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潭里的寶寶樹,漩渦中的復星
來源/斑馬消費
撰文/徐霽
寶寶樹集團前CFO徐翀,與公司及控股股東復星集團的明爭暗斗,發展到第三季。
近日,徐翀發布嚴正聲明,直指對方的“多宗罪”,并在線追討寶寶樹欠自己的2.1億元。
這場今年4月爆發的爭議,將這家業務進展不順、規模腰斬且持續虧損、市值縮水96%的港股上市公司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如今,寶寶樹集團發不出財報,從2023年4月底停牌至今已有八個月,成為復星系轉向消費投資的典型失敗案例。
如何解決寶寶樹集團的內憂與外患,考驗著郭廣昌和復星的投資管理能力。
01
持續內斗
一顆大半年前射出的子彈,正中寶寶樹集團(01761.HK)和復星系的眉心。
12月22日,寶寶樹集團前CFO徐翀在微博平臺發布嚴正聲明,細數復星侵害寶寶樹利益、踐踏上市公司獨立性,妨礙司法公正,限制其人身自由并進行誣告陷害等“多宗罪”,并稱寶寶樹集團欠其2.1億元債務,將采取一切合法手段維權到底。
徐翀,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律系高材生,先后就職于中銀國際控股、中視金橋(00623.HK)、國際投行嘉誠、華康保險、找鋼網,擔任首席財務官、副總裁等職務。
2014年,其加入寶寶樹集團,出任首席財務官,負責戰略發展、財務運營管理和資本運作。2018年被委任為執行董事,與當時的董事長兼CEO王懷南并列為雙執董之一,在公司在重要性大概僅次于三位聯合創始人王懷南、邵亦波、喬納森。
對于一家正處于上升關鍵期的互聯網公司而言,CFO的角色相當重要。徐翀在聲明中,自稱是“對寶寶樹公司付出最多的人,沒有之一”,幫寶寶樹集團“累計融資70億,多次續命”。
也正是在徐翀進入之后,寶寶樹的融資和業務拓展跨過了新的臺階:
2014年第一筆戰投引入好未來,融資1.5億元;2015年引入聚美優品等多家投資方,融資超過3億美元;2016年融資超30億元,復星集團等海內外知名機構入局;2018年以140億元的估值,獲得阿里巴巴戰略投資。2018年底,公司登陸港股,徐翀也是主要功臣之一。
之后,隨著復星增持為第一大股東,復星系高敏取代王懷南出任執行董事、聯席主席兼CEO,與當時的執行董事兼CFO徐翀共同執掌寶寶樹集團。
2023年4月,雙方鬧掰。按徐翀的說法,他在寶寶樹董事會做出正式發言,批評大股東復星集團持續侵害寶寶樹公司利益,踐踏寶寶樹集團作為港股上市公司的獨立性,并造成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巨大損失。
隨后,徐翀的相關職務被董事會罷免。公告發布當天,有寶寶樹員工在社交媒體爆料稱,公司財務、法務、廉政、內審內控、PR等人員被“復星系”管理層宣布開除。
當時,坊間傳言,徐翀被免職后拒不交接,直接上演武俠片,手著長劍強行攻入自己的辦公室,把自己鎖在辦公室整整3天。
不過,徐翀在聲明中表示,自己是因為被“黑衣人”阻撓,出不了辦公室,四次報警后才被帶離。
徐翀實名爆料,稱寶寶樹和“復星系”的復星旅文、復宏漢霖在上市時,都涉及可能存在利用資金循環手段虛假擴大IPO發行規模的情形,涉嫌構成虛假上市。
寶寶樹集團回應稱,該員工系不滿公司此前對其的職務罷免行為,故散播謠言以泄私憤。復星系尚未就此事進行回應。
這場你來我往的內斗拉鋸戰,疑點重重:
吃瓜群眾最關心的是,4月11日當天,到底是徐翀手持長劍攻入辦公室的武俠劇,還是“黑衣人”堵門的黑幫片,現代辦公室到處都是攝像頭,應該不難求證,到底誰在撒謊?
作為寶寶樹集團的第五大股東,前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徐翀自稱是公司最大的債權人,借貸余額高達2.1億元,為什么CFO會出借大量自有資金給上市公司?這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規范?如果是合規的借款,為什么會存在履約爭議?這里面,是不是有更多難以言表的故事?
徐翀與寶寶樹和復星集團的爭議持續時間較長,為什么現在才曝出來,這大半年發生了什么?
02
失落寶寶樹
新世紀前后,互聯網創業風起云涌,各大傳統細分市場在互聯網的加持下,迸發出無限的想象空間。
2007年,互聯網老兵王懷南,看中母嬰市場+互聯網的機會,創立母嬰社區平臺寶寶樹。
王懷南198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英語系后留洋,1996年開啟開掛般的打工皇帝生涯:走出校園即進入寶潔,擔任品客薯片的品牌負責人;5年后加入雅虎,擔任高級營銷總監和一拍網(雅虎、新浪合資)行政總裁,并參與了雅虎對阿里巴巴的投資;2005年加盟Google,擔任亞洲市場總監,這家公司的中文名“谷歌”,就是他翻譯的。
王懷南還找來了在中國互聯網圈地位更高的邵亦波,來擔任寶寶樹的聯合創始人。將“電商一哥”易趣網賣給eBay之后,邵亦波成為經緯中國創始合伙人,投資項目包括找獵聘網、鋼網、分期樂等,他主導了寶寶樹的早期投資。
夢之隊出發,寶寶樹在資本的加持下,以移動互聯網市場常見的燒錢模式,通過PGC+UGC模式做大內容板塊,形成母嬰社區氛圍。
到上市之前的2017年,寶寶樹集團已經憑借寶寶樹和小時光兩款APP,積累了1.39億月活,成為中國最大、最活躍的母嬰社區平臺。
公司較早地開始了廣告之外的變現探索,2015年推出以美囤媽媽和美囤美物為抓手的電商業務,2016年探索知識付費模式。
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的戰投后,雙方在電商、廣告、C2M、知識付費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對寶寶樹意義重大。
可是,公司商業化探索一直沒有太大的跨越,長期虧損大于收入。
寶寶樹上市不到1年,邵亦波將其所持股權轉讓給復星國際,并退出董事會;不久,王懷南及其妻子拋售股份,并辭任執行董事兼CEO,僅擔任非執行董事,更是引發了市場的強烈關注。
出于安撫的目的,王懷南否認退出寶寶樹。不過,市場并不買賬,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公司股價跌成仙。
直到2023年12月,重整旗鼓開始另一段創業歷程的王懷南,回顧心路歷程,才側面回應了退出寶寶樹的原因。大概意思是,創業能否成功的三個關鍵點是,個人有沒有興趣、個人和組織有沒有能力以及這件事情是否符合國家的大趨勢。
如今,在整體向下的母嬰互聯網市場,競爭仍然相當激烈。小紅書這樣的社交電商平臺,一些依托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母嬰KOL,甚至是正在強化運營能力的線下母嬰零售品牌,都對寶寶樹等母嬰社區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可以看到的是,復星入主后,寶寶樹集團的經營狀況,也并未好轉。用戶增長陷入停滯,商業化探索受阻,收入縮水且虧損不止。
2022年,公司收入3.15億元,還不到2018年的一半;凈利潤-4.68億元,較上年增虧近億元。
2023年4月爆發內斗后,公司未能披露2022年報、2023年半年業績公告及2023年半年報,4月底停牌至今接近8個月。
停牌之前,寶寶樹集團的股價跌至0.265港元/股,市值僅剩4.40億港元,較其巔峰市值134億港元,已經蒸發了超過96%。
業務不振、業績疲軟、市值承壓,現在連業績報告都無法披露,再加上內斗不止,寶寶樹集團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03
復星壓力
入主寶寶樹集團,只是復星深耕中國消費市場這一宏大藍圖之下的小布局之一。
郭廣昌,這個來自浙江東陽的農村子弟,求學復旦,創立復星,以醫藥和地產為兩大支點,開啟在資本市場的縱橫捭闔,重點布局醫藥、資源和金融三大行業,終于成為上海首富,上演了一段艱苦奮斗、底層崛起最終笑傲上海灘的傳奇故事。
2015年一場傳言引發的震蕩后,郭廣昌幸運平穩落地,開始帶領復星這頭大象加快轉身,擁抱中國市場,重倉家庭消費。
復星系以豫園股份為主要操盤平臺,深諳抄底原則,拿下了舍得酒業、金徽酒、都市麗人、百合佳緣、寶寶樹、如意情、海鷗表和上海表等知名消費企業。
幾年之后,效果如何?至少從目前來看,整體堪憂。
寶寶樹集團業務層面的根本問題,一直沒能解決;百合佳緣,隨著互聯網婚戀市場一起沉淪;對于食用菌企業如意情,復星多次投入資源幫其提升業務,但直到現在,這家擬上市公司也沒能重新站上IPO起跑線;豫園股份買入的那幾支股票,中炬高新受寶能系拖累,克莉絲汀進入生死邊緣……
原本,舍得酒業可以稱之為復星系現存消費品牌中最成功的一個。但是,白酒行業的積壓式增長和結構性繁榮,導致二線高端白酒集體承壓,舍得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以來,舍得品牌失速,公司不得不拿出雪藏多年的中低端品牌沱牌來沖量,這才保住了微弱的增長。今年以來,舍得酒業股價已較年初高點下跌了接近六成。
復星系旗下最核心的消費產業運作平臺豫園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57%至395.48億元,扣非凈利潤-1.53億元,同比下降142.50%。
而且,復星系投資的企業,時常有投資方與公司管理層的矛盾傳出,除了寶寶樹,還有百合佳緣。復星系入主后不久,百合佳緣董事長、CEO田范江便離職創業;幾年之后,市場傳言這家公司的CEO、COO、CFO和幾個VP“消失了”,公司回應稱,因個別管理層涉嫌職務侵占,被有關部門采取了強制措施。
所以,寶寶樹集團,可謂復星系抄底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既沒能創造投資收益,也沒能優化公司治理。
這些談不上成功的消費投資,成為復星系整體流動性壓力的其中一個原因。
去年下半年開始,又一場傳言沖擊郭廣昌。隨即,復星系開啟大規模的套現,被出售的標的包括金徽酒、海南礦業、青島啤酒、中山公用、泰和科技、招金礦業、復星旅文等公司的股份,減持名單甚至包括郭廣昌的起家資產復星醫藥。
市場數據顯示,僅2022年,復星系就從市場上回收了300億元資金,2023年上半年的減持仍未間斷。
下半年,復星系減持套現的聲音逐漸消失。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但是,只要復星系旗下諸如寶寶樹集團這樣的投資標的,不能給公司帶來整體性的正向收益,那么,郭廣昌的壓力就會一直存在,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