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主播出海,冰火兩重天
來源/刺猬公社
撰文/啊游
近期,李佳琦所屬的美ONE公司,正在招聘。
在一眾內容運營、商品運營等相關崗位中,TikTok賬號運營和直播中控的招聘信息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前者表明美ONE正在籌備進軍海外版TikTok;后者則是直接標注著“需要會印尼語,并且能接受每個季度1到2次的海外出差頻率”,這又將美ONE出海的第一目的地定位在了印尼。
另一邊,范冰冰最近正在印尼的鄰國馬來西亞拍戲。拍攝間隙,她也不忘錄視頻給粉絲們分享旗下品牌Fan Beauty Diary的產品。
今年的5月31日,范冰冰曾官宣Fan Beauty Diary已經入駐了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其品牌出海之路的第一站正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她還很謙遜地表示:“品牌出海,我們還是新人,但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不難發現,當諸多“過氣明星”才剛剛習得拉下臉面吆喝的直播帶貨生存法則,深諳直播帶貨花樣玩法的頭部明星主播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國內有限的市場增量,轉而將目光瞄向了老外的錢袋。
無論是希望借助明星和超級主播的影響力將國產品牌名號打出去,還是借國內MCN的成熟經驗在海外再造下一個“東南亞李佳琦”“歐美李佳琦”,剛剛興起的海外直播電商總是散發著誘人光芒,驅使著頭部的明星主播及其背后的公司一頭扎進出海的浪潮。
但問題是,雖然出海淘金早已是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不二之選,可離開了國內電商的火熱土壤,頭部主播和MCN們還能再創輝煌嗎?
01
超級主播,瞄準老外的錢袋
2024年國內的直播電商領域,可謂是“月月有熱搜,天天有熱議”。
從董宇輝與東方甄選的愛恨情仇,到辛巴與小楊哥的世紀罵戰,流量的焦慮裹挾著話語的爭奪、輿論的搶占,即便已經是老少皆知的頭部頂流主播,如今想要在國內的直播帶貨競爭中屹立不倒,也很難維持體面。
頭部主播們的增長困境集中暴露于公眾面前,是在今年的618。
根據匯豐的618研報數據,今年618多個頭部直播間的銷售額均出現了下滑:李佳琦預售首日美妝專場直播的GMV超26.75億元,相比去年的49.77億元,同比下降了46%;辛選今年的618直播中僅有10場銷售額破億,而去年這一數字是16場;根據飛瓜數據,今年618大促抖音達人帶貨榜前三分別是廣東夫婦、賈乃亮和與輝同行,瘋狂小楊哥甚至沒能擠進前十。
圖源匯豐研報
但對于扎根行業內的頭部主播而言,暗流下的危機早已到了不得不直面的程度。
早在今年618開始前,李佳琦就曾公開表示“這一屆618會很難”,這背后隱含的底層困境是——在國內,超級主播的渠道優勢正在下降。當越來越多的品牌方不再迷信超級主播的帶貨能力,并且不愿再忍受被擠壓到極致的議價空間,大量的品牌自播、店播開始出現。
據《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品牌商家店播占比為51.8%,這表明在去年達人直播的占比就已經被店播反超了。而作為直播帶貨載體的平臺,為了維持平臺內容的活力以及豐富度,也有意將更多的免費流量導向品牌的店播直播間。
國內的電商實在發展得太快。
從2019年直播電商元年至今不過五年,頭部主播們就已經歷經從誕生到爆紅,如今又要被推著走向直播電商下半場的競爭泥沼,一邊蒙眼狂奔,一邊疲憊不堪。
因此,今年以來,頭部明星主播、知名MCN在出海領域動作頻頻,希冀著國外直播電商的發展時間差,能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1月,三只羊集團率先與新加坡的本地達人@shop with sasax進行了一場聯合直播,一舉登上TikTok新加坡地區銷售GMV排行榜Top 1。
差不多同一時間,東方甄選也開始為自己的出海路招兵買馬,官網的招聘崗位中增添了TikTok運營經理、TikTok商務經理等新崗位,并開出了2-4萬的月薪。
4月,有消息爆出賈乃亮所在的遙望科技正在東南亞和北美試水TikTok直播并組建海外團隊。緊接著,5月份范冰冰官宣Fan Beauty Diary已經上線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Lazada平臺,正式開啟出海旅程;6月,Fan Beauty Diary正式入駐TikTok。
今年夏天,有消息稱辛巴正在計劃入駐TikTok渠道,并且已經提交了廣告開戶的申請。8月,三只羊集團與極兔達成全球戰略合作,極兔速遞將為三只羊提供全球物流網絡和服務,三只羊的出海進程逐漸提速。
9月,三只羊集團海外業務已經拓展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市場,但受最近“月餅事件”的影響,原本預計9月在美國開設的分公司,目前尚不知進展幾何。同月,李佳琦所在的美ONE展開招聘,搭上出海末班車。
至此,國內的頭部明星主播及其MCN機構,均已扎進出海的浪潮。
02
先東南亞后歐美,押注TiKTok
在外界,頭部明星主播及其公司的出海行動會被概括為“XX主播要出海了”,但其實不同的明星主播、不同的MCN機構,其出海的目的和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一種是借助明星效應前往海外銷售自己的品牌及產品,典型代表是范冰冰。
今年6月份,Fan Beauty Diary官宣入駐TikTok的介紹視頻里,范冰冰表示該賬號將會在TikTok上“分享一切和美有關的事物”,并且“希望把獨特的東方之美帶給全世界的好朋友”。
其實言下之意就是,Fan Beauty Diary是一個展現了東方美學的美妝品牌,歡迎世界各地的愛美人士前來購買。
很明顯,范冰冰出鏡錄制Fan Beauty Diary的介紹視頻,重點其實是想借助自身強大的明星影響力,為自己的品牌站臺、引流,走的是國貨出海常用的路子。
只不過因為范冰冰自己就是國際知名女星,所以Fan Beauty Diary的出海行為總是會被“范冰冰出海”所指代。
另一種則是超級主播及其背后公司更常采用的“MCN出海”路徑,本質上仍然是做達人孵化、代運營等業務,典型代表是三只羊、遙望科技和交個朋友。
2023年7月,三只羊就在海外成立了名為“Three Sheep Network”的MCN機構,主攻東南亞市場,喊出的口號是“在TikTok上把抖音再做一遍”。根據相關報道,憑借在海外發布小楊哥的直播切片視頻,Three Sheep Network起勢迅猛,只用3個月內就沖進了東南亞跨境MCN榜單前十,積攢了200萬粉絲。
進入到2024年,頭部MCN機構在海外的戰果更是頻頻傳回國內。
繼1月份三只羊與新加坡當地達人@shop with sasax打破TikTok在新加坡的銷售紀錄后,今年6月,由遙望科技背后操盤的美區達人@Simplymandy以73.7萬美元的銷售成績,同樣打破了TikTok在美區的銷售紀錄。
但很快,遙望創造的新紀錄又被美國主播Stormi Steele以104.81萬美元的成績刷新,而這位美國主播背后站著的同樣是一家中國MCN機構——交個朋友。
如果說三只羊和遙望科技是MCN出海的后起之秀,那么早在7年前就開始布局海外業務的“交個朋友”則是這條路徑上的成熟玩家。
2017年,剛剛出海的交個朋友同樣將首站放在了東南亞的印尼,在印尼孵化了首個海外本土公司;一年后的2018年交個朋友開始打造東南亞達人矩陣;在東南亞試水成功后,又于2020年在美國成立直播電商公司。據悉,過去一年,交個朋友的海外營收規模同比增長了4倍,2023年底單月營收比年初增長了3倍。
但不論具體是哪種類型的出海,整體上來看,這些最初依靠著超級個人IP和粉絲經濟成長起來的主播與MCN機構,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種出海路徑:先東南亞后歐美,押注TiKTok。
首站選擇東南亞國家,其實很好理解。
東南亞有著與國內相近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活文化習慣,再加上近年來東南亞用戶的線上消費力逐漸上漲,當地年輕人對于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的接受程度又高,怎么看都是國內頭部主播及MCN機構出海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時最穩妥的選擇。
而押注TikTok,則更像是一場頭部明星主播與跨境平臺的雙向奔赴。
許多頭部主播及MCN機構在國內背靠抖音、快手、淘寶直播等直播電商平臺起家,而在海外,目前直播電商領域,短時間內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只有TikTok。
與此同時,在立下了2024年電商GMV目標為500億美元之后,TikTok作為平臺也十分需要超級主播以及頭部MCN的加入。
畢竟在直播電商尚處早期的海外,急需國內先行者們的成熟經驗點燃第一把火,無論是三只羊、遙望科技還是交個朋友都已經在今年的海外直播中證明了這一點。
03
明星主播出海,不能只靠“刷臉”
相似的路徑選擇已經成為了頭部主播及MCN們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出海公式。
公式存在的好處是減少了決策過程中的猶疑與內耗,但當大家都在套用同一個公式,彼此之間既拉不開差距,也很容易陷入思維惰性、無法靈活變通。
在出海時,大部分自帶光環與關注的明星、主播及其公司,第一慣性還是會想借助國內超級IP的影響力來為自己的新業務造勢。
這一點在范冰冰的出海思路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今年以來,范冰冰頻繁地在東南亞出席活動。無論是4月份參加泰國的潑水節,夏天時受邀成為馬六甲旅游大使,還是如今在馬來西亞拍攝電影,借助原本就在當地認知度極高的《還珠格格》,再加上頻頻出現在當地的電視媒體中,外界看起來范冰冰之后的出海路應該不會太難走。
但海外市場的復雜程度,當然不是只靠明星“刷臉”就能做好那么簡單。
盡管Fan Beauty Diary的銷量目前并沒有公開數據,但從其TikTok官方賬號的關注程度來看,情況可能不容樂觀。繼第一期TikTok官宣視頻獲得了66.4萬的播放量,第二期起Fan Beauty Diary的播放量就一直在下滑,最新一條宣傳新品的視頻,播放量甚至沒有過百。
連基礎的品牌關注度都沒能建立起來,銷售情況也可想而知了。
曾經在國內,Fan Beauty的產品增速十分亮眼。2019年首次參與雙十一就在1小時內成交4000萬;隨后連續三年GMV上漲,2021年GMV超3億、2022年GMV超8億、2023年GMV超11億。
借助明星效應,強大的影響力迅速轉化為了實打實的銷量,而在海外市場,這一招失靈了。
海外電商生態簡單,消費者還沒有建立起將明星、主播影響力與產品質量綁定的信任關系,他們更在意的還是產品本身的品質與價格。
Fan Beauty Diary目前并沒有建立起強大的產業鏈以及研發線,且產品整體定價偏高,東南亞消費者買不起,歐美消費者不買賬,很容易造成在海外市場的水土不服。
圖源TikTok
更底層的邏輯是,國內IP經濟、粉絲經濟盛行是因為國內擁有全世界最成熟的電商生態,而國外的直播電商仍處于早期階段,缺乏完善的產業支撐,作為早期入局者的頭部主播們只能自己率先“拓荒”。
原本透露今年9月就要在美國開設分公司的小楊哥,最近正因為“月餅事件”陷入糾紛,出海之路生死難料。
但三只羊此前與極兔簽訂合作協議的思路是對的,海外“拓荒”比拼的就是綜合能力,除了產品研發能力或者選品能力,供應鏈、物流以及售后服務都同樣的重要。
基礎設施保障搭建好之后,即便是國內MCN們早已了如指掌的達人建聯、達人孵化與運營等方面,同樣需要根據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本土化調整。
建立海外賬號,宣布入駐跨境平臺只是最簡單的第一步,在這場漏斗狀的通關游戲中,每一步都有新的問題需要解決,只有不斷提升整體競爭力,才有可能在大浪淘沙中成為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
10月已經過半,國內的雙十一戰事已經提前打響,熱鬧非凡。
而在遠方的海外直播電商市場,萬圣節、感恩節大促、黑五大促、圣誕季也正靜悄悄地等待著來自東方的闖入者改寫游戲規則。
參考文章:
1、2024年電商618觀察:這是最好的時代 這是最壞的時代,走馬投研
2、MCN機構迷失于出海直播,壹覽商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