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瑞安嘉里爭相引入,高端自行車熱衷進駐哪些商場?
來源/Mall星人
撰文/郭歆曄 和賀文
編輯/司馬和一
戶外運動正融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騎行、徒步、露營、釣魚、漿板、潛水、沖浪、登山、攀巖、滑雪日益受到青睞。其中,騎行與露營、徒步并稱為“戶外三大頂流”。
據蟬魔方數據顯示,2023年抖音平臺上「自行車/騎行裝備/零配件」品類急速擴張,銷售額連續12個月增長,全年銷售額超過25億元。
在整個運動戶外的品類增長規模矩陣中,同比增長率TOP3的是自行車/騎行裝備/零配件、戶外/登山/野營/旅行用品、運動包/戶外包/配件。
其中,自行車/騎行裝備/零配件同比增速超過414%。小紅書、抖音、B站上,有關“騎行”的內容,可謂與日俱增。
公路車、山地車、場地車、旅游車、兒童車、碳纖維賽車,消費降級運動升級大背景下(入門級單車兩、三千元,高端單車數萬元,客單價堪比奢侈品),購物中心正積極擁抱這一極具黏性的新興賽道——喜愛運動社交且具有高端自行車購買力的群體無疑也是優質客群。
成都誕生了首個騎行主題新概念商業公園CyPARK;今年上海新開業或即將揭幕的徐匯萬科廣場(WeCycle)、香港置地西岸金融城STATION 1907(RE而意與SHIMANO聯合打造的首個自行車實驗室和研究所)、西岸夢中心(閃電)、前灘公園巷(同榮&閃電)、花木時光里(WeCycle)、又又中心(PINARELLO)等項目,均不約而同吸納自行車門店,作為重要的吸流利器。
越來越多的中高端存量商場,也開始著力引進自行車專門店及騎行配套零售店,并力爭成為騎行友好商場。
△TREK上海萬象城店|圖源:TREK官微
高端自行車品牌與商場的緣分,幾年前就已初見端倪。原本全在街鋪開店的高端自行車品牌(例如2005年在老西門復興東路開出上海首店的TREK),于2016年開始嘗試進駐購物中心(TREK首店從復興東路街鋪遷移至徐匯綠地繽紛城,其它商場如上海K11和星星堂),2021年起開始批量進駐購物中心(如北外灘來福士的而意上海首店,靜安嘉里中心的BROMPTON Junction,豐尚國際的TREK)。
今年以來,更是加速在滬上主流購物中心布局,一連開出十多家新店,虹橋南豐城(EARLY RIDER 英國兒童車Detopia Outdoor)、正大廣場(Colnago梅花)等老牌購物中心近期紛紛首次進駐了自行車店,去年底開業的真如環宇城MAX也即將迎來TREK新店。
據Mall星人與中商數據盤點,各大集團旗下中高端購物中心引入高端自行車門店的不在少數,例如嘉里(靜安嘉里中心&浦東嘉里城)、瑞安(創智天地&蟠龍天地)、香港置地(西岸金融城STATⅠON1907)、太古(前灘太古里)、恒隆(港匯恒隆廣場)、利福(久光中心)、南豐(虹橋南豐城)、華潤(上海萬象城&蘇河灣萬象天地)、凱德(北外灘來福士)、印力(豐尚國際生活中心)、萬科(徐匯萬科廣場&上生新所)、中信泰富(尚悅灣)、正大(正大廣場)、中海(真如環宇城MAX)、百聯(百聯西郊)、保利(花木時光里)、華之門(西岸夢中心)、陸家嘴商業(前灘公園巷)、麗寶(虹橋麗寶廣場)……其中,洞察先機的港資與外資購物中心占了半數以上市場。
就連有著“運動超市”之稱的迪卡儂,也在上海浦東紅楓路331號開出了亞洲首家迪卡儂自行車概念店,提供從兒童時期的平衡車、童車、到山地車、公路車的全部產品,并推出官方的舊車回收服務(位于瑞虹天地月亮灣的迪卡儂新形象門店同樣注重自行車產品,打造專門的“二手童車”區域,提供回收服務)。
繼試水環球港和百聯世博源后,迪卡儂正加速進駐大型區域購物中心,金橋啦啦寶都、臨空薈聚中心、瑞虹天地今年都引入了迪卡儂作為項目主力店。
△圖片來源:迪卡儂官微
迪卡儂北亞自行車運動總監Boris GUBAYDULLIN公開表示,作為自行車大國,中國有著堅實的騎行人群基礎。從傳統代步工具到健康、高品質生活的象征,人們對于自行車的功能性專業性要求逐步提升,相關的配套裝備需求也呈快速增長趨勢。
【TIPS】百年前的張園是中國第一臺自行車試騎的地方,1903年秋張園更舉行了腳踏車大賽。
自行車進商場也并非最新興起的趨勢,百年前南京東路的四大百貨便售賣自行車(英國進口的“三槍”、“鳳頭”,從德國進口的“藍牌)……印象中一直銷售至1992年前后(永久鳳凰等國產車),大多位于商場地下室或高區,與家具家電位于同一區域。
相對于以前的永久鳳凰,如今購物中心引入的都是高端進口自行車,鋪位也都是1樓臨街位置(便于騎友停車),并配有專門的養護服務甚至咖啡區,與新能源汽車在商場的地位幾乎相當。
上海哪些區域的“騎行文化”濃厚最高?不同的自行車品牌選址偏好有何不同?哪些自行車品牌最受購物中心歡迎?
Mall星人以綜合自行車店(BIKE WORK、RE而意、WeCycle、騎行服等配套及其他綜合店)、單品牌自行車(閃電、TREK崔克、PINARELLO、Colnago梅花等)、兒童自行車(Prima Rider美國兒童車、EARLY RIDER 英國兒童車)、綜合運動門店-迪卡儂等品牌為研究樣本,透過它們的門店選址特點,探討自行車尤其是高端自行車在購物中心的布局現狀。
【TIPS】為了便于閱讀,下文使用簡稱,北區指蘇州河北岸,東區指浦江以東,南區指蘇州河南岸,借用北京道路的說法,用“1環”用指代內環內,“2環”指內中環,“3環”指中外環,“4環”指外環外。例如,南1環指蘇州河南岸內環內。
據Mall星人與中商數據聯合出品的上海高端自行車品牌選址地圖可見,繼市中心梧桐區(衡復、老盧灣、長寧新華武夷,1993年大陸首家捷安特專賣店便開在衡復建國西路)之后,沿江(西岸前灘北外灘陸家嘴)、沿河(蘇河灣)、沿公園(中山公園世紀公園大寧公園長風公園)、外籍僑民集聚的國際社區(碧云花木虹橋)等騎友喜歡的騎行路徑是高端自行車品牌選址熱門區域。
這些區域,時常出現穿著騎行服踩著鎖鞋騎著公路車的專業級車友乃至車隊。
作為一個以自行車為主題的生活方式品牌,來自京城的RE而意業態延伸較為豐富,前灘太古里與張園店集零售、咖啡與輕餐為一體,今年6月在香港置地旗下西岸金融城STATION 1907開出的新店,更是打造了首個自行車實驗室。
不同于RE而意的傳統門店,RE而意西岸金融城店是一個多功能復合空間。這里不僅是商店,更是RE而意與SHIMANO禧瑪諾聯手打造的自行車研究所。該店提供濱江便捷租車、專業維修服務、香醇咖啡品嘗、停車寄存、以及舒適的休息區域……為顧客提供一站式的濱江騎行服務體驗。
△RE而意西岸金融城店|圖源:西岸金融城官微
北1環(內環內)的北外灘來福士、東1環的浦東嘉里城、東2環(內中環)的前灘太古里、南2環的西岸金融城及南3環(外中環)的百聯西郊購物中心均有引進該品牌,4環(外環外)區域目前暫無布局。
△圖片來源:RE而意官微
同樣以騎行活動為特色的戶外生活方式品牌WeCycle,布局速度同樣迅猛,目前在滬門店數,與RE而意持平,均為6家。
2018年6月,滬上首家集合了單車健身、零售、訓練、旅行及社交的多場景騎行健身空間WeCycle 于源深體育中心盛大啟幕。而另外5家位于大寧久光中心、花木時光里、徐匯萬科廣場,西岸鳳巢AI PLAZA、虹橋麗寶廣場的WeCycle,皆位于商場1樓。
自行車集合店方面,BIKE+WORK洋房旗艦店于今年5月在上海徐匯區開業,店內不僅售賣自行車、配件、騎行服飾,還提供認證、個性化定制、售后維修服務。
該品牌另外兩家門店分別位于北2環(內中環)的大渡河路和東4環(外環外)的航頭鎮,目前暫未進駐購物中心。
其他綜合店中,老牌單車香港同榮單車上海首店今年落戶前灘公園巷,以車店×茶餐廳的形式打造車友終點站。
來自北京,執著于手工車定制車的高端獨立車行AITASHOP于2022年進駐衡山路八號;同樣熱愛“衡復”的RideNow和速度貓 SpeedCat,均有較高知名度。
【TIPS】上海最早銷售高端車為主的自行車集合店一一起點單車俱樂部Bikehome,發展至今已有約20年歷史。
4家門店中有3家深耕長寧區,經銷代理的自行車高端品牌有:閃電、BMC(華陽路店)、Van Nicholas、ENVE、ROTOR、PraxisWorks、Wahoo。
從以上品牌的整體分布現狀來看,衡復、盧灣、西岸、前灘及長寧路板塊的單車濃度最高。
騎行服配套方面,專注于公路及山地車服裝及配件的英國自行車生活品牌Rapha,今年3月RCC(Rapha Cycling Club)通過CLUB100潮流騎行店進駐上海建國東路411號開出全國首店,CLUB100上海第2店則進駐普陀長風迷你街區嘉佰匯。
CLUB100潮流騎行店提供24小時自助洗車、打氣和修車,騎行裝備包括RCC(Rapha Cycling Club)國內渠道的騎行裝備,以及各種騎行服、頭盔、騎行水壺等。好奇未來CLUB100首家購物中心店,將花落誰家?
浦東嘉里城、蟠龍天地分別引進來自法國的「足部保護專家」SIDAS全國首家旗艦體驗店、意大利頂級騎行運動防護Dainese大中華區首家旗艦店,與場內的自行車品牌共同打造騎行友好氛圍。
單品牌自行車專賣店中,兩大美國品牌Specialized閃電和TREK崔克的門店數量最多,分別有12家門店(含經銷商掛牌店及品牌旗艦店)。
其中,閃電在西南板塊的門店明顯多于北區和東區,且偏好進駐開放式的濱水公園商業或者體育氛圍濃厚的購物中心,具有天然的騎行優勢,如:蘇河灣萬象天地、蟠龍天地、西岸夢中心、前灘公園巷、運動濃度較高的江灣體育場創智天地等。其大中華首家品牌旗艦店位于浦江浦明路濱江東江文體公園內。
相較而言,該品牌在西南區板塊分布廣泛,1環(內環內)至4環(外環外)均設有門店。其中,長寧區和浦東新區各有3家。
△圖片來源:Specialized官微
TREK門店,除了上海全新概念店即將入駐真如環宇城MAX,陸家嘴尚悅灣、徐匯綠地繽紛城、上海萬象城、豐尚國際生活中心、虹橋麗寶廣場等多家商場都引進了該品牌,同樣是大部分門店位于西南板塊。與此同時,北區和東區門店網絡則正在加速布局。
意大利頂級自行車品牌PINARELLO在上海保持著每年一家新店的節奏,目前僅在上海內環內設有門店。
2022年8月,Pinarello 中國大陸首家旗艦店在上海浦東花木開業;2023年1月,上海浦西旗艦店進駐建國中路8號橋園區;商場渠道首店——今年將上海第3店開進了長寧中山公園的又又中心。
△圖片來源:Pinarello官微
同樣為意大利自行車品牌的Colnago梅花,今年年初上海首店出人意料地進駐了外環外的嘉定西云樓,隨后迅速在南浦大橋下的濱江渡口空間、陸家嘴正大廣場及虹橋聞名的自行車街——長寧路,一連開出4家門店。
△圖片來源:Colnago梅花自行車官微
其他較為知名的自行車品牌大多分布于南1環,如:英國知名折疊單車品牌BROMPTON Junction在靜安嘉里中心(2016年曾在K11開過上海首店)、洛克外灘源(BROSHOP BROMPTON)設有門店;上生新所引進了永久1940和PURE Electric電單車2家上海首店;UX88銅仁路于2022年引進了TREK旗下城市自行車子品牌——Electra旗艦店(2017年上海首店位于衡山坊)。
Electra目前在北美擁有超過35%的電助力自行車市場份額,同時還有超過50%的城市舒適型自行車市場份額,旗下的Townie Original車款也是2014-2018年間美國最暢銷的城市自行車。
BFC則引入了DAHON大行和德國鳥車Birdy。美國CannondaIe上海唯一授權經銷商魅力單車(同時經銷SANTA CR∪Z、CerveIo、TREK等知名單車品牌)則于今年7月進駐不夜城商圈金融街購物中心。意大利單車Bianchi上海門店位于陜西南路步高苑。
△圖片來源:BROMPTON折疊自行車官微
除此之外,前灘公園巷、前灘31及閔行華漕的豐尚國際分別引進了特色自行車品牌荷蘭E-Bike品牌BIJEN、英國折疊車Strida、明基旗下BESV電單車各自的上海首店。
打算進入中國市場的德國CANYON單車,計劃在上海招聘品牌策劃、運營及市場經理。
【TIPS】篇幅所限,RidEat、JAVA、美利達、喜德盛、捷安特、大行等很多其他自行車品牌的選址不再贅述)。
高端兒童自行車專門店相對稀缺,Prima Rider美國兒童車在港匯恒隆廣場、上海萬象城各設1家門店,EARLY RIDER 英國兒童車(與Detopia Outdoor合作)分布相對均勻,北1環、東1環、南1環各有一家門店,分別位于蘇河灣萬象天地、浦東嘉里城、虹橋南豐城(即將開業)。
綜合型的運動零售集合店迪卡儂門店數量最多,共計17家。除南1環(內環內)、北2環(內中環外),其他區域均有迪卡儂門店,且三大區域板塊的門店數量相當。
整體來看,南區板塊無論是在自行車品牌數量還是門店數量方面,都占據絕對的優勢。
長寧區作為citywalk火熱的區域之一,在騎行友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長寧外環生態綠道成為全市知名的騎行愛好者首選,除了老牌的長寧路專業自行車一條街外,虹橋南豐城、上生新所、又又中心等商場不約而同加強自行車的引進力度,也進一步豐富了區域內的騎行生活。
而從商場引進的自行車品牌數量來看,前灘公園巷(同榮單車、BIJEN、Specialized閃電自行車)、浦東嘉里城(RE而意、EARLY RIDER英國兒童車、SIDAS)位列第一,分別引進了3個自行車品牌。
其他商場中,上海萬象城、蘇河灣萬象天地、蟠龍天地、虹橋麗寶廣場、豐尚國際等均有2個自行車門店;包括上海張園、久光中心、花木時光里、虹橋南豐城、港匯恒隆廣場等在內的15家購物中心則各有1家自行車品牌。
可見,無論是位于市級核心商圈的高端商場,還是開放式主題商業,亦或是外環外的區域型購物中心、社區型商業,均在通過自行車品牌的引入,營造新穎的戶外運動生活方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