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還沒賺夠
來源/有數DataVision
作者/賈穎
lululemon的增長還沒結束。
最新財報顯示,Q3單季度lululemon實現營收22.0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相較于賣不動貨的同行,lululemon的增速可謂亮眼:同季度Nike勉強增長了2.0%,而Adidas繼續下滑了6.4%。
分區域來看,lululemon似乎逃過了北美市場疲軟的詛咒。它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營收分別增長了12%/14%,其美國市場份額逆勢增加1.5個百分點。
在梧桐區花園露臺做瑜伽的中國中產們,依然是lululemon亮眼業績的最大功臣,本季度中國市場的營收增速達到了53%,營收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9.1%提升至12.38%。
分業務看,女裝和配飾增長更快。女裝營收增長19%至14.3億美元,男裝增長15%至5.0億元,飾品配件增長25.5%至2.65億美元。
相比扶不起的男裝業務,lululemon的配飾部門稱得上是一個驚喜。
lululemon自2018年開始賣包,盡管目前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不足1%,但已經有了復制瑜伽褲奇跡的苗頭:腰包和腋下包接連被明星和KOL上身,在社交媒體里一包難求,還有了“Prada平替”的名號。
財報一出,lululemon的總市值又重回600億美元的巔峰,進一步拉開了和阿迪達斯的差距。
在老牌巨頭逐漸遠去,新的英雄尚未能一戰的今天,lululemon的這個“第二名”,恐怕還能再穩一陣子。
01
鐵打的lululemon
lululemon的瑜伽褲狂熱仍在持續,但這回有了新的背景。
lululemon在2016年開設中國首家門店時,它的目標受眾非常明確:“32歲,年收入10萬美元的單身女性,很忙,有自己的公寓,愛運動和時尚,每天會花上一個半小時鍛煉。”
在國內,這些人是活躍在小紅書上的美妝博主、健身KOL,她們手握普通打工人的理想人生范本,擁有大批擁躉。
起初是lululemon帶來了白領健身風潮,而如今,飛盤、露營、路沖、騎行等戶外風潮一浪接一浪,帶火了一大批品牌,其中也包括lululemon。
自2022年以來,戶外賽道熱火朝天,山系穿搭成了新晉潮流密碼。以前還是李佳琦唯一碰壁的始祖鳥,現在買經典款都需要配貨;曾被吐槽“擺在奧萊都沒人買”的薩洛蒙,也憑借XT-Quest和XT-6兩雙爆款,成功躋身“中產三寶”行列。
lululemon自然不會錯過這場天降好運。它一邊跨界飛盤運動,把瑜伽服的穿搭場景拓寬至綠茵場。另一邊攜手小紅書,用越野跑鞋去滲透戶外興趣人群,帶動了跑鞋全品線的熱度提升。
當始祖鳥、凱樂石、KOLON等多個品牌競逐戶外穿搭博主的沖鋒衣首選時,lululemon的瑜伽褲卻總有一席之地。
論暢銷程度,今天的lululemon似乎和幾年前沒什么變化,它的暢銷單品常常處于缺貨狀態,一些受歡迎的顏色基本上在門店上新的第一天就會出現斷碼的情況[1];
論開店速度,lululemon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頭三年里只開了三家門店,但在2022年后,lululemon按下加速鍵,一年多就新增了43家門店,平均每15天開一家[2]。
lululemon也覺得它在中國還遠遠未到天花板。
目前,lululemon超半數門店位于新一線及以下城市,一些二線及以下城市仍是尚未開墾的藍海。
它的CEO卡爾文·麥克唐納在《財富》中國500強峰會上言辭激動:“在中國仍有很多機會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品牌,這顯示了我們巨大的增長潛力。”[3]
02
天花板在哪里?
lululemon曾奇跡般地從細分賽道突出重圍,并成功引起了全行業的垂涎。
Nike管理層在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會上,提到了 29 次“女性”,僅提到 9 次“男性”;阿迪達斯曾經挖走lulululemon前CEO擔任戰略顧問,還在2021年推出了瑜伽產品線;安踏在今年也將“lululemon平替”MAIA ACTIVE收入囊中,借此撬動中高端女性運動市場[4]。
一邊是老大哥們不愿服輸,另一邊,在lululemon的陰影下,還寄居著一大批69包郵的白牌和各類主打“平替”的新消費品牌。
眼看著單品賽道越來越擁擠,lululemon正在試圖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2019年至今,lululemon陸續推出個人護理系列、女鞋系列、男士高爾夫系列和全新的徒步系列,試圖讓lululemon走出中產女性的瑜伽室,走進更廣闊的人群和他們的生活中去。
lululemon的新大使,美式足球運動員DK Metcalf
只不過,多點布局并未帶來多點開花的效果。lululemon至今仍有約65%的營收還是由女裝業務貢獻。
在消費需求越來越碎片化的當下,多品牌矩陣是大勢所趨:拿安踏來說,它在大眾運動領域有安踏,時尚運動有FILA,高端專業領域則有迪桑特、可隆、以及亞瑪芬旗下的始祖鳥、薩洛蒙等眾多品牌,女性賽道也新添了MAIA ACTIVE。
多品牌集團的最大好處就在于,不同的品牌有各自不同的價格帶和使用場景,能夠覆蓋不同的消費群體,面對此消彼長的消費需求變化,更加游刃有余。
但這種成功不易復制,擺在lululemon面前的問題顯然要更棘手。
首先,安踏收購海外大牌有“時機”加成,而今天的運動市場早已變了天。lulemon舉目四望,難以找到一個好標的。
例如僅僅是“男版lululemon”這一賽道里,就已經站滿了虎視眈眈的新玩家。Vuori在2015年切入市場,2021年就斬獲軟銀4億美元投資,估值一度高達40億美元,甚至還傳出將在2024年啟動IPO。
其次,靠大單品起家的lululemon,在全品類的運營上幾乎全是教訓。
2020年疫情催生的居家健身趨勢讓Lululemon斥資5億美元高位買入創立不足兩年的健身鏡品牌Mirror,僅一年后,Mirror就開始陷入了經營不振的困局。
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受到Mirror資產減值等影響,luluemon產生了約7450萬美元的費用,直接拖累了公司的凈利潤同比下滑2.6%。
早在lululemon在中國大獲全勝之前,它就曾嘗試做過一個女童運動服飾品牌Ivivva,后來因為戰略定位失誤導致銷售不佳,在2017年被迫關閉。
lululemon管理層承認,關閉Ivivva并不是因為零售端整體環境壓力過大所致,而是因為Ivivva不能被打造成價值幾十億的品牌。給出的理由是,女童運動服裝賽道本身空間就不大,其價格帶只在44-78美元,天花板就更低了[5]。
最后,“lululemon=瑜伽褲”這個標簽越堅固,lululemon開辟新戰場的難度也就越大。
盡管lululemon在2015年推出ABC男褲系列之時,也想要復刻瑜伽褲的奇跡,在大力出奇跡的營銷策略下,它的男裝業務在2021年經歷了短暫的輝煌而后陷入沉寂。到了今年,男裝增速沒有一次超過女裝增速。
就結果來看,lululemon的男士品牌知名度仍然很低。
在美國約有13%的男性知道lululemon,而在北美以外的其他地區,這一比例僅為個位數。卡爾文·麥克唐納在今年第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直言:塑造意識仍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6]。
尾聲
比起捉摸不定的第二增長曲線,眼下最令lululemon煩惱的,可能還是它的庫存水平。
從去年開始,lululemon的庫存就水漲船高。2022年Q2-Q4季度,lululemon的庫存水平都維持在14-17億美元,一個季度的庫存幾乎和2019年一整年(20億美元)的庫存比肩。
lululemon曾將庫存問題甩鍋了供應鏈,說是考慮到全球斷供危機,公司愿意提前多訂點貨。在最新一季里,它的庫存額的確有所減少,同比已下降了4%,高管也樂觀表示有信心將庫存恢復至2019年水平。
但在lululemon努力清庫存的過程里,那些顏色奇怪的瑜伽褲堆滿了它的庫房,曾引以為傲的2%最低折扣率不復存在,今年春節的7.7折滿減優惠足以讓一批中產捶胸頓足。
而打折清庫存,對lululemon來說無疑是違背祖訓的糟糕決定。畢竟它的創始人Chip Wilson曾經是這么說的,“把瑜伽褲賣到普通產品的三倍價格,關鍵一條是不要打折”。
參考資料
[1] 庫存高企,lululemon為啥還是在中國斷貨?20社
[2] lululemon業績大放異彩,第二季度中國市場收入大漲60%,LADYMAX
[3] 探訪lululemon國內首家男裝快閃空間:100平米里有什么,窄播
[4] 圍剿Lululemon:當Nike安踏李寧覬覦高收入女性的錢包,36氪
[5] 賣瑜伽褲的lululemon,如何成為全球運動服飾市值第三?雪球
[6] Lululemon Athletica (LULU) Q3 2023 Earnings Call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