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GDP增長5.2%,消費復蘇成最大亮點
來源/時代財經APP
撰文/王瑩嶺
三季度經濟“成績單”揭曉。
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時代財經表示,三季度GDP環比有所加快,反映經濟修復動能增強,“按照目前經濟修復態勢,全年GDP增長有望實現年初設定的5.0%左右目標!
根據統計局初步測算,四季度經濟只要增長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也告訴時代財經,“四季度基數相對較低,在不出現極端情形或黑天鵝的情況下,全年實現5%左右的目標幾無懸念。”
潘向東指出,進入四季度,努力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成為重要的政策著力點,政策層面仍有望頻吹暖風,“預計包括降準降息、一攬子化債、城中村改造、地產放松等寬松舉措會進一步落地,從而推動經濟基本面繼續改善!
前三季度消費復蘇是最大亮點
三季度經濟表現何以超出預期?
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6374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353659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502993億元,增長6.0%?梢姡螽a業中,服務業是主要亮點。
7月、8月正值暑假出游旺季,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消費持續擴大。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4%、12.1%、9.5%、7.5%、7.0%。
此外,統計局數據顯示,水上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
從消費、投資、出口這拉動經濟三駕馬車情況來看,消費復蘇是支撐經濟向好的重要力量。
“與前兩季度相比,三季度的亮點也主要在于消費的提振,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均表現積極!迸讼驏|指出。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107億元,同比增長6.8%。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比上月加快0.9個百分點,增速更是連續2個月加快,創下今年6月以來新高。
“消費意愿、消費能力、消費場景這三大要素決定著消費復蘇力度。目前來看,這三方面都朝著積極方向發展!迸讼驏|指出,尤其是從高頻數據來看,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旅游消費表現亮眼,期間的旅游出行人數和國內旅行收入均超越疫前水平,顯示消費仍在持續復蘇。
在潘向東看來,前期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有效地提振了居民消費信心,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出口依舊面臨外需下降之壓力。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308021億元,同比下降0.2%。其中,出口176025億元,增長0.6%;進口131996億元,下降1.2%。
不過,潘向東指出,從9月單月來看,外需有所改善,“據海關總署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9月出口(以美元計價)同比降6.2%,前值下滑8.8%,顯示外需正在緩慢恢復,且降幅已經連續兩月收窄!
在投資方面,總體呈現逐步發力態勢,民間投資同比增速轉正,制造業投資增速回升。
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5035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下滑。不過,分所有制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轉正,當月同比上漲0.1%(前值下降2.2%),在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后出現首次同比上漲。
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2%,制造業投資增長6.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而房地產仍是投資的主要拖累項。
前9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269億元,累計同比下降9.1%(前7個月累計同比下降8.8%),根據累計值折算后,當月同比下降11.3%(前值下降11.0%),跌幅擴大,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7.5%。
不過,從單月數據來看,也出現了回暖態勢。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對時代財經指出,9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降幅連續兩月收窄,單月指標出現邊際改善。
易居研究院總監嚴躍進也表示,雖然1-9月份的跌幅有所擴大,但是從單月的環比數據看,已經有了積極的表現,“我們認為,寬松政策的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要有耐心和定力,充分認識到房屋銷售數據有企穩回暖的大趨勢。目前商品房銷售面積單月已經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拉升,回暖態勢積極!
四季度預計一攬子寬松舉措進一步落地
潘向東指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這為完成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市場逐漸看好經濟數據的印證,隨著前期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繼續顯現,以及經濟自身的修復動能不斷累積,助力全年經濟實現預期目標。”
在潘向東看來,從近期外資機構頻頻調高中國經濟預測來看,市場的信心也在回暖。
10月初,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2023年GDP增速的預測值,認為中國有望實現5%左右的年增長率目標。
10月18日消息,摩根大通將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上調至5.2%,高于此前的5.0%;花旗銀行最新研報將中國2023年的增長預期上調至5%,其認為,中國經濟已來到周期底部,預計中國的零售銷售將改善,工業生產將保持穩定,而8月時花旗曾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4.7%。
實現全年5.0%的目標,四季度還有哪些發力空間?
10月13日國務院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強調要更加注重有力有效實施宏觀政策調控,進一步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加強政策預研儲備。
“進入四季度,努力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成為重要的政策著力點,而四季度恰恰又是包括三中全會、政治局會議、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陸續召開的密集期,因此政策層面仍有望頻吹暖風!迸讼驏|指出,預計包括降準降息、一攬子化債、城中村改造、地產放松等政策寬松舉措會進一步落地,從而推動經濟基本面繼續改善。
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指出,預計四季度我國經濟仍將保持在穩健合理區間內,GDP同比增速或回升至5.2%左右,“此外,與三季度相比,去年四季度GDP基數較低,預計將對今年四季度同比增速形成明顯支撐。”
應習文告訴時代財經,進入四季度,外需降幅或將收窄,“一方面去年高基數壓力減弱,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軟著陸預期上升,主要機構近期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我國面臨的外需下降問題將有一定程度緩解!
同時,前期各項政策將促進內需進一步回暖。應習文表示,四季度存量房貸利率政策落地、個稅專項附加標準提高等政策促進居民增收,疊加國慶、雙11等節日效應,預計消費將繼續保持回暖態勢。
在貨幣與財政政策方面,四季度仍有發力空間。應習文對時代財經分析,在主要發達國家逐步進入暫停加息時段后,我國貨幣政策掣肘減弱,不排除四季度繼續調降存款利率、MLF和LPR利率。財政政策方面,地方債發行提速后資金逐步落地,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引導帶動社會投資,一攬子化債方案也有望繼續推進。
周茂華也指出,從趨勢看,四季度經濟動能有望進一步增強,尤其是在固定投資方面,增速有望加快,“一方面,專項債發行加快,并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基礎設施、保障房建設,有望推動基建投資進一步加快。在房地產方面,穩樓市政策效果將持續顯現,樓市信心在回暖,并向房企投資端傳導,房地產拖累影響有望逐步減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