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業巨頭沃爾瑪5月23日發表聲明,將敦促沃爾瑪超市和山姆會員店的供應商采用更嚴格的動物權利標準,包括為被飼養的動物提供充足的空間和飲食,以及人性化屠宰,并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目前,這項新標準僅針對美國市場實施。
沃爾瑪是首個對抗生素濫用表明態度的大型零售企業。作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此舉或將進一步推進整個行業對動物權利的重視。
沃爾瑪要求其禽畜、海產、蛋類、乳制品和熟食供應商每年通報抗生素使用情況,除醫療必需外,嚴格控制飼養過程中的抗生素使用。此外,供應商要為牲畜和禽類提供合理的、可持續的生存空間。確保動物飼養過程符合動物權利的五項基本原則,即免于饑餓、免于不適的圈禁、免于肉體折磨和傷害、免于精神壓力和恐懼,以及表達自然習性的自由。
2014年,沃爾瑪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2880億美元(約合17858.88億元人民幣),其中生鮮食品銷售占比超過56%。當年,美國蛋類銷售基本持平,但標榜“散養”、“純草料喂養”的高端蛋類銷售快速增長。同樣,價格昂貴的有機牛奶也成為了美國消費者的新寵兒。
沃爾瑪公司可持續發展部門資深副總裁Kathleen McLaughlin稱,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的溯源,“他們想要知道,這些商品是如何被生產的。作為零售商,沃爾瑪有責任提供有關商品更加透明的信息。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力量,去影響和引導我們的供應鏈,提供更健康、人道和環境友好的生鮮食品。”這家公司還援引內部調研成果稱,68%的消費者會更傾向于購買確保動物權利的生鮮食品。
不過,在23日的聲明中,沃爾瑪并未提供詳細的時間表,也沒有說明未能遵守這一條約的供應商將面臨何種處罰。
皮尤慈善基金會(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的公共衛生專家Gail Hansen表示,消費者對濫用抗生素的顧慮與日俱增。抗生素的濫用可能會產生高抗藥性的變異病原體,引發流行病危機。作為全美最大的肉類零售企業,沃爾瑪的積極態度具有表率作用。
早在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就建議,在禽畜養殖業中,抗生素只應用于醫學治療,而非用于提高產量。
如今,削減抗生素使用已經成為許多美國企業的共識。今年三月,麥當勞宣布將逐漸停止采購濫用抗生素的禽畜類食材。一個月后,麥當勞的主要供應商,美國最大的禽類制品企業泰森食品集團(Tyson Foods)響應這一倡議,宣布2017年之前,其養殖場將停用人類抗生素。
目前,包括全球最大的豬肉制品企業史蜜斯菲爾德(Smithfiled)在內的不少沃爾瑪供應商,已經在其網站上公布了藥物使用狀況。
實際上,近年來動物權利組織也向沃爾瑪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非盈利組織“動物慈善”(Mercy for Animals)在2012年到2014年間,多次調查了一家向沃爾瑪供貨的豬肉養殖場,發現存在嚴重問題。在該養殖場,牲畜長時間被圈禁在非常狹窄的空間中,生存狀況非常不人道,也提高了瘟疫傳播的可能性。
為落實上述聲明,沃爾瑪表示將確保動物飼養過程符合動物權利的五項基本原則。
“動物慈善”組織的主席Nathan Runkle對此表示歡迎,并希望這家零售巨頭可以更進一步。“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倡導性的建議,而是可操作的規范。希望沃爾瑪可以盡快制定具體的時間表和懲處條款。”
(界面記者錢睿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