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落地國內咖啡行業首個“水補償”實踐
3月22日,正值“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星巴克宣布攜手全球最大的自然保護組織之一“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The Nature Conservancy)落地國內咖啡行業首個“水補償”實踐。
據了解,該項目將在千島湖流域通過探索可持續農業和濕地恢復的方式,提升水質和生態環境,讓好水“還給”自然。預計至2030年,項目平均每年可至少補水150萬噸,約相當于600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的水量,可滿足超23000人的年生活用水。
▲千島湖是長三角重要的戰略飲用水源地
千島湖是長三角重要的戰略飲用水源地,為杭州及周邊區域近1000萬人提供生活用水。千島湖水質優質,但周邊農業生產及其影響給這一湖秀水帶來不少挑戰。此次的水補償項目將探索水源保護友好型農業,專門針對當地種植面積較大的三種作物:山核桃、茶葉和柑橘建立實驗區,研發一整套可持續的農業管理方式,進一步減少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造成氮磷及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
此外,本次項目還得到了濕地修復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的支持,共計劃修復和構建超過30畝濕地(相當于3個標準足球場)。修復后的濕地不僅能過濾和吸收入湖河流中可能會造成富營養化的污染物,還有望改善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造福當地社區。
一直以來,星巴克致力于落實咖啡種植加工環節的可持續農業生產方式、綠色門店的節水措施,在生產經營及價值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降低水足跡、踐行水保護,并基于科學依據提出到2030年實現公司全球水資源使用相比2019年減少50%的初級目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