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搶先,蜜雪緊跟,新茶飲混戰港交所
出品/聯商網
撰文/小酒
開年伊始,新茶飲行業又有了新故事。
1月2日,古茗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當天,“雪王”蜜雪冰城緊隨其后,從A股轉戰港交所并正式遞交招股書。
蜜雪冰城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全球門店超過了36000家,其中國內擁有超過29000家門店,是中國第一的現制茶飲品牌,門店數接近行業第二名至第五名之和。
古茗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在10元-20元的大眾現制茶飲市場,古茗市場份額約16.4%,位列第一,在全價格帶的現制茶飲市場,古茗市場份額約8.3%,位列第二。
那么,這兩家在中國新茶飲市場舉足輕重的企業,沖擊IPO“勝算”幾何?
01
誰更有“勝算”?
作為現制茶飲兩大巨頭,在同一天遞交招股書,總是免不了被比較。此外,距離“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已經過去了兩年半,新茶飲市場也需要新故事。
眾所周知,投資人們最關心的是能否賺錢。根據蜜雪冰城招股書,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分別實現營收136億元、154億元,同比增長31.2%及46%;分別實現凈利潤20億元、25億元,同比增長5.3%及51.1%。
在相同時間期限內,古茗的營收分別為55.6億元、55.7億元,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4%;凈利潤分別為3.72億元、10.02億元。
從營收和凈利潤來看,蜜雪冰城均遠遠高于古茗,但這或許與二者的門店數量懸殊有關。蜜雪冰城和古茗的連鎖門店均以加盟門店為主。所以二者在盈利模式上極為依賴加盟商。從兩者提交的招股書來看,蜜雪冰城與古茗兩家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于加盟商,包括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及設備、收取加盟管理費用。
因此,門店數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營收甚至利潤,而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全球門店超過36000家,而古茗的門店數量超過9000家(截至2023年底),僅是蜜雪冰城的四分之一。
02
加盟的另一面
擺在二者面前的同樣難題是深度依賴于加盟模式。
作為兩個主要通過加盟模式進行運營的品牌,在該模式下幾乎所有門店均由加盟商經營,因此經營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加盟門店的業績和留存現有加盟門店及吸引新加盟商的能力。
因此,蜜雪冰城也在招股書中直言:“由于我們的收入主要來自向加盟門店銷售商品及設備,我們的財務表現高度依賴加盟門店的業務表現。如果我們的加盟門店銷售表現不佳,其財務表現可能會惡化,這可能導致采購的減少、門店關閉或其他后果!
另外,龐大的加盟店數量也提高了蜜雪冰城的管理難度和潛在運營風險。與蜜雪冰城相比,擴張稍顯謹慎的古茗體量更小,覆蓋城市不足200個。
此外,盡管門店數量龐大,但蜜雪冰城依舊面臨著來自門店擴張所帶來的壓力,其在招股書中坦言:“蜜雪冰城面臨著與產能有關的風險,未來的成功與增長潛力取決于能否成功實施產能擴張計劃和有限管理產能!
寫在最后
據悉,除了蜜雪冰城、古茗之外,滬上阿姨、新時沏、霸王茶姬等多個新茶飲品牌也被爆出正在尋求上市。
在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看來,這是因為新茶飲行業從一級市場拿資金越來越難,開始想從二級市場拿錢以及幫助股東進行套現。但二級市場希望規范化、前景好、盈利能力強、能夠持續分紅的企業上市,而不是套現型企業上市進行割韭菜。因此,企業需要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具備上市要求的條件。
上一個沖擊港交所的新茶飲是茶百道。2023年8月15日,茶百道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擬上市公司若6個月內未能通過聆訊或上市流程,則IPO申請狀態會轉為“失效”。時間已經過去4個多月,留給茶百道的時間不多了。
IPO不是終點,新茶飲的故事在上市之后又該怎么講,還要看品牌們進一步思索。值得一提的是,“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之后股價一路下跌,上市之時19.8港元,截至1月4日收盤,已下跌至3.19港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