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記開賣速凍餃子,“現包”賽道不行了?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內參君
01
坐不住了,袁記云餃開賣速凍餃子
2月28日,據凍品頭條報道稱,現包水餃袁記云餃開始賣速凍餃子了。
一個叫做“袁記味享”的品牌在凍品行業內招商,其產品包括多種口味的速凍水餃和云吞。企查查平臺顯示,“袁記味享”正是袁記云餃旗下的速凍食品品牌,由袁記集團全資控股。
從袁記云餃官方網站披露的信息,自從2022年開始,袁記就持續推進速凍水餃業務,且袁記味享的產品早已上市,并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目前共計14款多口味的水餃和云吞兩大類產品。
不同于常規的速凍餃子,其保質期為180天,屬于短保。
如今,袁記味享開始線下招商,這也意味著袁記云餃準備發力速凍餃子品類。要知道,袁記云餃從誕生到現在,一直以“手工現包”的名聲在市場存在。
10余年時間,袁記云餃的全國門店超過3310家,產值突破43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袁記云餃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別開出門店為800家、785家、1295家,從開店情況看處于穩定增速,基本完成了截至2023年底超3000家店的目標。
如今,從連鎖餃子市場模式看,形成了以喜家德的堂食為主連鎖餃子店,和以外帶、外賣為主的手工鮮餃品牌兩大類,當然,速凍餃子品類一直以來都占據很大市場規模。
2020年-2022年,手工現包鮮餃賽道掀起行業波瀾,現包水餃和速凍餃子形成直接對比,甚至可以說互為競爭對手,正如存活沒多久的現包水餃品牌,鄭州吳火獅提煉的slogan“不吃速凍餃,勝過在家包”。
而今,在門店規模上,仍以袁記云餃、熊大爺現包餃子兩大品牌位于前列。獨領風騷的現包水餃袁記云餃,此刻發力速凍餃子賽道,背后原因值得思考和探討。
02
陷預制菜風波、被吐槽價格貴
“現包水餃”這條路愈發難走了
2020年-2022年,手工現包水餃賽道,向速凍餃子發起進攻。
不僅被行業市場一度看好,也被資本所看重。
譬如,熊大爺于2021年8月獲得來自美團龍珠、番茄資本的A輪融資;思念食品旗下現包水餃品牌“餃鮮說”在2021年推出后,也獲得了嘉御基金的首輪增資入股。
彼時,以袁記云餃、熊大爺、熊師傅等垂直手工現包水餃為代表的品牌,一度成為速凍餃子的競爭對手,也吸引思念食品、喜家德入局,三全食品曾推出保質期120天的餃子產品。
只是,近幾年的現包水餃賽道,不僅熱度越來越低,也會面臨質疑和吐槽。
或許是樹大招風,或許是管理經營商確實出現過問題,去年的袁記云餃一直深陷各種爭議。
2023年9月,有網友爆料“袁記云餃是預制菜”引發關注和討論,官方稱“明廚亮灶是有目共睹的,我們都是新鮮的,是不是冷凍的肉大家吃的出來。蔬菜都是新鮮切新鮮做的,我們做好自己的服務和品質就可以了。”也被調侃是“大媽表演秀”、吐槽價格太貴等等。
2023年10月,袁記云餃某門店與外賣員因出餐問題發生爭執,店員對外賣員進行辱罵和驅趕,還故意不給其出餐,更是登上熱搜,有人直接指出品牌方門店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至于袁記云餃賣速凍餃子,或許有幾點原因:契合消費環境變化和品牌業務戰略調整。
其一,消費需求驅動,顧客理性務實下,高價現包水餃面臨低復購和覆蓋更多消費者。
袁記云餃大部分是社區門店,人流量聚集,覆蓋家庭和上班族顧客人群,大家買現包水餃最看重的是餃子手工現包健康、購買方便快捷,但慢慢發現餃子的價格并不便宜。
到2023年,伴隨人們消費需求和習慣的改變,大家變得理性務實,“極致性價比”是最大的一股浪潮,所以壓力給到了餐飲品牌。
有餐飲頭部大佬推出平價子品牌,比如海底撈下飯菜、以及定位平價火鍋的嗨撈品牌;快餐連鎖品牌先后上線低價早餐自助,比如南城香推出的3元自助早餐和19.9小火鍋;咖啡賽道則是一輪輪的“9.9元咖啡大混戰”,主打平價多年的薩莉亞在業績上年年賺的可謂是盆滿缽滿……
袁記云餃也不例外,面對消費理性和分級,標榜高端手工水餃的品牌,高價優勢不再。
有業內人士認為,袁記云餃供應鏈非常成熟,增加速凍餃子品類本就有自身優勢,快速展開布局沒有問題;也有人認為這個做法,是出于對現包水餃賽道的市場瓶頸考量,袁記云餃或許是已經騎虎難下了,不得不開辟新業務模式,來穩定品牌發展經營。
因為從品牌定位和市場教育上,消費者對現包水餃賽道已經形成固定的思維認知,如果貿然做產品降價,不僅是有損品牌口碑和影響力,對于相應的成本付出也不成正比。
所以,袁記云餃發力速凍餃子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至少符合消費大環境。
在當下,人們的感受更多是“我可以買貴的,但不可以買貴了”。
其二,現包水餃賽道并非沒有天花板,這是品牌多條腿走路和戰略體現。
一直以來,袁記云餃的腳步并未停下來。
1、門店模型和經營模式迭代。
從2012年的主打生水餃外帶,到2017年正式更名袁記云餃,開始探索生熟一體化的門店模式并進入全國快速拓店,到2018年正式切入堂食水餃生意。不僅如此,袁記云餃還在籌建國內首家餃子文化館,今年計劃在多地建立袁記云餃品牌形象店等。
袁記云餃在2015年于佛山投資建設2000㎡的中央工廠,實現面皮和餡料的標準化生產,供應鏈的成熟化是推動品牌規模穩定增加的核心原因。
從品牌自身角度看,布局速凍餃子正是在豐富和補充品牌的業務板塊。
2、拓展子品牌,主攻下沉市場。
袁記食品集團旗下有“袁記云餃”、“袁亮宏”、“袁記味享”、“袁小餃”等多個子品牌,近期品牌創始人袁亮宏宣布3月將在湖南投資6.5億元,并將“袁小餃”全國總部設址長沙,全國生產基地設址益陽。
公開信息顯示,袁小餃在全國門店超過800家,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和湖南等少數省份,主攻華南二、三、四線地區下沉鄉鎮市場。相比袁記云餃,袁小餃的門店面積(最小僅需20多㎡)客單價(大約18元左右)相對更低,是“平價版”的袁記云餃,開在“社區、菜市場”周邊。
艾媒咨詢研報顯示,2022年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已達1688.5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2130.9億元。另據上述研報顯示,2023年中國消費者最偏好的速凍食品中,餃子類占比55.3%。
現在,袁記云餃的入局,或將開始攪動速凍餃子市場。
03
現包水餃整體態勢走低
沖刺萬店規模的野心要先放放了
現在的現包水餃賽道,大概是觸碰到了天花板。
除了袁記云餃、熊大爺現包餃子兩大連鎖品牌在持續拓店,近兩年基本看不到新玩家的入局,有的品牌只是在區域市場里面,或是二三十家門店規模,有的僅僅兩三家。
喜家德旗下的吉真,在2021年曾開出8家店,2022年開出3家,2023年未開新店,目前只剩下大連一家店;思念旗下的餃鮮說品牌,曾喊出兩年萬店的宏偉目標,歷經多次品牌升級,餃鮮說目前大約開出近30家店,且多位于鄭州,公開信息顯示餃鮮說正在招募加盟合伙人。
不過,中國的整體餃子市場規模仍然巨大,不管是以喜家德水餃為代表的堂食品牌,或是以袁記云餃為代表的現包水餃品牌,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進一步布局利好品牌的戰略。
企查查數據顯示,市場中有關鍵詞“餃子”大約超9萬家門店(在業、存續、遷入和遷出)。據此前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餃子市場規模約1120億元,其中速凍餃子占比約為46.4%,其市場規模約為515億元,加上餃子館和其他餃子餐飲業態,中國餃子市場規模或有望突破5000億元。
所以,餃子市場規模很大,而在這巨大體量的市場中,速凍餃子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現包水餃賽道的發展方向,有待繼續觀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