨一無二的。對于供應商來說,一旦成為爆品,銷量也非常穩定。”咨詢的一位零售供應商向我們表示。
而山姆聚焦細分單品的策略,采購也絕不是簡單地引入商品,更是利用會員洞察、自身的經驗和與供應商合作推出新品。Costco同樣是采用超低SKU+規模采購+嚴選模式的運營策略,只保留性價比高的2-3個商品上架。將SKU做到極致,通過大批量采購取得競爭優勢。
還有一個關鍵,以往的會員店核心依賴線下門店,但現在即時零售也是競爭籌碼。根據我們觀察,目前即時消費已經成為一大主要趨勢,就考驗商家的云倉密度和自有或第三方即時配送的能力。
當然,會員店最終服務的對象是會員,考量的指標也在會員。會員店在接下來的2-3年的搶灘勢頭還會加劇,整體會員數量將在短期內激增,對于會員店商家而言,如何提高會員的復購和粘性,將是硬性指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